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美援朝總指揮曾多次易帥?毛主席兩次點將彭老總都榜上無名

抗美援朝總指揮曾多次易帥?毛主席兩次點將彭老總都榜上無名

二十世紀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也是中國從貧弱的農業國家逐漸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時期。

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動亂,又剛剛推翻了三座大山,廣大人民迫切地需要休養生息。然而就在九州大地的硝煙尚未散盡,社會的傷疤尚未痊癒之時,亞洲東部又吹起了戰爭的號角。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與此同時美國立刻採取了武裝干涉政策,聯合國安理會也不約而同地通過了派兵隨從入朝的協議。

面對美國侵略朝鮮,干涉亞洲事務的卑劣行徑,中國決定奮起反擊。毛主席在6月28日發表講話,『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這時的中國剛剛立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武器的差距不亞於晚清之於英法聯軍,然而這時的人民反抗意識也是最強烈的。

對於新中國來收,這是一場必須要打,而且不能失敗的戰爭,這關乎新中國日後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戰爭無疑是對一個指揮者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國難思良將,挑選出一個合適的指揮官對於全局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剛解放時的中國可謂是良將如雲,而且每個都受過血和炮火的洗禮,在戰略指揮上能勝任大規模軍團作戰的將軍絕對數不勝數,可是挑選一個合適的指揮官不僅要考慮這些,更要考慮候選指揮官的身體素質和擅長的作戰類型。

決定抗美援朝,從主席開始誰的心裡都沒底,但是這一仗又必須要打,不去朝鮮打以後就要把炮火蔓延在東北了。那麼逆境仗誰最合適?

如果說無論怎麼挑,此人都必定入選的話,這個人一定是粟裕。粟裕是人民軍隊革命戰爭時期為數不多的始終不曾離開過戰場的高級將領,可以說大仗小仗無數,身經百戰,且建樹了解放軍戰史上的多個第一,在淮海戰役上更是立了「第一頭功「。毛主席第一次點將就是物色中了這個身經百戰且戰功赫赫的常勝將軍。

1949年至1950年,粟裕被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授予攻台作戰的指揮重任,同時主持華東軍區和三野副司令員的粟裕,在這整整的一年,都將主要精力放在攻打台灣和解放沿海島嶼上。正當他率三野及其他野戰軍共十六個軍近65萬人,準備發動總攻時,朝鮮戰爭爆發了。為此,粟裕被急招回本部商議作戰事宜。

7月7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國防會議,在此會議中對粟裕委以重任並讓粟裕坐鎮東北方面。從原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東南調向現在最重要的戰略防線東北,這充分說明,粟裕卓越的大兵團作戰指揮才能收到了毛主席的器重,永遠把他當作戰場的定海神針。

但是遺憾的時粟裕身體狀況非常不好,多年的沙場生涯使他百病纏身,哪怕是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歲月的侵襲。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征輪番著折磨這這具中年的軀體,到最嚴重時竟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時也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如此糟糕的身體現然不能完美地支撐他指揮這一「國運之戰「,自此毛主席地目光又轉向了另一個人。

要是說軍中有誰在資歷,戰術上能夠與粟裕匹敵的,那就只有林彪,林彪在大規模作戰的指揮上也相當出眾,在平津戰場曾於「小諸葛「白崇禧狹路相逢,能在規模,裝備,通訊,地形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擅出奇兵,以刁鑽的戰略眼光和精準的戰場預判扭轉頹勢,並大敗白崇禧,這份膽識和戰術素養在開國將領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於是毛主席第二輪點將的目標也看向了林彪,粟裕的病情能拖,而戰場情況千變萬化,早一日到達就容易早一步制定作戰計劃。

可是林彪也犯了和粟裕一樣的毛病——隱疾不斷。林彪此時的身體雖不如粟裕那樣糟糕,但也相差無幾。從抗日戰爭開始,林彪因穿日本大呢被國民黨士兵誤傷後,還沒來得及調養傷勢就被送去蘇聯進修學習了,在極地嚴寒的氣候下,由於醫療水平不佳,他的舊疾也日漸加重,身子一直好不利索。到解放戰爭時就天天失眠,頭痛,咳嗽。最嚴重的時候,怕光,怕冷,怕水,怕風。

根據他人回憶「一天到晚靜不下來,需要不斷地活動,一到晚上更厲害」,因為怕光,林彪的房間里掛了三層窗帘,白天進房都要打手電筒,因為怕風,女兒為他跳舞都要在屋外,林彪隔著玻璃看。這樣的身體現然勝任不了在朝鮮的惡劣環境中的指揮。

而彭德懷最後成為毛主席唯一的選擇,論資歷壓得住四野部隊,論戰術有過硬的攻堅經驗且不怕硬仗,敢打硬仗。毛主席一見面就問:「你對朝鮮形勢怎麼看? 彭德懷想了一夜後有準備地說道:「蘇聯人不管,我們也別管,蘇聯人如果出炮兵和空軍,可以一戰!」毛主席一拍大腿,就等你這話呢。於是彭德懷就順利成渣那個地成為了志願軍總指揮官,靠著堅忍不拔的戰術精神竟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美聯軍打的有來有往。果真應了那句: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麥廚房 的精彩文章:

她,紅軍長征後留守根據地高幹家眷,蒙冤被害半個世紀才平反昭雪
山東一老人,聲稱是宋江25代傳人,廣發英雄帖,邀好漢重聚梁山

TAG:小麥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