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粹德國自稱「第三帝國」,到底有哪三個帝國呢

納粹德國自稱「第三帝國」,到底有哪三個帝國呢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就任德國總理,納粹德國正式建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納粹德國並不是德國當時的正式國名。在納粹時代,德國的正式國分別是「德意志國(1933年至1943年)」和「大德意志帝國(1943年至1945年)」。

在大部分公開場合和文件中,希特勒和納粹黨則經常將納粹德國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不過可能有人就要疑問了:既然納粹德國自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那麼「德意志第一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德國主體民族為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在歐洲分布極廣,如今的英國、荷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等很多歐洲國家都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

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德國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凱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衝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能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843年,日耳曼歷史上強大的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分裂為東、西、中三個部分,其中的東法蘭克王國便是如今德國的最早起源。911年,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德意志王國,脫離了法蘭克加羅林王朝的法統,成為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

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被加冕為「羅馬皇帝」,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建立,是為「德意志第一帝國」。不過神聖羅馬帝國在絕大部分時間內都只是徒有其名,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就評價神聖羅馬帝國是「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

七年戰爭

發生生在1754年至1763年,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歐洲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戰爭由歐洲列強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普魯士與英國建立了聯盟,法國和奧地利締結了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了合約。

1763年,以英國、普魯士為首的國家戰勝,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標誌著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英國給普魯士海軍和經濟上的援助,普魯士單獨面對法國,奧地利和俄國陸軍的包圍,在俄國意外退出戰爭後,才勉強獲勝。而英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在普魯士牽制了法國的精力後,獲得了加拿大,印度及北美的控制權,打下"日不落帝國"的基礎。

1806年,在拿破崙的威逼下,時任皇帝弗朗茨二世下令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1815年,以奧地利和普魯士為代表的原神聖羅馬帝國之下的德意志各邦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作為「德意志第一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發「三月革命」,普魯士宰相俾斯麥趁機開始進行德國統一。

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並取得勝利。 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還幫助法國凡爾賽政府鎮壓巴黎公社。他對內頒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力圖運用聯盟政策,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台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1898年病逝。

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俾斯麥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1870到1871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德國統一的最後障礙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威廉一世加冕為皇帝之後,普魯士王國便正式改名為「德意志帝國」,德國統一完成,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和工業強國。因此德國人便將「德意志帝國」視為德國歷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直到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滅亡。

威廉二世時代

威廉二世登基後,為了打擊工人和民主團體,帝國政府曾經試用過強硬和懷柔政策,但成效不大。首相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採用溫和手段,企圖以降低關稅以利工業人士,使黨派放棄成見,互相合作為國家發展作出最大

三國同盟

努力。他的做法反使黨派關係惡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辭職。接任的霍恩洛厄採用集體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團結合起來,以實現意見一致,聯手對付共同敵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休,接任的伯恩哈德·馮·比洛為平衡工業和農業的利益,於是恢復了一些商業條約,以及提高一些關稅。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錯事而在1909年辭職,當時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威廉二世時,威廉二世無意間說了一些有損與英國外交關係的說話,每日電訊報訪問員把稿交給宰相過目卻沒有發現出來,到公開時才發現,比洛只告訴德皇以後說話小心一點。接任的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曾嘗試進行政治改革,但失敗而回。

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實行了"世界政策"以替代俾斯麥的"大陸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範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自己一刀 的精彩文章:

人生,原本就是一個懂字
法蘭西名人簡介

TAG:給自己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