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老說《闕樓儀仗圖》了,《國家寶藏》只搬出了那一件超級大咖而已

別老說《闕樓儀仗圖》了,《國家寶藏》只搬出了那一件超級大咖而已

陝歷博在《國家寶藏》亮相的三件「網紅」國寶人氣頗高,但其實這中間僅有一件《闕樓儀仗圖》屬於博物館十八件/組鎮館國寶,皇后之璽、獸首瑪瑙杯等另外十七件/組國寶蜚聲海內外卻未曾露面。

國之重器 天下大銅

鑲金獸首瑪瑙杯

「小時候有很多次都是蹲在土坑旁邊看大人們挖寶。」

我司一位同事業餘酷愛考古,大學期間還擔任過陝歷博的志願講解員。問她何以對此如此感興趣,原來家在寶雞眉縣,從小家門口附近不時會傳出「又挖出了青銅器」的消息,對於文物,神秘、親切的種子就這麼種下了。有次去故宮博物館,專門尋找姥爺當年親手挖出來的小馬駒,偌大的故宮,也不知道這件小小的文物在哪裡,就信馬由韁地走,沒想到,還真被她找到了……

陝西的土地上實在有太多這樣的故事,和那些擁有千年靈魂的器物糾葛在一起,顯得神秘又有趣。

從夏朝到漢朝,有一種藝術品把這種神秘的文明榮耀囊入懷中,那就是青銅器。

青銅是錫和銅,商朝開始,青銅器進入成熟期,出土大量酒器、兵器,昭示那個時代的奢華和不詳,周代青銅器日趨典雅,神秘深沉的東西向歷史深處後退,食器增多,到了春秋時期,紋飾愈加繁複,說明青銅的熔鑄技術到達了頂峰。

到了戰國,素麵銅器增多,一方面因為戰亂,一方面也因為審美趣味和實用價值的提升。秦漢之後,青銅器走向沒落,慢慢化身貨幣,或為銅鏡正人衣冠。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國寶中,有三件青銅器。

1972年出土於陝西眉縣楊家村的西周旟鼎,通高77厘米,口徑56.5厘米,重78.5千克。

鼎內壁共鑄銘文4行28字,大意說:某年八月初,王姜將原賜予師櫨的土地收回,轉賜給旟,旟便做此鼎紀念,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土地佔有制形態,臣屬獲得王賞賜的土地,但只是使用權。

1975年出土於歧山縣董家村的五祀衛鼎鑄於西周恭王時期,高36.5厘米,口徑34.3厘米,重11.5千克,鼎為雙立耳,垂腹,三柱足,口沿平外折,方唇,口沿下飾勾連竊曲紋,以細雷紋襯地。腹內壁鑄銘文是19行207字,記錄的是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訴訟事件。

1980年出土於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下泉村的多友鼎則是對戰爭的描述。

鼎高51.5厘米,口徑50厘米,重35千克,腹內壁銘文22行279字,記錄更為詳細。西周晚期厲王時期的某年十月,獫狁侵犯京師,周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抵禦。在十多天里共打了四仗,均取得了勝利。周王予以重賞,多友於是鑄此寶鼎紀念。

以上三鼎視是對西周社會經濟、土地制度研究和戰爭描述的第一手資料。

和牛尊、它盤、日己觥、獸面紋分襠鼎等眾多館藏青銅器一樣,每件青銅器的背後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和遙遠王朝盛衰的秘密。

金銀玉石,盛世漢唐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是十八組金銀器和玉器共有六件,分屬漢代和唐代。

來自漢代的兩件文物一件屬於君王,一件屬於王后。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大名鼎鼎,它最初的主人也是大名鼎鼎——未央宮之主漢武帝劉徹。

銅熏爐以前是未央宮漢武帝的御用之物,後來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陽信公主。陽信公主自幼對弟弟劉徹關心備至,嫁於平陽侯不久變成了寡婦,兩年後改嫁開國功臣之後汝陰侯夏侯頗後沒多久夏侯頗畏罪自殺。

陽信公主在平陽侯府時,曾將衛子夫趁歌伎歌舞助興之時送給皇帝,不成想後來衛子夫成為皇后,衛青也因為戰功卓著而平步青雲。陽信公主寡居後在列侯中選擇丈夫,很多大臣建議大建軍衛青,劉徹允准婚事,為了給姐姐道喜,就把鎏金銀竹節銅熏爐當做禮物送給了她。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也叫金黃上部浮雕塗竹節熏爐,底盤如座,器足飾透雕蟠龍,兩條龍昂首張口咬住竹節形的柄。柄成五節,正直虛心,上端鑄有三條蟠龍托起圓潤飽滿呈半球體爐腹體。腹體下部雕飾蟠龍紋,底色鎏銀,龍神鎏金,爐體上部浮雕四條金龍,龍首回顧,龍身從波濤中騰出。上蓋雕博山,傳說中的仙山之一。點燃爐內香料,陣陣香氣就會從峰間縫隙中散發出來,裊裊漫漫。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全身有兩處銘文,爐座銘文:內者未央尚卧,黃金塗竹節熏爐一具,並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輸,第初四。爐蓋銘文:內者未央尚卧,黃金塗竹節熏爐一具,並重十斤十二兩,四年內官造,五年十月輸,第初三。

兩處銘文顯示有重量、建造時間和建造者的不同。熏爐是否雌雄一對?爐蓋是張冠李戴還是一對熏爐分手時交換了信物?這些故事都隨著香氣,消散在歷史中了。

皇后之璽

另一寶物屬於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皇后之璽。理論上說,皇后之璽比皇帝之璽低一級,但有幾位女性是例外的,比如武則天、慈禧,再比如呂雉——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實行

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皇后之璽實物比在圖片資料中看起來要小很多,高僅有2.8cm,重33克,是一方玉質上乘、精緻的和田羊脂白玉製作的玉印。玉印頂端為螭虎紐造型,頭尾微向左邊蜷曲,怒目張口,造型生動。四周有線雕雲紋,印面陰刻篆體「皇后之璽」四個字。

《漢官舊儀》記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紐。這方玉印是我國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主人還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最早,也是迄今發現的兩漢等級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後玉璽,珍貴程度可見一斑。文革後期,玉印被江青施壓帶回北京,知道文革結束,玉印才得以回歸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來自唐代的四件國寶都出自48年前西安何家村的重大文物發現。

陝西歷史博物館有兩大常設展覽,而且也不免費,一個是唐墓壁畫珍品展,一個是大唐遺寶展。

48年前在何家村的重大考古發現轟動了世界,但窖藏中的文物出土後一直秘不示人,一直到2004年在北京,陝西歷史博物館和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在特批之下聯合舉辦了西安何家村金銀器精粹展,65件(組)精心挑選的金銀器精品亮相,大唐遺寶首次集中對外展示。

何家村遺寶中蘊藏了很多謎題,隨著楊貴妃佩戴的「香囊」、風流天子唐玄宗的舞馬、神秘的「金開元通寶等謎團的揭開,一個更鮮活的大唐盛世展現在世人面前。

獨一份的榮光

《闕樓儀仗圖》

講到唐墓壁畫,那陝西應該是獨一份的。

全國已經發現了超過138座繪有壁畫的唐墓,分布於陝西、河南、遼寧等十餘個省、市、區。作為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都城、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陝西關中地區發現壁畫的唐墓數量最多,佔中國唐代壁畫墓總數量的70%以上。

《狩獵出行圖》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精品中,有五件/組十八幅為國寶級文物,除卻懿德太子墓的《闕樓儀仗圖》之外,其餘四件/組為《客使圖》《狩獵出行圖》《馬球圖》,這三幅均出自章懷太子墓,還有一幅永泰公主墓的《宮女圖》。

《國家寶藏》播出時讓很多人知道了《闕樓儀仗圖》的盛世威儀,但實際上,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最著名的壁畫是《客使圖》。

《客使圖》

章懷太子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較有才華的一個,因嘗詔集諸儒張大安等注《後漢書》得罪武則天,後被廢為庶人流放巴中,31歲英年早逝。

章懷太子墓中壁畫五十多幅,保存基本完好《客使圖》位於章懷太子墓道中部東壁,原本西壁相對應也有一幅《客使圖》,但如今僅存留臨摹資料。

高185厘米,寬247厘米,畫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鴻臚寺官員,均穿著初唐時期的朝服,頭戴籠冠,身穿闊袖紅袍,白裙曳地,腰系綬帶,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狀站立,氣度沉穩,雍容自如,神情肅穆,似乎正在商討事宜。

後面三位為使者,為首一人禿頂,濃眉深目,高鼻闊嘴,身穿翻領紫袍,腰間束帶,足穿黑靴,從衣著相貌看,此人應是拂菻國(中國古代書籍中對於拜占庭帝國的稱謂)的使節。中間一人面龐豐圓,鬚眉清晰,朱唇,頭戴尖狀小冠,冠前塗紅色,旁邊加插鳥羽,身穿寬袖紅領白短袍,下穿大口褲、黃皮靴,推斷是來自朝鮮半島的新羅國使節。

最後一位頭戴翻耳皮帽,圓臉,身著圓領黃袍,腰間束黑帶,外披灰藍大氅,下穿黃色毛皮窄褲、黃皮靴,應來自我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室韋族或靺鞨族使者。東西壁兩幅《客使圖》壁畫中共有六名使者,來意雖不明,但起碼反映了唐朝與周邊各民族國家來往密切的史實,四夷來朝的象徵顯示盛唐威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位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小年夜,在我想起來的年味……

TAG:品位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