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從龍骨牡蠣鎮驚安神、軟堅的作用,漫談到中醫動態平衡的組方原則

從龍骨牡蠣鎮驚安神、軟堅的作用,漫談到中醫動態平衡的組方原則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116)

特別說明,文中方葯僅供中醫醫師交流研究用,請勿自行使用。

龍骨和牡蠣是我臨床上用得最多,最頻繁的藥物,用之於治療心律不齊,失眠,焦慮效果尤良,有時也用來治療胸脅不舒,癥瘕堅結,常與柴胡劑和桂枝劑合用。

一般來說,在治療內傷雜病時,桂枝湯類方主要解決的是氣血津液生成不良,氣血供給不良的問題;柴胡湯類方主要解決的是胸,膈,心下功能失調,膈的氣血津液升降失調的問題;當然兩類方也有共同點,就是特別重視健脾益胃。

例如,桂枝湯中,就用了大劑量的生薑,大棗,甘草;而小柴胡湯中,也用了大劑量的生薑,甘草,大棗,同時還用了人蔘。生薑有很強的鼓舞胃氣,並將胃氣供應到五臟六腑的作用,而大劑量的炙甘草和大棗,則有補胃氣,守護胃氣,守護津液的作用,正是這些藥物夯實了人體的氣血之源。人蔘守護胃氣的力量強於炙甘草,大棗。由此也可用,柴胡證的脾虛之象要比桂枝證更重一些,邪正之交的戰線也更加逼近戰場的大後方一些。

那麼,桂枝劑和柴胡劑常搭龍骨,牡蠣的目的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就是這個問題。

龍骨,味甘,性平,為固斂浮越正氣之品,可鎮驚安神,平肝潛陽,固澀,收斂,有醫家認為此藥力量很強,有濕熱、實邪者忌服,當然我個人認為這是可以通過配伍來化解的。

龍骨

牡蠣,味咸,性微寒,可重鎮安神,潛陰補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攝,它和龍骨一樣是一味非常好的收斂葯,都能鎮驚安神,收斂固攝,與龍骨的區別在於,牡蠣味咸,還有比較好的軟堅散結的作用,常和柴胡搭配,以去脅下之痞硬,改善前膈的出入狀態;與玄參配伍治療瘰癧痰核;這個葯還有制酸的作用,所以,我經常在治療胃痛反酸時,將其與海螵蛸同用。

牡蠣

總的來說,牡蠣鎮靜的力量不及龍骨,但是用途要比龍骨廣闊,因為牡蠣還有較好的軟堅作用,改善前膈出入狀態的作用。

當然使用這兩個葯時,多服久服,都容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我的個人經驗是,需要將其和理氣葯,例如陳皮,木香,枳實等搭配。

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桂枝劑中,用了生薑,甘草,桂枝等藥物來鼓舞胃氣,溫通經脈,推動血行,在一派辛溫中,又加了龍骨,牡蠣,提高了腎的收陰,固攝機能,有散中蘊收的意味,特別適用於治療患者因為心中熱郁不安導致的「煩躁」感,或者腎的固攝功能失調導致的「失精」,「夢交」。

中醫治病,不僅僅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不僅僅是用一個事物相反的一面來克制這個事物,它不那麼死板,中醫配伍方劑有時要講究一點補中有瀉,瀉中有補,溫中有寒,寒中有溫,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例如在桂枝湯中,有發汗解表的桂枝,也有斂陰止汗的白芍;麻黃湯中,升發、宣散能力很強的麻黃,也有肅降作用較強的杏仁,這就是散中有收,升中有降。中醫追求的是一個動態的平衡,走極端是中醫的理論所反對的,《內經》很早就指出了「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丁甘仁老先生

所以我們看有經驗的中醫師,例如丁甘仁的醫案,治療形寒飲冷傷肺,脈浮滑,苔白膩的風寒夾濕咳嗽,除了偏溫的麻黃,杏仁,半夏,橘紅,桔梗,紫菀,杏仁,還用了苦寒的象貝,苦,微寒的前胡。中醫追求的是一個中庸的、不過激的局面,就是驅邪也是想著讓邪氣「開鬼門,潔凈府」,上下有出路。當然組方時,依然要有側重點,針對主要矛盾的葯,藥量就要略多一些。

而在柴胡劑和其他方子中,龍骨,牡蠣的作用又不僅僅止步於收斂,固攝,而具有更加複雜的藥效。例如,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主治的是「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在這兒龍骨,牡蠣不僅僅有鎮驚安神的作用,還有軟堅的作用,改善前膈的氣血津液出入狀態的作用,當然雖然本經記載龍骨可治療「癥瘕堅結」,但是龍骨這方面的作用略不及牡蠣,例如在牡蠣湯中,牡蠣就成為了通膈,軟堅的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黃繼斌 的精彩文章:

得了高血壓若沒有癥狀,就可以忽視了嗎?
一例室上性、室性早搏患者在中醫干預之後心悸感的消失及其善後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