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蒿素類葯聯合治療癌症

青蒿素類葯聯合治療癌症

青蒿素是中國藥用植物,在整個亞洲和非洲用來治療瘧疾。然而青蒿素的生物活性化學成分的生物活更廣泛。我們和其他人發現,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對體內和體外腫瘤細胞更加具有抑制性

在未來青蒿素類藥物應該常規應用於臨床腫瘤,那麼它應該作為聯合治療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單一療法,現在,我對青蒿素藥物結合不同類型的細胞毒性藥物和治療方法的協同作用進行一個全面的概述:

(a)標準化療藥物

(b)放射治療、光動力治療

(c)建立適應症藥物

(d)新穎的合成化合物

(e)天產品和天然產物衍生品

(f)治療性抗體、重組蛋白

(g)RNA干擾

協同作用可能不僅發生在腫瘤細胞,毒性反應,不良細胞(肝毒性,藥物相互作用)在正常細胞內也可能發生。本文總結了20多年科學文獻,直到2016年。

青蒿素從青蒿中提取,是一個中藥藥用植物,用於治療發冷和發熱。在1970和1980年代對瘧原蟲顯示出意外強勁的功效。如今,青蒿素屬於治療瘧疾的標準治療方案。因為青蒿素拯救數百萬瘧疾病人的生命。

屠呦呦,首先確定了黃花蒿的抗瘧疾活性,2015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或生理學獎。有趣的是,黃花蒿製劑(煎煮,茶)經常在亞洲和非洲官方醫學系統之外用於治療瘧疾。在過去的日子裡,實驗數據證明青蒿素的活性不局限於治療瘧疾,它也可以治療其他疾病,包括癌症。青蒿素藥物曾經常用於臨床腫瘤常用,那麼它應該作為聯合治療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單一療法。

在這種背景下的核心問題是青蒿素藥物的靶點A在癌症細胞內。儘管有大量的已出版數據,這個問題沒有最終解決。最有可能的是,混合物扮演在同一時間內和多種特定的方式表現出幾種作用方式的角色。這是一個最典型的特徵——不是所有的天然產物都這樣。正如前面抗腫瘤藥物的一般概述,作用機制分為:

(1)逆流機制:抗氧化劑機制,受體信號通路

(2)靶位點機制:DNA損害和修復機制靶蛋白烷化

(3)順流機制:凋亡和非凋亡細胞死亡

毫無疑問,有許多線索證明青蒿素藥物可以結合其他藥物來達到提高殺死體內和體外腫瘤細胞能力。

一般來說,它可以表示這些增加或協同效應的潛在機制,同樣的,也負責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單一用藥的細胞毒性例如DNA損傷,血管生成抑制,抑制特定的信號轉導途徑,抑制細胞凋亡和自噬等。光譜證明,可以結合青蒿素藥物的藥物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包括合成或天然化學實體(圖4),也包括放療和大分子如抗體、重組蛋白或核酸治療。

雖然青蒿素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確切的協同作用的機制依然未知,但青蒿素合作藥物的細胞靶點在許多情況下是已知的。這些信息可以提供一個基礎開始更詳細的調查,青蒿素藥物和其他合作藥物結合在一起治療如何可能產生協同作用殺死腫瘤細胞

先進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關於長春瑞濱與順鉑標準組合及靜脈注射或不注射青蒿素的療效和毒性的報告已有8天。每個治療組由60名患者組成。

實驗組疾病控制率的(88.2%)明顯高於對照組(72.7%),使用青蒿素組病人的疾病進展時間(24周)顯著長於對照組(20周)。青蒿素的耐受性及毒性增加並沒有觀察到。不過,,其他青蒿素類葯的組合可能耐受性不太好,正如上面所討論的兩個案例報告嚴重的肝毒性。控制,雙盲,隨機臨床試驗,需要檢驗青蒿素藥物與其他癌症治療方式新穎組合的療效和耐受性。

參考文獻:Thomas Efferth.Cancer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artemisinin-type drugs.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39 (2017) 56–70.DOI:10.1016/j.bcp.2017.03.019(IF=4.581)

-END-

即可獲取相關文獻

熱門圖文TOP7

GIF

一指禪 戳戳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蒿 的精彩文章:

別讓「青蒿素」毀掉中醫
下一個「青蒿素」在哪兒?

TAG:青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