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迎合,再引導

先迎合,再引導

每件東西都有它自己的頻率和節奏。但是,當我們到新的環境去面對新的情況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攝住自己的成見,拿捏住自己的慣性,放開對之前的預判,甚至做出慢半拍的反應,這就是「虛而待物,唯道集虛」的道理。

——《梁冬說莊子·人世間》

佇倚危樓風細細,江天愁思正茫茫。在酒樓,一山翁,一羽扇,一撫琴。面前的晨風暖日吹的人心醉,可他蒼老地皺了皺眉頭,是在追憶往昔嗎?不是。是在哀嘆今生碌碌無為嗎?也不是。還是感慨時光易逝催人老,只恐少年郎青絲轉白髮嗎?這也不是。

只聽得他,沉思片刻,低聲吟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聲音越來越弱,他背著手,不顧自己那珍貴的七弦琴緩緩踱步離我們視野的邊際遠去,遠去……。

他是誰?

他是莊子,宋國蒙人,戰國時代前期時代的人物。他的世界,一般人進不去,他的哲學,一般平庸之輩不易懂,他的話語,伴著兩河流域的民族,流傳至今。

對莊子我多有畏難情緒,文字拗口,意義難懂,想像力太魔幻,做個夢就能化身成蝶,眨巴眨巴翅膀就能飛。梁冬此人,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這本書講得是莊子某些章節裡面的感悟,再放到人情世故上面的應用。

我覺得感悟都是別人的感悟,不是自己的,讀多了這種書反而會限制思維,但是總有可取之處,所以,我就大概翻閱了。

這裡面講到對別人的批評還有否定,有六字箴言,「先迎合,再引導」。我覺得這非常符合人的規律。為什麼呢?在中國武術上,要一把用氣力拉抵住的人,有個原則,「將預取之,必先予之」。具體體現在,我並不是急忙忙地拽你到我身邊,而是先順著你的抵觸給你一個力,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你一把拽過去。

符合人的規律的,我認為這就是道,何謂道?道,方法,方式。

這個不只在武術擒拿上說的通,在說話的技巧上也解釋地更巧妙。有人謾罵你、有人詆毀你,不必著急,靜下來,和他好好說說。「你認為我哪兒令你不滿意?」

當對方激動地列出一長串,他的無名火也會隨之消失大半。「噢,居然這樣,那麼我豈不是已經一無是處了?」

「然而並不是你想像地那麼糟糕透頂,你還是有一點點,肉眼不可見的優點的。」

「噢,那是什麼呢?我很想知道,我懇請你能夠告訴我。」你眼睛裡透出光芒來。

如果你想改變環境,就先得適應環境;如果你不想謾罵升級,那麼就請先迎合,再引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晴雨難測 的精彩文章:

命運的悲劇,不如說是個性的悲劇

TAG:晴雨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