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話:跳出「平衡」才會「守恆」

第一話:跳出「平衡」才會「守恆」

Love Theme I

 一代宗師 電影原聲帶

梅林茂 

00:00/01:52

- 01 -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兩年前,自幼在師父身邊長大的徒弟學有所成,下山入世,體悟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想當年師徒分別,行至山門師父語重心長地說:「跟我學只能成為我的徒弟,真正的師父在世間,跟他學,才能超越我。要修行就要修到廟宇的最高殿堂,要入世就要扎到社會的最底層,所謂高高山上走,深深海底行,見由高降,修自低起,在中間不上不下的永遠不可能有所成就。」

月明星稀,石階如玉。如今重返故地,徒弟雙眸褪去青澀,已添了幾分成熟,輕扣山門,恩師近來可否安好?

- 02 -

房內,師父正襟而坐。

「你回來了。」

「是,師父,弟子回來了。您近來舊疾還複發嗎?」

「無恙。來,和為師說說此番下山的感受,來來來...」

徒弟接過師弟煮的熱粥,頗有興緻地說了起來:

「師父!弟子這次一下山就幫助了一個輕生男子重拾信心!「」

「好。」

「在鎮上,我還調和了一個家庭矛盾,讓這個家庭又恢復了和諧!」

「好。」

「嗯~~~噢,對了!我還幫助了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重新回到正軌!」

「還有嗎?」

「師父,難道您不為我感到開心嗎?」

- 03 -

院里的小柴狗倚在門檻上,昏昏欲睡。盞中清茶飄香,這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時刻。

「師父,還有一件事!」徒弟眼裡閃著光,似乎這件事對他來說異常重要。「我看到世上之人金錢有貧有富,文化有高有低,如果想讓社會穩定,就要打破此局,使其平衡。」

師父雙眼微睜,「你說的是哪個『衡』?」

「師父,自然是雙人旁的衡,唯有平衡的社會才可穩步發展,宇宙自然不也是如此嗎?」

「徒兒,到為師身邊來。」師父放下手中茶杯,「來來來~~我給你講講什麼是『平衡』。」

徒弟撓撓頭,將師父茶杯續好茶,滿臉不解地坐在師父身邊,心想:難道師父還有什麼高見?

- 04 -

我跟你說:「未來的發展要跳出『平衡』二字,才能破局,『能量守恆』和『物質守恆』說的不是『平衡』,東方的太極思想講得並非完全是我們人類認為的『陰陽平衡』,而是『平恆』。」

徒弟這回更加迷惑了,「師父,您說的這兩者有區別嗎?」

「有,當然有,」師父繼續說道:「『恆』和『衡』有本質區別,在社會上『恆』是公益,是價值最大化的按需分配。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恆』,而『衡』只是在我們人類『分別心』的前提下,提出的一個為了維護心理平衡、慾望平衡的一種人為物理模式,人為就是『偽』,人為的事物只有越貼近自然,才能合道,如果過於執著『衡』,就無法達到『恆』,所以太極圖是動態的,而『衡』是靜態的。」

徒弟似乎有些明白了,為了更能理解師父說的話,急切追問道:「師父您曾說過,宇宙是動態的,無始以來生生不息,但從在我們人類認知看來宇宙中星雲、星體有大有小,無論從質量、體量、能量來看都不是平衡的,但為什麼還能如此有序的發展呢?」

師父輕撫銀須,笑著摸了摸徒弟的頭:「因為宇宙為了『恆』所以要打破我們認為的『衡』。這就是從宇宙觀來看世界、看社會、看公益的更高境界,而不是最高境界。」

「師父,師父,那我要如何做才能像您說的這樣呢?」

「徒弟你要記住,我們所講的『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自己本然』的意思,而不是所謂的大自然,這個自己本然的自己說的不是人類個體這個小自己,而是宇宙本體這個大自己,也就是要站在宇宙的認知角度來看待事物調整思路,但做事就要深入到百姓基層。」

師父最後再給你講一個道理:「逐利的商業模式是『稀釋』,普世的公益模式是『倍增』,逐利的模式參與的人越多,個體的利益越小,公益模式參與的人越多,個體的利益越大,所謂想讓一滴水不幹涸,就讓它融入大海。在人性的世界,難有無私,只有眾河入海才能匯聚汪洋,大海是一滴滴海水匯聚而成的,大公也是無數的個體融合而成,只有在這種大公匯聚而成之時,才能體現出無私。」

- 05 -

徒弟意猶未盡追問道:「師父,何為真正的公益?公益和慈善又有什麼區別?」

師父望著徒弟欣慰地笑了:「今日為師累了,明晚9點庭中樹下,再給你講。」

(第一話 · 完)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自幸福 的精彩文章:

全球首家全人中心,聯合國欽點合作機構,數百萬人爭相到訪,芬德霍恩憑啥這麼厲害?

TAG:本自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