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漢書》八大名句賞析,句句都很經典!

《漢書》八大名句賞析,句句都很經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一、差以毫釐,謬以千里。

出自於《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意為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二、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意思是:「以無傷大體的行為為法則的人不能成就光榮的名聲,憎恨小羞辱的人不能建立大功業。」


三、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

見漢?班固《漢書?枚乘傳》。溜:小水流。單極之綆:單股的細繩。斷干:勒斷樹榦。這兩句大意是:泰山上的小水流可以穿石,單股的細繩可以勒斷樹木。


四、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伯牙善彈琴,唯鍾子期能解其意,自從子期死後,伯牙認為再也沒有像他這種知音了,於是將弦拉斷、琴摔壞,並從此不再彈琴。

五、狐疑猶豫,後必有悔。

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意思是:顧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後必生禍害;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將來一定要後悔。


六、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末形。

出自《漢書·伍被傳》,這兩句大意是:聽力好的人,在聲音未發出之前就預感先覺;視力好的人,在事物未出現之前就預見先知。 聰慧明智、思慮通達的人,善於觀察、思考、深辨、細究,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故能洞察事物的未來,於無聲處聽有聲,於無形處見有形,有先見之明。


七、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

出自《漢書·司馬遷傳》,意思是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精神與身體都疲累不堪就會死亡。

八、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

語出《漢書.楊雄傳上》, 汲汲,心情急切。戚戚,憂愁。意思是不追求富貴,不憂慮貧賤。為人清高,安於清貧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禪心佛語 的精彩文章:

老子:做人,要學會適可而止!
人生之路,不同的選擇,便有不同的結果!

TAG:蓮花禪心佛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