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年紀念專題|各界人士話說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年紀念專題|各界人士話說星雲大師



READ


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12歲出家,至今年農曆二月初一出家80年,從小沙彌到老和尚,從孑然一身到弘法五大洲,始終不忘初心,他的一生如偈云: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系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

平安幸福照五洲。


【融古會今 遙契佛陀本懷】


文/賴永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


上世紀九O年代,我與大師的接觸與交往,多在佛教典籍的整理及佛教文化的研究與弘揚方面。有一次我在回答某媒體問及星雲大師何以會成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佛界高僧時,我直言不諱地說:「人格魅力是第一要素;其次是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遙契佛陀的本懷,與時代精神相應,充滿『正能量』;三是大師以其超乎常人之大智慧,成就了超乎尋常的大事業。」


【走近大師 看見未來希望】


文/李利安(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


大師的慈悲教化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體現了大師與佛陀的心心相印,也顯示了大師對人性的終極了悟以及對人性解放與最終升華的高度自信。我愈是思考佛陀的教義與本懷,愈是思考佛教的歷史與現狀,愈是思考社會的問題與潮流,就愈覺得大師智慧的超拔與慈悲的無限。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和我的學生以及周圍愈來愈多的人,能夠真正領會人間佛教的真諦,理解大師應運而生、力挽佛法頹勢的慈心悲願,為人間佛教的推廣做出應有的奉獻。


【佛緣畫緣 予我迷霧頓開】


文/李自健(著名旅美畫家)


二十七年前,大師的指引與恩助讓我獲得藝術的新生。從閱讀大師的著作中,我被他那深入淺出、博大精深的佛學論述所吸引,被大師那超凡的智慧、慈悲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所激蕩。我悟到星雲大師所創立的學說和所推動的事業為什麼能有那麼多的人熱烈追隨,也悟到了為什麼大師會與我這樣一個普通畫家結下如此特殊的「佛緣、畫緣!」


「有多大的量,就能成多大的事。」大師的這句話,伴著我一直走到了今天。


【人間佛法 延續佛陀智慧】


文/程恭讓(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我一生都追求要讓人懂」,這是星雲大師不厭其煩經常講的一句話,後來在很多場合與大師的私下談話中,我也常能聽到大師這樣的教導。在後來很多年的研究中,我才逐漸發現,其實當年佛陀講話,就是用普通的語言,用人民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智慧。而星雲大師一生孜孜不倦地推動佛教的通俗化,也正是這一寶貴傳統的現代更新和延續。


【心靈相隨 大師賜我佛緣】


文/紀碩鳴(超訊國際傳媒集團總編輯)


我眼中的星雲大師,一位佛教領袖、高僧大德,任何時候他都是依做人的準則來行事,他不斷講好話,即使講多好的好話,也不會改變他自身的原則和立場。


大師在任何時候都是把別人放在首位,讓人歡喜是他人生的出發點。可以說,星雲大師是最貧窮者,又是最富有者,看你如何去體驗。因為星雲大師給了我這分佛緣,我才會有些體會。


【拜見大師 是精神的洗禮】


文/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


朋友見面,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精神呼喚。這二十年來,每隔一段日子,就想上山見大師,聽聽他的教誨。見面地大多是在高雄佛光山,也會在常州、在香港、在河北、在北京。


他提倡人間佛教而「修生活禪」,讓佛教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而廣為人們接受。人生路上,每次與大師見面,正是擁有一個緣,帶給我的是感心的精神洗禮。


【契悟自心 領受法喜自在】


文/鄭石岩(國際佛光會檀教師)


我童年學佛,如今已是七十四歲的老翁。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法化下努力行佛,不只得到人間生活的法喜,也從中契悟自心中的明珠「如來妙心」,我知道人間佛教的殊妙,知今生與來世不二法門的妙趣。


值此星雲大師出家八十周年之際,特為文感恩佛光普照,清凈光明,領受生活中法喜充滿的自在。


【佛光八年 見證慈悲奇蹟】


文/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來到佛光大學,匆匆已八個寒暑,這段期間,有機會跟大師相處,與大師談論教育議題,就大學發展方向與大師長談,更驗證我個人的看法:大師是慈悲的,大師是智慧的,大師是懂教育的。在佛光大學任期已進入第三任,任期之內將竭盡所能,發展佛光大學及佛光山系統大學的校務,並協助大師及佛光山教團,將教育的大愛散布滿人間。


【弘法利生 無私無我奉獻】


文/林聰明(南華大學校長)


與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的結緣,以啟蒙算起已有二十多年了。對於大師的用心、努力、無私無我的奉獻,除了感佩以外,還是感佩。有人出家是為了解脫、了脫生死,大師的出家是為弘法利生、普度眾生。感恩有此機緣,讓大師親自教化,熏習佛法;感恩有此機緣,參與三好運動的推廣。大師的確是改革了佛教,凈化了人心,改變了世界。


【活在當下 人間行佛說法】


文/林清玄(著名作家)


大師說法,常以佛陀為例,佛陀於人間游化,一生一腳印,每一個腳印都已經光芒萬丈了,又何必託言於神異。大師最心儀的玄奘、惠能、鑒真諸大師,也都是在人間行佛說法,生老病死在人間,悲智行願也在人間,「如果有來生,也願再來人間,做一個和尚。」大師如是說。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法時時在啟發我,因為在人間,所以要活在當下,因為在人間,所以愛要及時;因為在人間,所以要勇於向前。


【哲思慧語 化我人間踐履】


文/李瑞騰(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二OOO年年底,因妻錦郁在本職之外另協助《福報》靜態版,我也應邀為報社辦文藝寫作班,為副刊寫專欄,寫作班辦了五、六屆,專欄則前後寫了十餘年。我因之而日讀《福報》,讀星雲大師的文章,我知其中有新作,也有舊文,都明白易解。十幾年來,就像是我的一種晨課,面對著一位慈悲智者的殷切叮嚀,究竟有多少哲思慧語,內化成為我的人生理解之核心,已很難條分縷析,然我確信,我的人間踐履,深受星雲大師的影響。


詳細內容請參閱三月十六日出刊的第十四期《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 星雲大師:要懂得好漢不吃眼前虧
星雲大師親誦除夕祈願文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