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李嘉誠、李寧、曹德旺……這些成功的富豪有一個相同點!

李嘉誠、李寧、曹德旺……這些成功的富豪有一個相同點!

近日,「退休」這兩個字刷爆朋友圈,華人首富李嘉誠於3月16日,正式宣布退休。這個被我們傳頌了數十載的傳奇人物,終於退出江湖。

回顧他的輝煌歷史,他說:學佛讓我成為華人首富。

其實,很多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佛教的教導。

學佛讓我成為華人首富

李 嘉 誠

李嘉誠,華人首富。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李先生熱心公益,在香港、內地及全球廣種福田,常常捐助上億元的巨資,用來做佛像、修寺廟、造橋鋪路、興辦教育、支援醫療、贊助科研、弘揚文化、賑濟災民等等慈善布施。

李嘉誠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導下,李嘉誠從小「崇佛尚儒,善心無量」。

李嘉誠出資建造的慈山寺

這樣的佛化家庭,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貴的內在必然聯繫,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

事實也證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時、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業才能興旺,社會才會祥和。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對於李嘉誠,財富就是一顆「善」的種子。

傳媒大亨的佛緣哲思

劉 長 樂

2013年,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以55億身價榮列胡潤百富榜335位,2012年位列518位。

1991年,劉長樂成立「樂天公司」(鳳凰前身)之初,就與當時健在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合作建立了「中國佛教文化資料庫」,用現代數碼科技儲存佛寺、菩薩等資料。

劉長樂每見到佛像都要敬拜,往功德箱里捐點錢,每年還要到五台山禮佛。他還多次向星雲師請教入世的智慧、包容的智慧、成功與修養之道、明知是空為何還要奮鬥等話題。

在他生命中,有兩件物品非同尋常,其中之一便是一尊布袋和尚的塑像。他說:「布袋,也是不帶,說的就是放下。

勇猛精進的體操王子

李 寧

昔日的體操王子,如今的商業巨子。

受到家庭影響,李寧很早就開始信佛。

不論人生經歷怎樣的跌宕起伏,作為佛教徒的李寧始終外表柔和、內心強大,早已習慣了看淡風雲。

他默默地實行著佛家倡導的「廣大布施」。早在2001年,他就和蔡振華、李永波、許海峰等世界冠軍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

每年定期向基金會捐款,為舉國體制下大量無學歷、無技能的退役運動員、教練員提供教育培訓,幫他們在社會上謀出路。

同時,他也致力於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另外,他還在家鄉成立了「廣西李寧基金會」,多年累積捐資2.2億,扶持發展地方體育事業,扶危助困,解救急難。

持戒行商

曹 德 旺

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在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曹德旺夫婦位於第116名。

「佛教是我的靈魂。」曹德旺如是說,「佛祖不是幫著你做什麼,而是教你怎麼為人處世。

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80億元,他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

2009年5月,曹德旺登頂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是該獎的首位華人獲得者。

佛教講六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要遵守這六個原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就是曹德旺成功的原因所在。

幸福的佛化家庭

鄭 家 成

鄭家成,新世界集團的當家人,擁有1280億港元的香港新世界地產。

鄭家成夫婦都是佛教徒,而佛法對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是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小細節中。

他辦公桌上的文件常常堆積如山,儘管如此,他不放過任何可利用的時間收聽佛學錄音帶,他覺得做任何事情都從心開始,他精進學佛,還對環保問題特別關注。

在惠州,有一個二十萬尺的綠色農場,是鄭家成夫婦的至愛。

這裡飼養了牛、豬、雞、鴨。牛耕田,雞生蛋,豬糞做肥料,各司其職,它們享受著田園之樂,不用擔心會被宰割。

他常說,佛教是個環保的宗教,其實佛法就是日常生活的道理而已。

白手起家,佛教給她力量

張 茵

2006年10月,玖龍造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以270億元資產位列胡潤中國女富豪榜首位。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高速擴張的玖龍紙業以沉重打擊,這位中國曾經的女首富先後經歷了「血汗門」、「破產門」的洗禮,卻依舊從容淡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對佛教的信仰。

2013年胡潤百富發布胡潤珠三角百富榜,152名資產超過18億元的富豪上榜,玖龍紙業張茵家族以290億元的財富名列珠三角百富榜單第五位。

作為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張茵在創業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但她說,佛教在精神上給了她一個好的心態。她是一個佛教徒,相信以善為本,所以能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態。

看了這麼多頂尖商界精英背後的故事,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頂級富豪都是佛教徒?

學誠法師對此開示道:

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其實,佛教在中國傳播、弘揚的數千年中,一直都是社會各階層所普遍歡迎的宗教。

歷史上,佛教虔誠的信仰者,不乏王公貴族、士大夫,乃至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思想家、企業家等,不勝枚舉。

佛教正是從人的心靈入手,建立起健康積極的生活理念和發展模式,讓自己的生命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這或許,就是越來越多人學習佛法的原因之一。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學佛人如何面對親屬的死亡?
蓮池大師:七種情況 不宜殺生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