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朋友應該知道的做客禮儀

小朋友應該知道的做客禮儀

走親訪友是最常見的一種交際形式,在走親訪友之前應作好必要的準備,如果計劃不周,到主人家裡時會手忙腳亂,甚至出現令人尷尬的場面。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錶整潔,儘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見面時的招呼

見之前有過熱議,如果孩子見到朋友鄰居(尤其是成人),是不是應該當場提醒不做聲的孩子打招呼,孩子不開口,其實並不代表他沒有禮貌,媽媽可以嘗試主動先和對方揮手,並用語言大聲打招呼,孩子看在眼裡,即使暫時不願意說出口,但揮手致意、點頭、眼神交流也會有慢慢的進步。當然,如果能開口說出「某某媽媽好」一定能給主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真摯的「讚美」,但避免「評論」

第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最忌諱的就是當著主人的面評論:「你家好小哦!」、「你家好亂哦!」……這樣的話會讓主人十分尷尬。但很多孩子「童言無忌」,口無遮攔,經常導致類似的情況發生。

那麼,進入別人家,我們可以說什麼呢?

首先,爸爸媽媽應當引導孩子學會「讚美」。例如「你家的XX很漂亮哦」或者「我喜歡你家窗帘的圖案」或是「你家好乾凈!」,都是適當的讚美,但是也不必太刻意。

說話的禮節

關於說話,有很多禮節其實應該在平日就要教導孩子。例如,不打斷別人說話、大人說話時不插嘴、說話時要直視對方、對方問話要應答……   還有一點常常被家長們忽略,那就是:不在眾人面前說悄悄話。 也許沒說什麼不好的內容,但偷偷說話的行為舉止難免會讓別人產生背後議論的誤會。

此外,要記得凡事加上「請」,並記得要加「稱呼」。很多小朋友,到了人家家裡,拿著喝空的杯子,順手搖一搖就說:「我要喝水。」你應該要說,「桐桐媽媽,請問可以給我一杯水嗎?」

吃飯的禮節

吃飯時,兩手放在桌上、不翹二郎腿、不胡亂翻攪菜肴,不端著飯碗到處跑,這些是基本的禮貌。

吃飽想先離席,要先禮貌的告知:「我吃飽了,大家慢用」再離開。   在家裡,我都會讓孩子餐後,將碗筷端進廚房,在別人家做客,此舉也會令人覺得很貼心。

玩耍的禮節

如果想要玩主人家的玩具,必須先問過主人:「我可以玩這個嗎?」不可以隨意翻動主人家的抽屜、櫥櫃。

遊戲期間,應該注意不要在別人家中奔跑、發出大噪音。最後,玩完玩具,一定要記得收拾,才是個討人喜歡的小客人哦!

離開的禮節

要離開前對家長和小主人說聲「謝謝」,這是一定要的。雖然以上種種該注意的事項看起來很繁瑣,但其實都是很基本的禮儀。只是小朋友如果未經提醒,常會忽略而不自知。

在此,也順便提醒父母,要教出一個資優生不難,但要教出一個好人緣的孩子不容易,往往需要我們以身作則,隨時提醒喔!

來源:文字、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文明鄭州官方微信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鄭州 的精彩文章:

TAG:文明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