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預警!新聞業的這14個技術發展趨勢需要高度關注

預警!新聞業的這14個技術發展趨勢需要高度關注

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在其第11屆年度技術趨勢報告中提出了14個技術趨勢,並認為這些趨勢具有高度的確定性,很可能對傳媒業產生即時影響。報告敦促新聞機構對這些趨勢「立即採取行動」。

這14個趨勢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1、計算新聞學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計算機輔助報道並不新鮮(它被列入FTI的列表裡已有四年,近十年里也是新聞編輯室的固定配置),報告顯示,在不久的將來,對擁有這些技術的記者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2、分析演算法和數據的創新團隊

(I-Teams For Algorithms and Data)

由於政府,執法部門,學校和金融機構都在用演算法和數據集來運作,越來越多人的日常生活正在被演算法和數據集所操縱,新聞機構急需專業人士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數據,分辨是否存在演算法偏見。

3、新聞和書籍的語音介面

(Voice Interfaces For News and Books)

Alexa(亞馬遜旗下的語音助手,是預裝在亞馬遜Echo內的個人虛擬助手,可以接收及響應語音命令,Alexa可以被看成是亞馬遜版的Siri語音助手)和一些類似的設備現在已遍布全球數百萬家庭。新聞工作者會有很大的空間去解釋人類的自然語言,為用戶提出的複雜問題提供深思熟慮的答案。

4、眾包學習(Crowdlearning)

用戶被動提供的信息中隱藏著有價值的議題,比如谷歌搜索可以獲取用戶的位置數據和與公共健康相關的記錄。新聞編輯室已經開始使用這些信息進行報道,例如谷歌趨勢(Google Trends)發現,在英國脫歐後的那幾天,英國居民在搜索「什麼是歐盟?」。

5、數字化脆弱

(Digital Frailty)

互聯網吞噬信息的速度比存檔信息的速度更快。那些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的記者對此應該深有感觸,一旦網站更新或者後台崩潰時在線信息很可能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新聞機構是否有責任要保護好脆弱的數字化信息呢?

6、徹底的透明性

(Radical Transparency)

透明性是一項新標準。隨著數據分析,演算法和其他複雜工具的應用,新聞報道變得越來越複雜,新聞機構有責任給出信息源,告知其結論是如何得來的。

7、限量版新聞產品

(Limited-Edition News Products)

以氣候事件、大型體育賽事或選舉等為主題的臨時播客、新聞通訊、聊天機器人和簡訊日益普遍。它們也為新聞機構的盈利、用戶參與和數據收集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8、一對少發布

(One-To-Few Publishing)

縱然新聞業在某些領域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小眾出版物可能會更有前途。新聞編輯室已經認識到要重視網路用戶的忠誠度。關注小眾話題的用戶雖然較少,但更具有「粘性」。

9、通知層

(Notification Layers)

一旦有新奇事物出現,通知就會立刻出現在各處設備的鎖屏上。新聞機構需要找到辦法在其他雜音中脫穎而出。

10、指標的透明度

(Transparency in Metrics)

數據分析中存在很多問題。如今,一些新聞編輯室仍然不允許記者查看數據。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來自不同機構的數據經常是不相符的,甚至可能無法去衡量他們自己原本聲稱要衡量的內容。溝通和對話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更加透明。

11、離線是新的在線

(Offline Is The New Online)

蘋果和谷歌等公司已經配置了工具,當用戶處於那些無法訪問數據的地域時也可使用。提供類似「離線」體驗的新聞機構可以更好地服務於用戶,特別是那些在農村地區和世界部分沒有可靠的網路服務地區的用戶。

12、音頻搜索引擎

(Audio Search Engines)

播客已經成為承載新聞內容的一個重要媒介。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歷史上的音頻不可搜索」。少數機構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13、視頻(Video)

FTI推測了三種視頻趨勢:連接電視,去中心化網路和流媒體社交視頻。內置流媒體服務的智能電視將消解本地廣播電台和長篇有線新聞。配備去中心化網路的計算機更容易實現對話,這會使Skype等工具無關緊要。現在,幾乎每個主要的社交網路都提供流媒體視頻工具,廣播行業不再受特殊許可的限制,在技術上都是平等的。

14、媒介購併

(Media Consolidation)

傳統組織萎縮的同時,像 AT&T(電信公司), Verizon(電信與無線業務公司,曾收購美國在線), Comcast(電信公司,曾收購時代華納有限), Charter(美國第二大有線電視公司) 和 Amazon(亞馬遜)這樣的組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放寬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限制和媒體機構日益增加的壓力只可能會加速這一趨勢。

報告還提出,除了上述14個趨勢以外,傳媒業應該對以下這些高度確定但具有較長期影響的趨勢採取「告知戰略」——

基於閱讀水平的自然語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for Reading Levels):計算機將自動為不同的用戶編寫故事並生成完全不同的版本。

計算攝影學(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諸如混合了光學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新型iPhone相機等工具將變得更加無處不在。

作為服務的新聞(Journalism as a Service):記者提供的內容可以被第三方使用,而不僅僅是為了自身出版需要。

實時事實核查(Real-Time Fact Checking):語音識別和精細調整的演算法可以幫助事實核查者即刻糾正錯誤。

模擬數據集(Synthetic Datasets):

彌補缺乏真實數據的問題,使研究人員能夠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分析演算法和計算機模型。

新的視頻和音頻故事格式(New Video and Audio Story Formats):

混合現實,語音介面和其他技術正在提供新的體驗,並改變用戶與信息交互的方式。

對社交網路演算法的調整(Tweaks To Social Network Algorithms):

社交網路正在採取重大措施糾正假消息並解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濫用問題。

數字時代的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 in a Digital Age):

我們如何在網上處理仇恨言論和威脅?一些國家正在就治理假新聞和言論自由法進行複雜的對話。

註:圖片來自網路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編譯:呂倩 杜華敏

編輯:呂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UC新聞坊 的精彩文章:

在北京,上幼兒園到底難不難?

TAG:RUC新聞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