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被黑的面目全非的十大人物,一位皇帝,二位名士,七大虎將

三國被黑的面目全非的十大人物,一位皇帝,二位名士,七大虎將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3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號稱有七分真,僅有三分假,實際上卻與真實歷史,差距頗大。因為作者在其中摻雜了大量的個人感情,所以其中很多人物的能力、才幹、生平甚至結局,都發生了改變。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些人的性格、人口,甚至長相等,也被作者改得面目全非,不復原本模樣。其中一部分人,本該承受罵名,卻被洗白成了無數少女心目中的男神,例如馬超;還有一部分人則沒有這麼幸運,他們被羅貫中黑的體無完膚,甚至被罵千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為《三國演義》中,最黑的最慘的十人正名。

十、張飛

張飛,字益德(小說中字翼德),是劉備陣營的元老。《三國演義》在對他進行描述的時候寫到:「身長八尺,豹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露,勢如奔馬」,因此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張飛都是一個五大三粗,鬍子拉碴的屠夫形象,魯莽絕類李逵。在小說中,他鞭打督郵,不敬諸葛亮等事情,好像也印證了這一點。然而在正史中,張飛是一個美男子,出於在豪門世家,不但武藝高強,有「萬人敵」之稱,還寫得一手好書法,且擅畫仕女圖。另外,他雖暴而無恩,卻並非僅有匹夫之勇的將領。相反,此人非常有謀略,既曾智敗張郃,也曾為劉備做到策反曹操屬下的工作。鞭打督郵一事,也不是他的手筆,而是劉備所為。

九、曹仁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族弟,也是曹操麾下最受倚重的大將之一。在演義中,他能力實在有限,在戰場上的表現,一向是輸多勝少——徐庶、諸葛亮、周瑜、關羽、朱桓都曾使他大敗。可是在真實歷史上,他的形象並沒有這麼不堪,相反,他擅守能攻,還非常驍勇。隨曹操征袁術、陶謙、呂布,他都曾立下不少大功,赤壁之後,他奉命守江陵,在周瑜和劉備的聯合攻擊之下,他足足守了一年之久。說起個人武藝,他則曾率數十騎,在江東幾千兵馬中殺進殺出,獲「飛人」之稱。

《三國演義》除了貶低他的實力之外,還對他的人品進行了貶低,例如禰衡曾說「曹子孝是要錢太過」,有說他貪污之性之嫌,然而真實歷史上,貪贓枉法之人並非曹仁,而是曹洪。

八、漢獻帝

著名作家馬伯庸曾說,如果穿越成一個末代皇帝,去改變歷史,最沒有機會翻盤的便是漢獻帝,因為他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年僅十五歲時,被控為傀儡的他,想要開倉賑災,有官員貪污,他一眼看破,將其揪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與曹操攤牌,說如果你想輔佐我,我不會虧待你,如果你不想,可以直接將我廢掉,嚇得曹操不敢上朝;之後他也曾發動了衣帶詔事件,等等。只不過,他終究還是沒有斗到曹操罷了。可是在演義中,他卻非常的窩囊,兩次想要反抗曹操,在事敗之後,都犧牲了自己嬪妃和皇后抵罪,自己苟且偷生。他的魄力,他的謀略,卻一點都沒有展現。

七、王朗

王朗,本名王嚴,是漢末重臣,曹魏建立之後,官至司空。他是一個經學家,不管是能力還是人品,都能得到世人的認可,可以說是德高望重之輩。而且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與諸葛亮見面的機會。然而在《三國演義》中,他卻先是誇下海口,聲稱要勸降諸葛亮,結果到了陣前,卻被諸葛亮生生罵死。直到如今「諸葛亮罵死王朗」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可以說,王朗被黑的相當慘了。

六、魯肅

魯肅,字子敬,是江東繼周瑜之後的又一任大都督。在演義中,他一直是一個和事佬的身份,而且非常的「天真」,在借荊州一事上,被諸葛亮忽悠了一通,回歸東吳聽周瑜點破之後,還不信,反駁道:「恐玄德不負我。」這種性格雖然不算缺點,但是在那個亂世中,身居高位的他,如此分不清「好壞」,就有些讓人看不下去了。然而真實歷史上的他,卻並非如此模樣,他擔得起大都督的威名——為江東效力之前,他聚集當地少年,演習兵法;劉備勢力發展壯大之前,他便提出了與劉表、曹操三分天下之計;讓關羽歸還荊州之時,他單刀赴會,痛斥關羽,讓其無話可說。除此之外,他還負責為江東訓練精兵。這樣一個魯肅,還是你心目中軟弱可欺的老實人形象嗎?

五、于禁

于禁,字文則,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之一,追隨曹操三十年,立下了不少戰功。如今提起他最受非議的事情,大多數人會想到他歸降關羽一事。這件事的確發生過,倒是沒有什麼值得反駁的地方。可是演義中,在這一戰得出結果之前,他的行為卻實在令人不解。小說第七十四回中,龐德射傷了關羽,想要乘勝追擊,結果聽到己方鳴金收兵,無奈放棄。對於此事,作者解釋道:「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己威風,故鳴金收兵。」

先不說于禁在曹魏陣營數十年,龐德卻是新降之人,兩人不管是地位還是身份,都不是一個級別的,于禁犯不上與其爭功。單說他們此戰的目的,就是擊敗關羽,解救曹仁,于禁此舉,又對自己有什麼好外呢?此事並不見載於正史,可見這是羅貫中「私自」給於禁扣上的罪名。

四、蔣干

說起蔣干,可能不熟讀三國的人物,很難想起他是誰,但是只要提起一件關於他的事情,大多數人便會恍然大悟了,那就是「群英會蔣干中計」。當初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忌憚周瑜的能力,蔣干自告奮勇,要去勸周瑜歸降,結果周瑜早早料到了他的目的,不但沒給他開口的機會,還用一封假書信,除掉了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正是因為在這緣故,蔣干給人留下了豬隊友的印象。真實歷史上,他卻是九江名士,被曹操強征為了謀士,去勸降周瑜一事,也是被迫為之。只不過他並沒有中計,也沒有真的打算勸降周瑜,僅是在回到曹營後,對曹操說,周瑜不是言語給夠打動的人。

三、曹真

《三國志·曹真傳》記載,他去世之後,曹叡下詔表彰道:「大司馬蹈履忠節,佐命二祖,內不恃親戚之寵,外不驕白屋之士,可謂能持盈守位,勞謙其德者也」意思是說,曹真雖然是曹操時期的舊臣,但是從來不恃寵而驕,是一個德高望重,而且謙虛謹慎之人,不管是才能還是人品,都足以配得上他的官職。另外,他大敗吳軍,兩度抵禦諸葛亮北伐之事,也可看出他的能力。不管是心胸還是才幹,他都不是演義中那個無甚謀略,只知嫉賢妒能的草包形象。

二、魏延

提起魏延,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腦後有反骨的小人」這一稱呼。畢竟在演義中,他剛剛歸降劉備,便差點被諸葛亮斬殺之事,太過深入人心;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先是想要降魏,之後又擁兵自立之事,也驗證了諸葛亮當初的預言。然而在正史中,他一心向漢,從無反叛之意,他最終被扣上這一罪名,只不過是與楊儀意見不和,爭權失敗罷了。諸葛亮去世之後,他的目標,依舊是北伐,他依舊想要為蜀漢而戰。《三國志》記載:「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軍擊賊,去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可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魏延的平反之路依舊漫長。

一、周瑜

周瑜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非常小肚雞腸的人,明明智計不及諸葛亮,卻心心念念想將之除去,結果每次都被諸葛亮見招拆招,最後甚至被生生氣死。到了如今,不管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是「諸葛亮三氣周瑜」,都已經成了人人耳熟能詳的典故。可是真實歷史上,周瑜與諸葛亮並沒有什麼交集,他之死是因操勞過度。而且他並非什麼心胸狹隘之人,江東老將程普,最初的時候不服他地位在自己之上,常常故意欺侮周瑜,周瑜卻從不放在心上,最終用自己的氣度折服了程普,就是最好的證明。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後漢書》《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襄樊之戰,關羽兵敗被擒,孫權為什麼非殺關羽不可?原因不簡單
黃權與呂布同樣多次投敵,為何劉備想置呂佈於死地,卻不恨黃權?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