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土成金,一兩黃金一塊磚的磚,究竟是什麼磚?

自土成金,一兩黃金一塊磚的磚,究竟是什麼磚?

·

「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又因磚運北京『京倉』,供皇宮專用,稱之『京磚』,後逐步演化稱『金磚』。」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可謂是寸土寸金!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蘇州的土一直很貴……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陸慕邊上的金磚!

所謂「金磚」,並非是純金的磚塊,實際上是規格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見方的大方磚的雅稱。古籍《金磚墁地》對此注釋為: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

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陸墓(現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鎮御窯村)磚窯被工部看中,由於質量優良,賜名窯場為「御窯」。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明朝的時候,一塊金磚價值一兩黃金!

在2012年市場上,也有89塊明清御窯金磚拍出950萬元的記錄。

「陸墓窯戶如鱗,鑿土燒磚,終歲不絕」,這是《吳門補乘》對古代陸墓燒制「金磚」的描述。

御窯金磚是我國民族建築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其技藝繁複,工序多達二十九道,其中主要有選泥、練泥、制坯、陰乾、裝窯、燒窯、打磨等。正宗的金磚,往往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僅燒制一項流程即需130天。以致「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

如今的金磚製作工序中,除打磨、切削,其餘工序均沿襲數百年傳統工藝。

由於御窯村「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堅細土質物料,加上金磚燒制工藝繁複獨特,其他窯廠無法勝制,當時陸墓的御窯還承擔了徐州、池州等府治「委造」金磚的任務。金瑾告訴記者:「金磚的規格很高,只有皇帝、皇后的陵寢和壇廟等地方才可以使用,現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內的地面均為御窯所產方磚鋪墁。」

「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又因磚運北京『京倉』,供皇宮專用,稱之『京磚』,後逐步演化稱『金磚』。」

一塊金磚從采泥到出窯,要歷時一年多時間,出窯後再經切片、打磨成細料金磚。由於工藝繁複,費時長久,對其質量特別嚴格,故古時每塊金磚上都刻有知府姓名和窯戶姓名,以備查驗。

古老的金磚燒制工藝極為複雜,在明代著名的《天工開物》中有約略的描述。工序多達20餘道,需經過備料、制坯、裝窯、燒窯、閉窯、窨水、出窯、後續加工等工序,各個工序都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如原料準備要經過選、冰、碾、漿、篩、曬、練(包括踏、翻、悶)等。道道工序環環緊扣,一道不達、前功盡棄。

01

選泥

御窯金磚「其土必須取城東北陸墓所產干黃作金銀色者」,這裡的土質有粘性,非常細膩,不含沙和雜質。但選泥仍非一道簡單的工序,須先打一探洞,了解其土層結構,鑒別土質優劣,才能決定用或不用。選好泥後,取距地表3~4米深的生土(或漿泥),這一工序在當地稱為「起泥」。起泥後,運到露天場地堆放約半年,讓風霜雨雪侵襲促其分解,俗稱「凍土」,其目的在於使泥土無硬塊,易翻踏,質細而粘性強,如此才能做出上等金磚。

02

煉泥

將泥一片一片地全部細細扦碎後,往泥堆里適量加水,讓牛或人反覆在泥堆里趾踏腳踩,使泥稠膩成團,把爛泥練熟,俗稱「踏黃泥」。最後,把泥放在陽光下曬到完全乾透,再用粗碓、中舂、細磨的方法,使之成為細粉,用篩子篩去其中的砂石雜質,才能得到制磚的純土。

03

制胚

制坯過程十分繁複,花力費時,當地流行著「場面上黃泥挑得像金山,做完黃泥債還勿清」的說法。制坯前,先澆水,後用鐵杴將泥斬細後,以稻草簾覆蓋,稱為封泥,俗稱「悶泥」。次日扒開稻草簾再斬細成堆,仍以稻草簾覆蓋。如此反覆斬悶5~6次,直至泥料象糯米糰子一樣產生了粘性,便可制坯。制坯時,要首先將練好的粘泥填入製成的金磚模具內(常用杉木,不易變形),俗稱「摜磚坯」。

《天工開物》記載為「造方墁磚,泥入方匡中,平板蓋面,兩人足立其上,研磨而堅固之」。在模板中做磚坯,須赤腳踏得結實,一氣呵成,保證框內泥坯無氣孔。然後用鐵絲做成的弓割削坯面,並以木板來回磨平。隨後,再以比木框大的木板覆蓋其面,連木框翻轉來,以木板磨平翻轉上來的一面,待到坯面上無任何細紋裂痕,方可解開木框。

磚坯製成後,由兩人抬到通風的室內,豎立放置,待上半部的泥坯硬了,將下面的泥坯翻到上面來。隔幾天翻轉一次,這樣反覆5~6次,待到磚坯表面堅硬發白,徹底陰乾,方能進窯燒制。

磚坯製成後,在通風的室內,豎立放置,待上半部的泥坯硬了,將下面的泥坯翻到上面來。隔幾天翻轉一次,這樣反覆5~6次,待到磚坯表面堅硬發白,徹底陰乾,方能進窯燒制。

04

裝窯

燒「金磚」時,對窯內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只有窯心部位才能燒制,所以須用大窯。每窯一般只能裝100塊左右的磚坯,最多不能超過300塊,按一定方法和講究疊放在窯中央,目的在於讓火焰能在窯內迴流,使各排磚均勻受熱。為防止窨水時水滴直接滴到金磚上,產生白斑和斑紋,「金磚」四周須用普通磚瓦貼近窯爐四壁圍護好。

05

燒窯

此道工序最為關鍵,稍有出錯,一窯磚就會廢掉。為確保窯室內溫度盡量一致,陸墓窯窯室高度大於長度,俗稱「饅頭窯」。磚坯進窯後,需「防驟火激烈」,要用文火燒制,並要求隨時掌握窯溫變化,而窯溫的控制全憑燒窯工的經驗。明朝時,金磚須先經過1個月麥柴文火的熏烤,待磚坯脫水,再用片柴燒1個月,松柴燒40天,才能出窯。

清朝時的燒制時間大大縮短,只需要麥柴旺火燒12天,但對窯工的要求更加嚴格,要隨時觀察火候,及時去灰換柴。燒窯時,不斷變換燃料的目的在於讓窯內溫度逐步提高。用糠草燒是為了讓磚坯內摻入的水逐漸揮發掉,溫度約在110℃左右。換成劈柴後,溫度提高到350~850℃之間,磚坯內礦物質分解,碳質被氧化燒盡,磚坯變成不再溶於水的脆性製品,這一階段被稱為「氧化期」。

最後,換成能產生高溫的松枝等,使粘土中的易熔顆粒熔化並注入磚坯的孔隙,使坯體變得密實,體積收縮,強度增大。這一階段稱為「燒結」,溫度約900℃以上。當磚坯在高溫燒結時,窯工把窯頂透氣孔用泥封死,減少入窯空氣,火焰中大量的遊離碳素通過坯體的氣孔滲透入內,升溫到1000℃左右,直到還原作用完成。

06

窨水

窨水是我國制磚工藝中一道獨特的工序。先是將火塘和窯頂用磚封死,然後在窯頂的積池放水,池中的水須保持一定的量,滲水也須保持一定速度,快了磚易發脆,慢了磚的顏色會發黃髮紅。因此,窯工需持續不斷地給頂池適量加水,並掌握好放水的快慢速度,使金磚在窯內產生窯變,從赭紅色變為青黛色。此道工序非常忌諱漏水,否則金磚會出現白斑,成為次品,甚至整窯報廢。

07

出窯

雖已往窯中澆水降溫四五天了,但窯中溫度仍然很高,且灰塵瀰漫,非常嗆人。燒好的金磚出窯時仍炙熱難當,又燙又重,窯工在搬運時不僅需小心搬運和輕放,還須做好防灼傷的準備。

08

打磨

從窯中搬出的金磚還只能算是半成品,須經過精心細緻地切片、打磨,才能成為細料金磚。金磚的打磨是在圓形的水槽里進行,要邊磨邊沖水,不僅要把金磚表面打磨得平整光滑,還要達到使用時間愈長愈光亮的效果,有的金磚甚至可以當鏡子使用。

09

泡油

打磨之後的金磚,要一塊塊地分別浸泡在桐油里。桐油不僅能使金磚光澤鮮亮,還能延長使用壽命。

10

檢驗

金磚的成品「或三、五選一,或數十而選一,必面背四旁,色盡純白,無燥紋無墜角,叩之聲震而清者,乃為入格」。凡有燥紋、墜角及未燒透者均不「入格」。合格的金磚表面還須用一層軟臘密封,呈煙黑色,並用草繩捆紮包裝後,方能入庫待用。

隨著封建王朝的衰落,御窯村的燒窯業逐漸由正業轉為副業,御窯金磚的製作工藝一度流散民間,幾乎中斷。

雖然御窯村人口有6000多人,但真正在燒金磚的只有三十幾人。

由於人手不足、工藝嚴格諸因素的制約,一年也就能燒制五六千塊,最多萬把塊。

窯場的活又臟又累,一塊金磚有125公斤,裝窯需要很大力氣。

出窯時,窯內溫度最低也有60℃,窯工只能忍受高溫,將燒好的金磚搬出。

因此,御窯村許多年輕人不再跟父輩學藝燒金磚,而選擇進城發展。

滄海桑田,直到2006年,國務院終於將御窯金磚的製作工藝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金磚古窯終於擺脫了自生自滅的狀態,有了一把保護傘。

為了解決後繼乏人的問題,蘇州市專門建成「御窯金磚」遺址博物館,希冀能在更大範圍內,讓更多人了解到這門手藝。

讓更多人,尤其是孩子們了解到這門古老卻神奇的工藝,是保護金磚的第一步。

御窯社區展示金磚文化的御窯工坊中,現今特別設立了教學區,定期組織小學生前來參觀。

因為金磚的燒制全憑經驗,想要培養出一名合格的金磚匠人,至少需要10年。

10年,對一門傳承了上百年的工藝來說很短,但對一門隨時會斷了香火的手藝,這充滿變數的10年又顯得很長。

談錢很俗,但拋開收入談傳承永遠都是耍流氓。

國家的補貼,政府的保護,也只能讓這門風燭殘年的手藝活下去而已。

當我們在嘆惜像燒制金磚這樣的手藝瀕臨失傳時,我們是否有覺悟,為這些凝聚了匠人血汗的成果,付出成比例的價格?

我們是否能夠認可匠人們的努力,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回報?

這些,才是每一門傳統工藝傳承和發揚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圖文來源於網路,江山工坊編輯整理

嚴正聲明/此圖文版權歸原作者,轉載須註明出處

僅限交流學習,若有不妥之處,請務必聯繫我們,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工坊 的精彩文章:

水華·擺件系列

TAG:江山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