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管里的「逆行」,讓83歲老人又能自如行走

血管里的「逆行」,讓83歲老人又能自如行走

「年紀大了,腿老疼,沒啥大事,忍忍就好了……」

這句話您是不是也聽著耳熟?

GIF

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是我們父母在生病時最常說的一句話,為了不拖累子女,他們在生病時總是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才會去醫院……

心疼子女,腿疼忍忍忍

82歲的劉大爺身體一直很硬朗,還能下地種菜,可前段時間走路不超過200米就會左腿疼,休息後才能緩解,晚上睡覺時也覺得左小腿往下發涼,由於沒有嚴重影響生活,劉大爺不想給孩子們造成麻煩,覺得忍忍可能就好了。

這一忍,就是好幾個月……

一周前洗腳時,劉大爺左腿突然疼痛加重、左腳冰涼,疼得再也忍不了的他才給女兒打電話,孩子們趕緊將劉大爺送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三病區主任王潤青

彩超證實劉大爺這是左下肢血管堵塞導致!

考慮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並急性血栓形成。

介入科主任王天玉

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MRA)結果顯示:劉大爺的左下肢股淺動脈長段閉塞。

術前造影顯示劉大爺下肢血管嚴重堵塞

這種病輕則影響日常活動,重則造成下肢嚴重缺血,不能行走,甚至出現壞死,需要截肢!

劉大爺的血管已經嚴重堵塞,再不打通血管很可能會出現壞死!

血管不通,就「反常規」「逆穿」

王天玉主任決定急診為患者開通血管,術中先應用傳統辦法「順行」開通。

由於劉大爺有4年的腦梗塞反覆發作病史,動脈硬化較重,血管條件不好,反覆嘗試也不能開通血管。

經協商,決定採用「逆穿」技術從遠端向近端開通,遂請彩超室配合逆行穿刺。

5個多小時的奮戰,終於將血管打通,手術中劉大爺的疼痛感就立即緩解。

術後24小時,劉大爺就又能正常走路了。

術中逆行穿刺血管成功

球囊擴張

支架植入後造影血管通暢

王天玉主任提醒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一種高發病。

7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為10%,與高血壓、高脂血症、吸煙、年齡、糖尿病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部位常見於主-髂動脈、股-腘動脈、脛-腓動脈,其中以股-腘動脈發病率最高。

主要表現為患肢麻木、發涼、走路100米左右就會出現下肢疼痛(醫學上叫間歇性跛行),休息或睡覺時出現下肢疼痛,腳趾、腳跟發黑,壞死

如患者未能及時重建血運,6個月後的截肢率達50%有這些癥狀的患者需要及時就診。

下肢血管閉塞的四期

第1期:癥狀不明顯

第2期:活動時,下肢疼痛

第3期:休息時下肢疼痛

第4期:腳壞死

「逆穿」技術

我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人群,往往病變血管較長,開通過程中導絲容易進入內膜下而導致返回真腔困難,可採用特殊器材返回真腔達到開通血管的目的,但價格非常昂貴,並且成功率也不理想,「逆穿」技術與之相比具有花費低、成功率高的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血管不堵,越來越年輕,這些個個都是好幫手,你愛吃嗎?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