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辛亥年,清王朝的劫數難逃之年

辛亥年,清王朝的劫數難逃之年

1851年,農曆辛亥年,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9月太平軍攻佔永安。在那裡,洪秀全以「太平天囯」為國號,制定官制,分封諸王,楊秀清為東王,肖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都受東王節制。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下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由於沒有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政治制度,沒有權利的約束機制,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沒有走出農民起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怪圈。

太平天國鼎盛時期軍隊曾經達到50萬,勢力發展到18省,先後攻佔六百多個城市,沉重打擊了清朝的腐朽統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太平天國沒有能夠推翻清朝,在經歷14年後,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就在太平天國起義60年後,1911年,又一個辛亥年,武昌起義取得勝利。第二年,農曆壬子年,宣統皇帝退位,清朝被推翻。

同樣是辛亥年,為什麼60年前的太平天國沒有推翻清朝呢?

清王朝在太平天國折騰之後的這六十年,苟延殘喘,既是偷天換日續命來的,也是華夏民族的劫數,國家民族支離破碎,西方列強看到了中國內訌和種種不堪,膽大妄為的進一步瓜分中國的利益,明奪暗搶,從此華夏輸出的財富資源不計其數。

其實,在1851年的這個辛亥年,最後一個皇朝清朝,已經是要滅亡的了,之所以清皇朝能夠續命成功,是因為挖了洪秀全的祖墳成功,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偷雞成功。

洪秀全,也沒有明白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過渡時代的人物,更沒有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華夏之脈,華夏之脈,不僅僅是血脈,龍脈,還有文化之脈,傳承之脈。

搞那個拜上帝教,也就證明沒有先進的思想產生,但是內心渴望新思潮的徵兆是非常濃烈的。

對於男女平等,解放女性,也只是一個口號,實質性乾的還是壓抑人性,比皇權還更加霸道的制度。

就算到了孫中山這裡,兩廣的人物還只是起到精神上的更新,而掌權的還是北方人,這點孫中山還是擺得比較清楚。

即使到了六十年後,孫中山的時代,中國的知識分子還是爭論不休,意見難以統一,就算是互相詆毀的手段也是非常惡劣的。

更何況在洪秀全的時代,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文人集團,對清皇朝的忠誠,在歷史上也稱得上是典範。這點體現在洪秀全的氣度不夠,不能容納天下的文人,更說明沒有統一的思想武器,就是一盤散沙。

不管南方人帶來多少西方的優秀思想,總是逃不過被人打壓瞧不起的命運,這也是一種悲哀,也就註定在那次1951年辛亥年的太平天國運動,註定以是失敗告終。

但是,清皇朝的續命,也只是苟延殘喘了一個甲子,最終在下一個辛亥年1911年,不費吹灰之力的給請下皇位,從此退出歷史,雖然後面還有短暫的復辟,那已經不成氣候了。

新的時代,必然會產生新的思潮,這是顛簸不破的規律,人們可以更加理智的對待新生事物,對待新的思想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正在發生事件的時間點和空間點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