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寧死不降李自成,自殺後留下六個字給崇禎,講透了明亡的原因

他寧死不降李自成,自殺後留下六個字給崇禎,講透了明亡的原因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攻入當時的京城,走投無路的崇禎在煤山自縊,臨死前大罵「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在他看來,京師城破是因為太監曹化淳、杜勛兩人假傳聖旨綁了皇宮守門將領,是京師大臣不與朝廷共甘苦,吝嗇捐餉銀,是封疆大臣之間互相推諉卸責,當然從歷史書上看來,這些大部分都是既定的史實,不可辯駁,但並不能以此說明崇禎一朝沒有死於氣節之人,至少宣府巡撫朱之馮就算得上一個很有氣節的人。

朱之馮,進士出身,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時巡撫宣府鎮。此時的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了,在內部,李自成等人已經起兵十餘年了,加之連年天降大旱,而外部有虎視眈眈的後金。臨危受命的朱之馮,面對的並不是同仇敵愾的將士,而是一群綁架了管理兵餉主事官員的嘩變之兵,稍有處置不當便可能成了己方士兵的刀下鬼。不過,朱之馮一方面從商賈借貸還了兵餉,另一方面秘密逮捕帶頭鬧事之人,剛柔相濟,總算穩住了堪稱京師最後一道防線的宣府。

因此,總得來說,朱之馮雖然出身文官,卻也不是只會窮經皓首的碌碌之輩。

李自成攻破大同不久後,便揮師直指朱之馮巡撫的宣府鎮,情況十分危急。明朝末年,由於連年征伐,因此苛捐雜稅負擔沉重,而李自成瞅准了機會提出了「不納糧」的口號,不管可行性如何,但這一條口號的確起到了籠絡人心的作用。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當朱之馮在宣府城樓之上,與眾將士面對明朝太祖之位歃血立誓,死守城樓時,卻遭到了監軍太監杜勛及總兵王承允的極力反對,甚至出現了監軍太監向朱之馮磕頭求降的尷尬場面。朱之馮大罵杜勛為聖上所倚信,卻勾結賊寇,實為不忠不義之舉,無奈杜勛不為所動,出城三十里迎接李自成所部。

這樣一來,即使有願意守城的將士,也都自討沒趣了。除了仰天長嘆之外,歇斯底里的朱之馮親自爬上城牆,見到城頭的大炮,便命令士兵開炮,而城頭卻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不但沒有人響應巡撫大人朱之馮的命令,而當朱之馮親自操炮時,才發現大炮導線孔已經被封死了,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士兵在他背後硬生生地拽著他的胳臂,求他不要發炮。

另一方面總兵王承允親自打開城門,讓李自成所部進城,甚至還親自幫著李自成宣傳「不濫殺,免徭賦」,更讓人意料之外的是,本是國破城陷的悲情劇,被王總兵一宣傳卻成了歡燈結綵的大喜事,全城焚香夾道歡迎。朱之馮徹底憤怒了,但表現出來的卻是無盡的悲涼,面對這種場景,他沒準備逃跑,其實他也知道,民心向背,何處可逃?再者,自古以來不事二君是最基本的為臣之道,所以當左右勸他逃走時,他怒而斥之,只留下了「收人心,厲士節」的勸諫遺言,自縊而死,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崇禎皇帝以偏概全,錯怪了這些忠貞之士。同朱之馮一樣死於氣節的人,還有督糧官、副將、儒生以及婦人十餘人,僅此而已。

不過,朱之馮死也沒料到的是,不久之後在帶路黨杜勛等人的幫助下,李自成入主京師,崇禎也自縊了,估計都沒接到他的遺言。不過,李自成卻跟這些帶路黨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不僅處死了杜勛等人,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把京師所有官神富賈之人統統勒索了一輪,算是這些人的報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劉宗敏簡介 如何評價劉宗敏
東林黨還是魏忠賢,把李自成們逼向了絕路?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