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票 > 如何進行財務分析

如何進行財務分析

?????????????????????

資本投資市場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不分你是什麼身份,不論你是什麼學歷的,不管你有多少家當....都可以參與,但是往往這樣受傷的人反而更多。近兩年來監管層一直以高壓事態的打擊各種投機倒把——漲三個板就開始監管,是屢見不鮮,操縱股價、老鼠倉、害人精等都是打擊的對象,在過去的兩年里行情明顯就偏向於價值投資,但是很多投資者非財會出身的,很多都是讀不懂財報,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財務知識。

一、1、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個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及股東權益。

增減,「盛」者為王。

2、利潤表:代表一個公司的利潤來源。

賺賠,「勝」者為王。

3、現金流量表:代表一個公司的現金流量,更代表資產負債表的變化。

進出,「剩」者為王。

二、1、總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總資產大不一定意味企業實力就強,重點關注凈資產

2、資產與負債均按照「流動性強弱」排列,但兩個概念不能等價

流動性反映的是資產的變現能力;

流動性強的資產相對而言資產質量也要高一些。

3、公司「凈資產」即「股東權益」

真正屬於股東的資產

4、從「未分配利潤」的正負可以反映企業前期經營狀況的好壞

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分配利潤不僅是指本年的未分配利潤,而是指公司自經營以來所累計的未分配利潤。

三、相對於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具有相當大的調整空間,利潤並非全部都是公司掙到的錢。先記3個「利潤主角」: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三項期間費用(管銷財)-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正常情況下,主營業務利潤佔比最大,如果投資性利潤佔比最大,可能有兩個原因:

1、 以投資業務為主,比如集團公司;

2、 通過投資性業務來調節利潤,例如上市公司賣掉一棟樓來增加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由於沒有扣除所得稅,因此利潤總額也叫稅前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收入-成本(費用),所以我們主要參考的還是企業的營收和成本。

營業收入上升原因包括:

1、 市場規模擴大;

2、 公司市場佔有率提高;

3、 成功開發了新產品;

4、 併購了優質企業或者競爭對手;

5、 重大資產重組等。

主營業務增加還是一次性收入?主營業務以外的收入包括:

1、 投資損益;

2、 匯兌收益;

3、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4、 其他營業外收入。

營業成本上升原因包括:

1、 隨著營收增長而上升;

2、 原材料漲價;

3、 公司擴張期間費用大幅上升;

4、 成本控制不當。

成本上升是長期存在還是一次性的?一次性的費用包括:

1、 投資損失;

2、 匯兌損失;

3、 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4、 資產減值損失;

5、 營業外支出。

若營業成本上升,但收入卻沒有相應增加甚至在減少,說明:

1、 政府補貼政策變化;

2、 企業處於擴張階段;

3、 企業管理出現問題等。

當然僅僅從利潤表一張表去了解和分析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投資潛力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結合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挖掘企業的更多素材進行補充分析。

四、做價值投資首先要防的,就是企業償債能力喪失的風險,所以分析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是遠比觀察公司成長能力與盈利能力更基礎的一課。

企業資產負債,欠錢越多越危險?要看債主是誰

A、 欠銀行的錢(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不能賴賬,要支付利息;

B、 欠供應商的錢(應付賬款),不用給利息;

C、 欠下遊客戶的錢(預收款項),不用給利息;

如果以上都有,那麼要算一下,企業的資產有息負債率,越低越好;

資產有息負債率的計算公式:

資產有息負債率=有息負債÷總資產×100%

資產有息負債率越小,則企業需要償還的利息就越少。

滿足以上條件,企業還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嗎?

會,當公司發生意外風險,或收入來源有坎坷時,若無適量的流動資產,債主上門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而若有一定適量的流動資產就可應付意料之外的開支。

所以此時除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我們還要關注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通常以流動比率大於2倍為佳,若小於2倍,需了解流動資產的變現性。

流動資產變現性高,短期金融負債占流動負債比例低,此時低流動比率也可以。

那麼一般高負債行業都有哪些?

房地產或一些重資產型企業,如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水電企業、光伏等行業。

投資者還應結合其它利息保障倍數、負債權益與資產比率等來全面評估一個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

五、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現金流概況

縱向分析大致包括:

1、獲利能力分析

2、償債能力分析

3、投資現金流量(投資決策)與獲利能力增長綜合分析,投資價值分析

4、(拓展)融資現金流量分析及融資成本分析

5、(拓展)通過三年期現金流量趨勢做出投資決策、產品決策、融資決策的分析

橫向分析大致包括:

1、標杆企業現金流量構成

2、分析企業現金流量構成

3、分析企業與標杆企業的差異分析

4、三年來現金流量趨勢差異分析

穩定的投資收益模式: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流入、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流入

現金流非常充裕: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流入、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流入>對應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

競爭力減弱是大概率事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勉強維持當前的規模經營,沒有剩餘的積累構建新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或設備老舊或技術淘汰。

需籌錢度日: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入不敷出

大多數情況下,負現金流量凈額的企業面臨欠款難以收回、投資不力、融資渠道受限等問題但在下結論之前也要從現金流量表的具體構成來分析實際情況。

2016年的年報顯示,某家電的現金流量凈額是-15億。負現金流量凈額的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呢?

生意的好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一、現金流量表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經營性現金流量

2016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現金流量:1365億元;

同年營業收入:1196億元;

結論:公司新增收入基本沒有賒銷。

經營性現金凈流量:80億元。

結論:經營能力還可以。

難點:在營業收入與收到現金額之間建立可信的驗證關係。

資產的多寡—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二、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2016年1月斥資354億購買XX.100%股權,現金流出巨大從而影響當年的總現金流。

跟蹤:根據2017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可以看出,354億的投資活動是成功的。整合效果超預期(成本協同與產品協同),公司上半年的全球採購資源整合以及設計模塊的標準化、合同化大約帶來了2000多萬美元的成本協同下降,超出之前的指引和預期。

結果:投資活動效果良好

難點:判斷所投項目是否在企業能力範圍;投資回報率;投資現金來源於自產現金

成長型成熟型企業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是比較大的,相應的數據變化可以與資產負債表的項目進行比對。

借錢的能力—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三、籌資手段較單一,基本都是銀行借款。很少吸收投資,也沒有發行債券。

結論:該企業並不太缺錢,投資者對其持續運營能力大可放心。

難點:區別權益性籌資和債務性籌資

即便是增長性良好的企業,業績也很難做到火箭發射式暴增,因此當一個企業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遠遠高於往年水平,並且沒有殺手鐧式的全新業務出現時,就需要警惕了,比如2016年某樂網現金流量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177億。

問:為什麼該家電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

答: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影響其持續經營能力。

一張流量表可以看出一個企業血液循環流通的概況,更全面的資產財務信息還需結合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進行綜合分析。

四種企業現金流特徵:

1.成長型企業現金流特徵:

在對的行業做對的事情。凈利+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保持快速增長

不錯過擴大規模機會。投資活動現金大幅增加

對投資報酬率高於借款利息充滿信心。長期負債增加,不進行現金增值

2.穩健成熟型企業現金流特徵:

穩步經營。凈利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持續增長,但幅度不大。

不再著重擴張。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大於投資活動現金支出。

現金流充足。大量買回自家股票,發放大量現金股利。

3.地雷型企業現金流特徵:

好大喜功,管理失控。凈利增長,但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

盲目追求增長。投資活動現金大幅增加

短期償債壓力引同業質疑。借款大幅增加,但同業應付款大量減少

4.衰退型企業現金流特徵:

競爭優勢走下坡路。凈利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持續下降

縮減開支。投資活動現金不增長反而下降,甚至不斷處理資產以取得現金。

現金流穩定性下降。無法穩定地支付現金股利。

六、查理芒格曾說過:「如果我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死去,我就永遠都不去那兒。」 由於財務數字是經營活動的滯後指標,因此想要預見財務弊端保護自己,還須同時注意相關的非財務報表信息。

非財報危險信號:

1.公司董監事等內部人大舉出脫股票;

2.董監事或大股東佔用公司資金;

3.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4.公司頻繁更換高級經理人或敏感職位幹部;

5.集團企業內複雜的相互擔保借款、質押等行為;

6.損益項目中非營業利潤百分比大幅上升;

7.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異常變動;

8.具有批判能力的新聞傳媒對問題公司質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muworks 的精彩文章:

TAG:simu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