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孩子可以不努力,但是一定有格調

你的孩子可以不努力,但是一定有格調

為什麼要提升藝術素養?

藝術素養高的孩子比藝術素養低的孩子擁有更多的軟實力,在未來社會更具競爭力!

其實我也覺得噠~

我們現在常講「格調」一詞,一個人的格調代表著他/她的品味、審美能力及脫離了低級趣味,而一個人的藝術素養的高低決定著他/她格調的層次。

一個有藝術素養的人,他/她的衣品、家品甚至於人品都顯得那麼與眾不同;一個有藝術素養的人,他/她對待生活、觀察生活以及體味生活都是那麼真切;一個有藝術素養的人,他/她更具吸引力,生活的更幸福!

01

問題一:我的孩子好像根本沒有藝術細胞,他的藝術素養力是不是就是0?

●完全沒有藝術細胞,天生就不喜歡畫畫的孩子並不多見。家長不能僅憑一兩幅畫沒畫好就說這個孩子沒有藝術細胞,就說沒進步,越畫越倒退,放棄了對孩子的培養。藝術大門的開啟不是幾次就能打開的。這時,對孩子來說"堅持"兩個字很重要。

●只有不敢畫的孩子,沒有不會畫的孩子。

●欣賞兒童畫有兩個誤區:一是用成人的眼光解釋兒童畫;二是把兒童畫當成一種專業技術看待。

●兒童畫畫時往往是漫不經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語。一般家長把這種現象稱為不認真、不仔細,實際上正是孩子畫畫時的最佳狀態。

●家長督促孩子畫畫時,有可能孩子並不想畫。孩子喜歡畫畫並不是每時每刻都願意畫,也有不想畫的時候。畫畫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家長對兒童學畫的想法有點像圍城。看著自己的孩子畫得很仔細,很認真,卻很羨慕畫畫潑辣奔放的。大膽塗抹表現的孩子家長又羨慕畫得很穩、很細的孩子。其實,藝術欣賞是講究多樣的。要緊的不是"取長補短",而是設法怎麼和別的小朋友畫得不一樣。

●孩子畫畫憑的是直接感受,他們認為只有突出主要的,誇張重要的就是最像。所以,家長在看孩子的畫時,不要拿畫上的形象與真的比。

02

問題二:作為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怎麼潛移默化的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

●家長輔導孩子畫畫時,不要讓孩子急於先動筆,應先對所畫的內容、題材有大致上的了解,最好能領著孩子"轉一圈",在孩子對所畫的東西有了明確印象時,再啟發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體驗的感受落實在紙面上,這樣畫得畫就不空了。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對孩子來說同樣適用。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誇別人畫得好,孩子聽後為讓你高興,會去學他。當孩子學會別人的同時,也失掉了自己的個性。而有個性的作品才是美的。

●不要讓孩子畫簡筆畫。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習慣動腦筋了。簡筆畫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礙孩子創造思維的發展。

●孩子們最優秀的作品大都是"亂七八糟"的,一般家長把這類作品稱為"亂",但專家們卻把這樣的畫稱為生動、有創見、有靈氣。

●藝術這東西就這樣,你越是急於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見你。當你不急了,神情放鬆了亂塗亂抹時,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門來,孩子的畫更是如此。

●有的家長不喜歡某種顏色就不讓孩子用這種顏色,甚至把這種顏色藏起來。其實,每個人因年齡、性別、性格、文化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對事物會有不同的藝術知覺。家長應鼓勵孩子做事有自己的主張,遇事有自己的選擇,不應該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畫畫不是家長想讓畫時就立馬能畫出來,需要一個孕育的思維過程。即使孩子原先有些形象積累,畫得多了,思維也會枯竭的。孩子需要一個不斷認識事物的"充電"過程,家長要乾的"活"就是積極引導幫助孩子不斷地完成這樣一個過程。

Q

諮詢一下,如果我的孩子沒有花錢參加藝術培訓班,我該怎麼提高他的藝術素養?

A

首先,參加藝術培訓的孩子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藝術素養並沒有得到提高,這與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有關,所以即使不參加培訓班,在家照樣可以讓孩子的藝術素養飆升!

1、提升觀察力——觀察家中各種擺設或器具、甚至是蔬菜、水果,觀察它們的形狀、葉脈或紋理,用勾線筆大膽的畫下來。

2、提升創造力——將前面畫下來的內容進行二次創意加工,比如一個菠蘿可以變成海綿寶寶的房子.....

●孩子在家畫畫,家長總是好"手把手"地教,習慣於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這裡畫上什麼?那裡畫上什麼?這樣畫的畫確比孩子自己畫的內容要豐富一些,畫畫要完整一些,但這都是孩子按家長的意思做的,這裡面已沒多少東西是孩子自己的主意了。

●當孩子畫畫時老是無休止的重複原來畫上的幾樣東西時,孩子顯得仍然很興奮,畫得很起勁,可家長卻著急了,為什麼孩子老是畫那幾樣東西呢?畫面上經常出現的形象大都是孩子已經掌握認知的東西。當家長要求或他們自己想畫時,總是想把自己熟悉並完全掌握的"拿手好活"畫出來,以顯示成功。如果這時家長不能理解孩子的"展示",就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繪畫題材的豐富多樣不是學幾次就能解決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幼兒畫畫有時畫一個人頭超過身子幾倍,身子和胳膊只畫一根線就算完事。在孩子眼裡人就是這個樣子,他自己並沒認為有什麼不妥或不完整。這些類似符號的小圈圈、小條條、杠杠就是孩子對人了解的一切。兒童畫畫取決於他對社會認知的多少,一個七歲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能把人畫得很完整。孩子的生理、心理在繪畫中起著重要作用。

●兒童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社會,去創造藝術。但家長往往不知情,總想以自己的生活經驗替孩子抄心。大到喜歡什麼專業,穿什麼衣服。小到梳什麼頭型、買什麼鉛筆盒。總覺的孩子不會辦或辦不好。其實,每個孩子對自己所用的東西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看法,只是沒有決定權。是家長剝奪了他們的選擇權和鍛煉的機會。

●有家長說,孩子沒入美術班時在家還畫畫,入班後在家卻不怎麼畫了。如果家長不把孩子學畫當成一種學業和技術來對待,就容易理解了。孩子畫畫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另一種玩耍。在班上他已經把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宣洩在紙上了,畫畫的慾望已得到滿足,心裡獲得了平衡,孩子在家畫畫的興趣自然的就會有所減弱。孩子畫畫憑的是興趣和熱情,畫得好壞並不與作畫時間成正比。

04

問題四:我該怎麼欣賞孩子的作品?

●孩子的畫不是畫得細就是認真,即便是看上去似乎很"亂"的畫,也並不能說明孩子沒認真畫。藝術這東西並不是認真了就一定能畫好,有時也正因為太認真,思想負擔太重,結果反而畫不好,孩子畫畫時感情的真切投入才是真正的認真。

●幼兒畫畫的特點是:聽他們說畫的什麼內容都有,看他們的畫什麼內容都沒有。

●孩子的畫畫得乾淨沒有錯,但如果家長要求孩子一定要畫得乾淨就是錯誤了。孩子畫畫兒如太重視畫面乾淨,就會束手束腳不敢大膽塗抹了。其實,畫的審美價值並不取決於畫的表面。畫得乾淨的也有孬作品,"亂"塗的也有優秀之作,好的作品應該是作者對事物認識角度、深度地體現及繪畫經驗的積累與總結。

●兒童畫畫的年齡越小膽越大,年齡越大膽越小。

●孩子畫得像不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思維去完成了一個"激情施放"的作畫過程。

●孩子畫中的圖案和色彩是他們地創造,他們在毛驢、大象、駱駝、螃蟹、老鼠等單灰色的動物上畫出漂亮的花紋和圖案,這沒有什麼不妥。如果生活中沒有的東西不能畫,那麼,什麼才叫創造呢?對孩子來說想像比真實更重要。

●孩子畫寫生並不像成人那樣是真寫生,想像與記憶仍是畫中的"主角"。比如花有五個葉子,葉的生長方向、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孩子畫上的葉子數量和大小十有八九像哈哈鏡裡面的東西走了樣。所以,家長在看孩子畫寫生時不要與真的東西比。

05

問題五:當他興高采烈的讓我評價他的畫時,我該怎麼評價才不會扼殺他的藝術素養力!

●如果家長不懂兒童畫,請不要隨意批評孩子的畫,因為你對兒童還缺少了解,很難說你的批評是正確的。其結果只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干擾孩子的正常思維,因為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能清楚地辨別你的說法是否是對的。

●對於孩子的畫,家長不能要求太高,一堂課一幅畫想的、畫的與別人不一樣,有點獨到之處就算不錯,不能要求孩子處處都畫得比別人好,這是不可能的。

●孩子初試繪畫,雖然很喜歡,但對畫卻很陌生,多少還有些膽怯,畫面有可能不理想。如果家長這時對孩子的畫給予充分地肯定,就會給孩子注入力量和信心。孩子用心去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不讓孩子去嘗試,就永遠不會成功。

●一個孩子畫得怎樣關鍵取決於他自己,老師只能起個航船的舵手作用,使孩子在進步中不偏離方向。

●孩子在認識事物上會因個性、興趣、年齡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不能看孩子在一個事上反映不如別人,就認定什麼事都不如別人。孩子學畫有快有慢,悟性有高有底,這是正常的現象與智力無關。

●有家長說是否可以要求讓慢性子的孩子畫得快些,急性子的孩子畫得慢些,平衡、平衡。其實根本沒那個必要,急中也有精品,慢中更有巧匠,繪畫只能影響性格,但不能改變性格。

●一般家長普遍認為能稱為技巧和專長的都要有基礎作鋪墊的,但兒童美術卻不是這個樣子,兒童畫畫跟兒童認知能力有密切關係。

●家長有時看孩子畫的東西給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出入時,就抱怨孩子怎麼畫什麼不像什麼呢?教孩子畫畫是否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規範呢?實際上兒童畫是不能作統一標準和要求的。比如畫鳥,每個小朋友畫的鳥都有鳥頭、鳥嘴、鳥脖子、鳥肚子、鳥尾巴、鳥翅膀等,這時你會驚奇的發現,每個小朋友的鳥都畫得很好,且造型又都不一樣。你能說哪個小朋友的鳥畫得對,哪個畫得錯嗎?孩子眼裡的像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一種神似,並不是生活中的真實反映。

●大多家長雖然不太懂美術專業,但看孩子的畫時卻好用"專業"的眼光去看。像比例對不對啊!畫得像不像啊等!其實,孩子畫畫是覺得畫畫很好玩,並沒把畫畫當作一種專業去看待。這時孩子的畫是玩、畫不分,沒有什麼區別。聽孩子說自己的畫,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可家長看到的只是綠一團、紅一團的彩色圈圈,並沒有具體的形像。這時的孩子對事物剛有朦朧的認識,還不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整體性。所以,家長不能要求孩子要畫像什麼。

●有的家長在教育方面知識欠缺,不能正確的對待孩子的特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名利思想太重。對孩子又缺少了解,孩子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孩子的能力怎樣,發展限度和心理承受力等全然不知,就知道孩子得了獎,家長臉上就有光彩。家長對孩子有個要求,有個期盼是對的,但要有個度的把握。太高孩子做不到反而失去信心,太低又會影響孩子的進取心,失掉了動力,不切合實際的期望最終會使家長們失望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孩子畫畫的認識和處世原則、態度、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在孩子學畫過程中,對孩子"幫助"太多,孩子長期生活在凡事聽家長"安排"按家長"指令"辦事的環境中,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就會受到抑制。隨著家長不斷加深的"關愛",更會逐漸減弱或消失的。使孩子不能獨立的生活,變得過分依賴父母,從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要知道讓孩子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學畫對孩子來說是多麼愉快,他們正是通過這個繪畫過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這種感覺正是一個人獲得事業成功後有了成就感的雛形。家長要做的事就是設法保護好發展好這個"雛形",使孩子在繪畫過程中,逐漸建立自信。有位教育家說得好,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不幫助。

●有的家長看孩子畫畫好用某幾種色時,就擔心起來,孩子怎麼總是喜歡這幾樣色呢?是不是孩子在心理上有啥問題呢?其實孩子喜歡用什麼顏色畫畫是他的個性和愛好決定的,這跟他的生活環境受什麼教育和個人的喜好有密切關係,並不是心理上有什麼問題。即使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畫上的顏色種類多,也並不意味著色彩就豐富,畫上的顏色少就單調。有的版畫只有一兩種顏色,仍給人一種色彩豐富的感覺。孩子在畫什麼、怎麼畫、用什麼材料和工具上家長不應管得太多。應鼓勵孩子凡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對喜歡畫畫的孩子,家長應多做一些"觸景生情"的教育,幫助孩子儘快進入角色,使孩子的創作思路"漸入佳境",激起孩子繪畫慾望。如在家裡畫一盆好看的花,家長不是簡單地說去畫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歲的孩子觀察能力、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家長應正確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長結構、造型特點、習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後再動筆。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畫出的畫在理解和感受上與簡單地畫是不一樣的。這種現場的生動的畫前"情景教育",由於家長的參與往往是孩子很有興趣並樂意接受,效果也最好。

小智雑記∣吾本原生

不忘初心

我總想著

文/雪黎

我總想著

在深夜和你說悄悄話

那時

我們看不清彼此的樣子

聲音卻變得清澈

和窗外的月光一樣清澈

那時

我像個任性的孩子

和著你的心跳

把沉默譜成夜曲

作者簡介雪黎,以哲學、歷史、人文為支撐的紀檢幹部,願意發現美、感受美、分享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智雜記 的精彩文章:

TAG:小智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