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理論的科學研究及應用

心理學理論的科學研究及應用

《對偽心理學說不》讀書課DAY4

心理學理論的應用

大部分研究的目的是發展理論而不是預測具體環境下的事件,以及大部分研究的結果是通過理論間接應用的,而非在具體環境條件下直接應用。

一些心理學研究屬於應用型研究,它們的目標是把研究結果直接應用於特定情境。在這樣的應用研究中,研究的目的是要將結果直接推廣到自然情境中,樣本的隨機化和條件的代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研究結果將會直接得到應用。

然而,大多數心理學研究不屬於這種類型,而是屬於基礎研究用以驗證有關行為潛在機制的理論。在大部分基礎研究中,研究結果通過理論上的修正得到間接應用,從理論產生到應用於某些實踐性問題需要一段時間。在這種類型的基礎研究中,被試的隨機取樣和情境的代表性不是關鍵問題,因為這類研究的重點在於驗證理論的普遍性。實際上,在用於驗證理論的基礎研究中,人為的環境條件是有意創設的,這有助於把研究的關鍵變數從所要控制的無關變數中分離出來。因此,心理學實驗「不像是真實的生活」這個事實其實是一種優勢而非缺點。

避免爰因斯坦綜合症——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科學的兩個原則——關聯性原則和聚合性證據原則,用這些原則描述科學發展,將比「躍進模式」更為準確。

關聯性原則

愛因斯坦理論的高明之處在於,它能夠解釋更為廣泛的新現象,而這些是牛頓力學所做不到的。因此,即使是愛因斯坦理論這個在科學歷史上最驚人的、基礎性的概念重構,也依舊遵循著關聯性原則。

如果捨棄關聯性原則,最大的受益者將是那些偽科學和偽理論的販賣者。這些理論之所以受到青睞和關注,就是因為它們總被說成是「全新的」。

例:假設有兩種療法被開發出來,用於幫助有嚴重閱讀困難的孩子緩解其問題。兩種療法都沒有經過實證性的檢驗。第一種,療法A是一個訓練程序,目的是在音位水平上促進兒童對語言片段的認知。第二種,療法B通過讓孩子蒙上眼睛走平衡木以訓練前庭器官的感受性。療法A和療法B在一個方面上是一致的——它們的效果都沒有經過直接的實證檢驗,二者反響都不好。然而,其中一種療法在關聯性原則方面是佔據優勢的。療法A與研究文獻中的廣泛共識具有一致性,在這些研究文獻中提到,具有嚴重閱讀困難的孩子受到阻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對於語言片段結構的認知,療法B沒有和任何相應的學術共識發生關聯。這種關聯性的差異預示療法A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即使二者都還沒有經過直接的檢驗。

「躍進」模式與漸進整合模式的比較

很多科學領域的進步靠的都不是某一個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構不成重大影響的停頓及前進之間的反覆所組成的

科學總是遵循關聯性原則,其特點在於眾多個體的參與,而對這些個體的貢獻進行評判的標準,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們對自然界的了解。

首先,科學上沒有哪個實驗是被設計得完美無缺的,對任何一個實驗數據的解釋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大量局部存在瑕庇的實驗的總體趨勢進行評估。

第二,許多科學在即使沒有愛因斯坦的情況下也取得了進步。

聚合性證據原則

這個原則之所以能讓我們得出有說服力的結果,是因為這種方法所獲得的結果的一致性不大可能是由某個實驗程序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聚合性證據原則同樣能以理論檢驗的形式加以表述。當一系列實驗始終支持某個假定的理論,同時又能共同排除那些最主要的競爭性理論時,研究就具有高度的聚合性。

沒有一個實驗能夠檢驗所有的理論,但是匯總起來,一系列實驗就能做出有力的推斷。

當第一個與自己的理論相抵觸的證據出現時,這個理論就算是被證偽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正如理論是被聚合性證據所支持一樣,它也要被聚合性的研究結果所否定。

心理學中的聚合性證據

強調聚合的重要性的原因在於,心理學結論往往是建立在聚合性證據原則之上的。這個事實當然並不獨特或罕見(在其他很多的科學中,結論也不是基於單一的、決定性的實驗證據,而是基於眾多結果不甚明晰的實驗)。但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中尤為突出,心理學實驗的診斷性往往較低。也就是說,支持某一個理論依據經常只能排除一小部分可能的解釋,只有收集並比較來自大量研究的數據之後,才能得到有說服力的結論。

對於媒體經常宣稱的所謂突破性進展,我們要永遠帶著懷疑的態度。

證明聚合性證據原則的最好方法,就是檢驗心理學中一些仍存在爭議的領域。來自於不同研究的數據的聚合性是很強的,這些數據的聚合性不會因為對某個研究的批判而徹底改變。

醫學研究也是這樣,儘管每一種研究都存在問題,但當來自不同方法的數據能較強地匯聚起來的時候,醫學研究者們就能夠做出有說服力的結論。

科學共識

在評估心理學的實證證據時,心中要想的是「科學共識」,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漸進整合」,而不是「大步飛躍」。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則

:吉格倫澤(Gigerenzer,1984)研究了「頻率-效力效應」的普遍性。這個效應是指,一個陌生但看似有理的論斷,不管是真是假,只要經過不斷地重複,就會增加人們對它的相信程度。

研究者對某個特定假設的興趣,常常源於某個異常感興趣的特殊個案。個案研究之後,研究者多採用相關研究來確認變數之間是否存在真正的關聯,而不僅是存在於幾個個案中的巧合現象。

如果相關研究證實了變數之間的關聯,研究者就開始嘗試採用實驗法來對相關變數進行操縱,藉以找到變數之間可能存在的因果關係。這個遞進的順序就是:從個案研究到相關研究,再到操縱變數。

儘管相關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但因果關係一定包含相關。

我們會繼續推出醫學科普、心理學小知識,生活小Tips

好書分享,優質課程。歡迎想要自我提升你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窩在一角 的精彩文章:

這個豆瓣評分逆天到9.7的節目,教會我如何吃飯

TAG:窩在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