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錢幣稀有藏品——船樣

古錢幣稀有藏品——船樣

據當時擔任財政部顧問委員職務的耿愛德表示,「船洋」幣模全數由美國費城造幣廠代制,平均該廠每月使用模具40套,初期每模壽命只有4萬~6萬枚,後來逐漸提升,總平均值每組衝壓壽命為20.8萬枚左右。以產量而言,每日工作10小時生產約21萬枚。

民國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933~1924年)上海中央造幣廠鑄。民國二十二年初,政府決定確定銀本位幣制,公布中華民國國幣條例,同時呦中央造幣廠開鑄此正式國幣。壹圓幣規定重七錢二分,成色八八。是幣推行甚速,流通極廣,尤以民國二十三年者為甚。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孫中山像壹圓銀幣

網路配圖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孫中山像壹圓銀幣

在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許多歷史性的英雄人物。其中,於19世紀早期推翻滿清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結束長達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孫中山先生,成為近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位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歷史人物。孫中山先生不僅在政治上為中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且在經濟上也為中國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是近代歷史上民主革命思想的先行者。

不同的歷史時期總要留下不同的歷史印跡。產自於民國二十三年的孫中山雙帆幣,則成為當時那個特定歷史時期市場上流通的主要幣種之一。讓人值得驚奇的是,該幣種經歷了長達百年之久的磨損,依然被民間藏家們所珍藏,從而出現在港澳著名的藏品拍賣公司中國藝海的夏季拍場上。不同於其它珍奇異寶的是,此次現身於香港拍場的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孫中山雙帆幣,呈一對出現,這在貨幣收藏界實屬非常罕見的現象。此外,該錢幣的表面幾乎不見銹色,幾乎呈現出完美無缺的銀光閃閃色澤,通過光線的對比和折射,我們依然可以看出這對錢幣的銀質斑駁蒼古的「包漿」,這便是自然形成的「時間印記」。

在幣面的設計方面,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孫中山雙帆幣更像是凝聚著千百名工藝技師的智慧源泉和美學獨特視角。錢幣整體呈現出光亮的銀色,正面鐫刻著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的正面頭像,上方印製著「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幾個小字,背面則精刻雙桅帆船,左右分別顯示著「壹圓」幣值,幣面整體造型和諧,圖案設計精美,特別吸引在場賓客們的目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龍先生 的精彩文章:

如果您有古錢幣,一定要進來看看

TAG:古董龍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