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中國父母最缺的教養,被這個泰國短片說透了

中國父母最缺的教養,被這個泰國短片說透了

最近常看到網上有人討論:「為什麼90後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了?」

見過最扎心的答案是:

「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給他提供很好的條件,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我知道自己有太多的毛病,也缺乏為人父母的智慧,這讓我沒有信心,也沒有資格去負擔一個生命。」

「越長大,我就越害怕變成我媽。」

不是說爸媽不好,只是「為人父母」這份終生制的職業,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事故」。

豆芽引發的夢想

小女孩JU來自一個貧困的家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菜市場里的豆芽賣得非常好,便突發奇想地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雖然JU的想法聽上去有些不切實際,但媽媽卻沒有說什麼「別鬧了聽話」,而是全力支持她:「嗯,我們試試!

她們原來沒有任何種植豆芽的經驗,在家裡的陽台上放了些籃子,盛上土撒上綠豆便開始了嘗試。

但是沒想到,豆芽都枯死了,JU和媽媽看著枯死的豆芽,都有點傷心。

可是雖然失敗了,媽媽依然微笑著鼓勵JU:「沒關係,我們再試。」

第二次,她們找來了教科書。媽媽四年級就離開了學校,並不認識字,於是JU就念出書中的方法,然後兩人再一起去實踐。

雖然她們按照書里的方法進行栽種,豆芽卻還是枯死了,JU和媽媽都很難過,兩人望著枯死的豆芽,一起陷入了沉默。

而且她們家庭拮据,此時已經沒有多少存款了。

但是即便是這樣,媽媽依然沒有放棄,她們找到了失敗的原因所在,原來是沒有按時澆水。但是由於生活原因,兩人做不到按時澆水。

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媽媽非常擅長解決問題,她從漏雨的天花板得到了靈感。

她們開始四處收集廢棄塑料瓶。

她們把塑料瓶紮上孔,然後將儲滿水的塑料瓶懸掛在豆芽上方,戳出小洞,以保證水源源不斷的供給。

當一切都準備好,經歷兩次失敗的JU心裡沒底了,問媽媽這樣能不能成功,媽媽回答說:「我們試試!」

儘管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但媽媽總是用「我們試試」來鼓勵JU和自己,最後,她們真的成功種出了豆芽。

媽媽問JU想不想再種點別的,這次輪到JU回答說:「我們試試!」

故事中的JU是有人物原型的,她叫NetnapaSaelee,長大之後,她上了大學,拿到了獎學金,現在在瑞典做科研。

短片里,JU在獨白中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我的好奇心,讓我的知識之樹成長得無比繁茂。」

因為有了總是鼓勵著她、耐心地陪伴她一次次進行嘗試的媽媽,JU才可以保持著好奇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正如短片最後所說,家庭教育激發學習的無限潛能。

被扼殺的好奇心

只是JU的媽媽這樣的智慧和耐心,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有的。

有網友看了這部片子後說:如果我性格里這樣的東西被多保留下來一點,也許我能做成很多更厲害的事情吧。也許有一天我可以再把它們挖出來的,但是大概已經太晚了。

微博上也有人分享了並不美好的回憶:

春節聚餐的時候,九歲的外甥把可樂倒進了米飯里,想把兩者和在一起吃。他媽媽果不其然將他教訓了一番,並將「自製可樂飯」全倒進了垃圾桶。

外甥很委屈,哭喪著小臉低聲抱怨說:「為什麼可以一邊吃飯一邊喝可樂,卻不可以把可樂倒進米飯一起吃啊。最後都是要吃進肚子里的,有什麼區別啊。」

很多父母都會像這樣,在面對孩子一些天真的行為時,下意識地給他們打上「調皮搗蛋」的標籤。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不耐煩的抱怨:

「你怎麼那麼多問題啊?」

「你怎麼老是做這些愚蠢的事情啊?」

「別搗亂了,有這個功夫趕緊回房間寫作業去!」

他們喜歡用固有經驗來對付小孩的問題,卻沒有辦法給小孩做出合理的、值得信服的解釋。

比如他們堅信人不可能會飛,貓不可能會說話,其他星球上沒有人類,當孩子提出「幼稚」的問題時,他們只會不耐煩地揮揮手告訴他們事情不是這樣的,甚至在孩子們反覆追問時大聲地斥責他們不懂事。

但他們忘了,在孩子的世界裡,超人就是會飛的,加菲貓會開口說話,小王子就住在B612小星球上。

TED排名第一的演講者、教育家肯·羅賓遜曾說:「孩子的特別之處正是他們的創新能力。」

曾經網路上熱傳過許多小朋友們寫的詩,七歲的姜二嫚的那句「燈把黑夜,燙了個洞」更是讓無數人驚嘆於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肯·羅賓遜還認為,只要燃起了孩子心中的好奇之火,絕大多數孩子都可以主動學習,無需外援。孩子們天生就會學習,是激發還是扼殺這種天賦,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孩子向父母提問,得到的回應只有敷衍的應付或是一句簡單粗暴的「再問打你」時,這種好奇心便漸漸消失了。

而諷刺的是,許多父母一邊用自己的不耐煩壓抑著孩子的好奇心,一邊又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成為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教育焦慮情緒。

焦慮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通常是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孩子的好奇心沒有得到重視,以致最後孩子們失去了「靈性」。

當孩子們不再天馬行空,他們不是長大了,而是被「扼殺」了。

2017年7月20日,在山東省煙台市青少年宮,小朋友們精心繪製草帽。

大多數父母都做不到像《豆芽》里的母親那樣,不厭其煩地陪孩子嘗試。只是因為成年人的世界裡,試錯成本太高了,快節奏的時代,父母是沒有多餘的金錢和精力來為孩子們的好奇心買單的。

比起花費精力親手研究種豆芽,直接告訴孩子關於這件事的結果,然後把時間用在研究賺錢上,似乎回報來得更顯而易見一些。

而好不容易可以在春節里放下工作和生活瑣碎、暫且喘息休息一下的母親,也沒有空理會可樂和米飯之間可以摩擦出什麼火花。

孩子們脆弱的創造力,就這樣夭折在某次呵斥中。

好好說話是太多人欠缺的教養

在大多數人的童年裡,「我們試試」恐怕是一個奢侈的夢,許多中國父母奉行的是「打擊式教育」。

「打擊式教育」簡而言之,就是採取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給孩子過多的肯定與讚揚,而是採取諷刺、挖苦、打擊的說話方式。

「你看看別人考得多好,你再看看你考了多少分?」

「你阿姨的孩子多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孝順爸爸媽媽了,你呢?」

「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這件事情你根本做不成的。」

……

否定、不贊同的話語似乎充斥在我們的童年中,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回望記憶中的童年之時,我們也依然可以模糊地聽見父母這樣的論調。

《媽媽是超人》第二季中,包文婧要一個人帶孩子,她的母親就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放心,事無巨細地交待叮囑包文婧。當包文婧說知道了時,她便立即反問:「哦,你又會了?」

後來包文婧覺得很委屈,在接受採訪時說:「媽媽是我最親的人,那麼親的人在貶低我的時候,真的才會刺激到我。」

一個成年人都會因為母親的不信任和打擊而委屈不已,更不用說心智尚且未成熟的孩子了。

許多父母把用言語打擊孩子的行為美其名為「讓孩子成長的挫折教育」,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嘲諷打擊並不會讓孩子們真的成長,只會給孩子們留下「我不行」的印象。

美國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德威克把人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分為了「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和「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兩種。

固定心態的人認為遇到失敗就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問題,成長心態的人則認為失敗可以帶來經驗和教訓,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孩子們會相信父母打擊式的話語,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然後成長為固定心態,遇見問題時便懷疑自己的能力,難以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知乎上一個回答說:「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是更多的是對孩子的否定。」

當我們笑著調侃「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其實父母的打擊教育帶來的精神傷害已經深埋在了我們心中。

前段時間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六年的新聞一度受到熱議,其中主人公王猛(化名)就曾提到,他在學校受了委屈,母親不但不安慰他,反而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後來他的性格變得內向、敏感、不善交際,出現了心理問題,在他看來這些也都與當初家庭帶給他的傷害分不開。

家庭的影響會貫穿孩子的一生,留下永遠抹不去的印記。

但是比起這些更可怕的是,許多人在年幼時受到了傷害,長大後卻也不自覺地開始模仿自己的父母,變成跟自己的父母一樣的人,把傷害施加到下一輩的身上。

所以才會說「越長大,越害怕變成我媽」。

害怕成為一個沒有耐心的父親或是母親,害怕明明是想要為孩子好,但還是不知覺毀掉了自己的孩子。

馬東在米未的年會上說:長大和成長是兩回事,長大是一件每個人都在經歷的事,但成長不是。

父母在長大的時候也會漸漸忘記,小時候蹲到腿麻也要看完螞蟻搬家全過程的自己,也曾經幻想過成為超人無所不能。

最可惜的事情就是,有些人僅僅只是長大了而已,並非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異故事 的精彩文章:

家風,是你留給孩子最寶貴的家產

TAG:靈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