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雍正琺琅彩玉壺春瓶鑒定方法

清雍正琺琅彩玉壺春瓶鑒定方法

琺琅彩瓷器在雍正時(1723——1735)完全脫離了銅胎畫的窠臼,在裝飾藝術上更具有中國化。在燒造與施彩上達到琺琅彩的極盛階段。胎體採用景德鎮新燒成的優質細白瓷,輕薄細潤。裝飾藝術上日趨中國化,中國傳統的寓意吉祥的紋飾多見。技術上精益求精,色彩品種豐富並富於變化。畫法多樣,使琺琅彩的製作在雍正朝達到了極盛。

清代琺琅彩瓷因珍稀而名貴,近年來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扶搖直上,人們對此趨之若鶩,各種層次的贗品也鋪天蓋地而來。那麼清雍正琺琅彩鑒定有何技巧呢?

1、創新工藝

與康熙時期琺琅彩料全部由國外進口不同的是,雍正時期琺琅彩料已於雍正六年(1728)七月試煉成功,從此以後琺琅彩料均為清宮自製。此時,又增加了許多進口琺琅料所沒有的顏色,如軟白、香色、談松黃色、藕褐色、淺綠色、醬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黃色九種。雍正琺琅瓷上通常使用十多種彩料,使琺琅彩瓷的彩料更為豐富。

2、沿襲技法

彩繪早期仍沿襲康熙琺琅彩繪法,如色地花卉的畫法。雍正後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在白釉地上,以山石、花鳥作裝飾題材。精湛的繪畫技法,達到了雍正諭旨中注重的「內廷恭造之式」排除「外造之式」的要求,富有中國文化底蘊,符合傳統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觀念。

3、仿瓷特點

民國時仿的雍正琺琅彩瓷與仿康熙時多用本朝素白瓷一樣,也多用雍正白胎瓷後加繪琺琅彩。當時的琺琅彩色地有白地、藍地、紫地等。也有用全新白胎進行彩繪,但瓷器釉面和和胎質精細程度遠不如雍正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琺琅藝術鑒定 的精彩文章:

和田玉的價值真有那麼高嗎
翡翠是什麼,憑什麼那麼貴?

TAG:古玩琺琅藝術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