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為何被稱為一代梟雄?

曹操為何被稱為一代梟雄?

具體來說,曹操面對的情況複雜得多。漢靈帝時爆發了黃巾起義,不少人正是在鎮壓黃巾的過程中獲取了政治上的第一筆資本。中央政府無力彈壓,只好藉助地方勢力,這樣地方諸侯就從中央政府手中獲得了財政權、人事權與軍事指揮權,這三項權利一旦下放,幾乎就沒收回的可能了。當然了,曹操也是這樣崛起的。

也不知道當官後的孔融那根神經搭錯了,按說曹操很器重他,本應尊重曹操吧,但孔融卻不以為然。

有一次,曹操親率大軍北征烏桓,凱旋途中寫下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不朽的詩篇。當時文武大臣遠出接駕,能賦善詩者更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而唯獨孔融,此刻卻給曹丞相呈上一篇奏摺,曹操原以為這也是歌功頌德的詩賦呢,豈料展開一看,卻寫著:「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供楛(h)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

這句話大意是:(曹操)就像古代肅慎氏不向周武王貢獻楛木箭、蘇武在北海邊牧羊時丁零國民偷竊他的牛羊似的。此等草芥小事,怎值得大動干戈!言外之意就是諷刺曹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罷了。

對曹操不尊重,曹操當然不滿意了,但曹操有雅量,不和不計較,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曹操十分憤怒。

建安年間,因天災和戰爭造成糧食短缺,曹操「表制酒禁」,這本是反對鋪張浪費,勤儉節約的好事。

曹操的底細大家都清楚,在民間傳說里,他是一個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的奸,而是其盜墓行為。據說,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劉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迴廊、側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組成,設有完備的排水系統。經現代考古測量,墓室總容積大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麼大的空間,陪葬品該有多少啊。史上具體記載了曹操的盜墓行為,在陵墓打開後,他親臨現場,指揮取寶。《水經註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據說,曹操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的財寶,就養活了手下全軍將士三年,可見盜得財寶之巨。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得這些財寶的?

按理說,被劉備如此坑了一遭,魏延不說對他恨之入骨,也會老死不相往來,但是事實偏偏沒有往這個方向發展,到了劉備的軍隊,遇上他的新主公韓玄的時候,他救下將被行刑的老將黃忠,投備的依舊是劉備陣營。只不過這次更坑,他剛剛來到,還沒聽到讚賞呢,就差點被諸葛亮斬殺,原因是他腦後有反骨。

就算如此,他依舊對劉備集團忠心耿耿,在第七十二回中,面對曹操的招攬,他的反應是破口大罵,與龐德交戰詐敗之後,還射出一箭,讓曹操丟了兩顆門牙。被曹操親自招攬可是關羽、趙雲、馬超等人才有的待遇,而且關羽趙雲不降,是因為早已跟隨劉備,重在一個義字,馬超不降是因為家仇,那麼魏延為何從出場開始就堅定的站在劉備一方呢?

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越來越不公平,官員質量越來越差,在和平時期尚能憑藉國家機器穩定局面,但是到了亂世就要各憑本事吃飯了,三國時期人才緊缺,曹操打破尊貴卑賤的等級觀念,禮賢下士,亂世英雄輩出,導致人才流向他。

東漢末年,士族已無法阻止割裂勢力的形成,為了維護自己家族利益,於是開始了政治投資,他們在乎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最大化,荀氏橫跨曹袁,諸葛投機三家。最後司馬氏這個更純正的士族統一天下,也是司馬氏作為超級士族更能代表士族的利益。

劉備的性格是否真的是和女孩子一樣的優柔的呢?說劉備生性愛哭,哭別田豫、髀肉復生、祭拜劉表、哭龐統之死、哭劉封、哭法正,這是劉備的著名的六哭。然而事實上劉備並非真的愛哭,這些哭都是出於心計,出於情勢,裝腔作勢給別人看的!

大家都熟悉劉備的兒子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這裡為什麼會說劉備痛失愛子呢?劉禪可是繼位了的呀!

華佗是麻沸散的發明者,也是古代第一個使用麻醉技術的外科醫生。按照華佗的辦法,就是先對曹操進行麻醉,然後劈開曹操的頭顱,取中其中的"風涎",再把頭顱縫合。這樣曹操的頭疼病就能徹底根治。但是根據現代醫學的臨床經驗來看,不管任何手術都存在極大的風險,那麼曹操這個開顱手術的風險更大。加上當時的醫學條件還不完善。另外,華佗雖然給病人做過外科手術,但是開顱手術沒有相關記載,這應該是第一次。不過華佗畢竟被譽為當時的神醫,而且其醫術以今天的眼光看,也非常先進了。那麼作為病人曹操,當然是非常渴求能夠治癒這個疾病的,那麼曹操為何拒絕華佗的開顱手術?其中原因根據史載來看,並非不信華佗的醫術,而是另有原因。

曹操一心想統一中原,頻頻攻城搶池,在親征宛城張繡的時候,謀士賈詡給張綉建議開城投降,這樣能夠保護城中百姓,自己也不會身陷囹圄。懦弱的張綉聽從了賈詡的意見開城門以示投降。面對直吏城主,張綉天天好吃好喝的供奉著,但在外作戰難免有點孤單寂寞,就想著能不能找個美女,但不能直接問張綉啊,這樣的事情放在明面上去說太丟臉。好吧!侄兒真懂他,就偷偷告訴曹操張綉有一位獨守空房的嬸嬸長得甚美,當夜就招進宮中,曹操一下子被她的美貌吸引,當夜就發生了關係。

劉曄和司馬懿的建議是建立在有利因素之上,對於不利因素卻沒有提及,凡事通常都有兩面,利弊也經常並存,曹操的決定是否錯過了攻蜀的良機,還需要看看不利的一面,利弊權衡之後才能得出最佳結論。小編根據當時戰場背景分析下攻蜀將面臨哪些不利因素。

首先,我們看下曹操發兵攻打張魯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年三月,攻下陽平關,佔領漢中的時間已經到了七月,也就是曹軍出征五個月後才攻下漢中。此時如果曹操決定攻蜀,有兩種選擇:一是馬不停蹄乘勝進攻;二是在漢中休整之後再進攻。第一種,士兵經過數月征戰身心俱疲,戰鬥力已不是滿值,以疲憊之師難有勝算。第二種,上面說的有利因素是有時間期限的,休整後戰機或將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蘇聯元帥

TAG:長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