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萬年青人提前進入「中年危機」,真實原因讓人心酸

百萬年青人提前進入「中年危機」,真實原因讓人心酸

之前有一篇報道被熱傳,根據幸福感,青年的定義是在「15到24歲」,那也就是說,1994年出生的人都已經成為中年,就連聯合國官微也對此表示肯定。

報道出來了之後,不少90後網友直呼「不能接受」!!!

但不容迴避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90後走出校園踏進社會,面臨結婚、生子、買房、養老等人生重大議題,也面臨著來自職場和家庭的焦慮。

身邊的年輕人都已經畢業,但很多都已經染上了「中年人氣息」。

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齡,但是只在公司混了個職位,錢不多不少,前景不上不下,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票子,這「五子」也已經讓他們殫精竭慮,惶惶不可終日,久而久之便成為了一群沒有安全感的職場年輕人。

導致中國人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經濟和收入的問題。

在目前中國的一二線城市裡,月入萬元是很平常的事情,這比起二十年前中國人的平均收入,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現在的人卻感覺比以前過得更苦,生活更窮。月入一兩萬,但是各項開支明顯增大,尤其是與房產相關的開支,導致能存下的錢越來越少。

和2001年相比,我們的平均收入增加了不到4倍,而一線城市的房價增加了至少十二倍。也就是說,收入每增加一塊錢,房價就會增加不止三塊錢。這種收入趕不上生活成本的感覺,正在向中國廣大的年輕族群蔓延,由此形成了「25歲中年危機,35歲財務崩盤」的困局。

中國的消費市場,目前看來是表面上通貨膨脹而內在本質是通貨緊縮的。

假如你把商品價格中的房價和稅費相關成本去掉,其實商品價格不僅沒有漲甚至還略有下跌。並且,由於國內企業自身的不穩定,造成了所能提供的薪資與合同年限都不理想。你能指望這些朝不保夕的年輕人有多少消費能力?他們又怎麼可能不會提前進入絕望的「中年危機」呢?

一句話來說,中國人提前進入的「中年危機」,實際上是國家經濟面臨的危機。

資產惡性通脹,消費低迷通縮,這兩者增長的速度差距,全部由職場中的底層人士來買單。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別說什麼提早進入「中年危機」,甚至連患上抑鬱症也不足為奇了。

其實最直接的解決之道是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工資同時增長,讓製造企業和職工有錢可賺,同時控制資產價格的增速,不讓地產商和金融投機者把所有的錢賺走。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大多數人的消費意願,從而逐漸令經濟復甦。

目前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似乎是在朝著這個方向走,這儼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能走多遠,能走得多穩,誰也不知道。假如我們無法妥善解除資產泡沫對於實體經濟的綁架,那麼人們的「危機感」還將繼續因為低收入、低穩定的現實不斷蔓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牛阿牛哥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或成為全球首個棄用現金的國家,這些資產未來必將大漲!
樂視網首次承認:賈躍亭已經爆倉,並未做出任何自救行動

TAG:奇牛阿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