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結拜大哥蔣介石的追悼會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眾人看後大為驚詫

在結拜大哥蔣介石的追悼會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眾人看後大為驚詫

張學良和蔣介石都是一代風雲人物,都是近現代史上聲名顯赫的權勢要人。他們相識、相交於近代最動蕩不定的年代,幾乎聯袂介入了近代全部重大歷史事件,而其歷史糾葛,恩怨情仇,從來眾說紛紜,亦明亦暗。

蔣介石此人善於利用結拜兄弟結成利益圈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有用時,信誓旦旦,情同手足;無用時,棄之如敝屣,甚至反目為仇,甚至不共戴天。張學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原大戰時,張學良帶領東北軍精銳入關,幫蔣介石解圍,助蔣擊敗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部,助老蔣「拿下天下」。為了感謝張學良,蔣介石自己任總司令兼國民政府主席後,任命張學良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使他成為蔣介石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

為了進一步拉攏他,老蔣在任命他為副總司令後,又主動提出要與比自己小14歲的張學良結拜為生死兄弟。當時,張學良聽說要結拜後,頓時感到受寵若驚,堅決推辭。但蔣介石卻仍然堅持要與張學良義結金蘭,並讓宋美齡、于鳳至也結為金蘭姊妹。「兄弟」並駕前行,"姐妹"形影左右,好不風光。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在「不抵抗政策」指導下,張學良和蔣介石都寄希望於國聯調停。最終,致使東北全境淪陷,日寇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感到有愧於東三省父老鄉親,他痛定思痛,希望大哥蔣介石能"停止內戰,實行抗日」。為此,他多次向結拜大哥蔣介石面諫、勸說,卻遭到老蔣的拒諫和責罵。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1936年12月,在震天響的口號中,張學良向群眾和學生表示,要以實際行動答覆學生的這些要求。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聯合楊虎城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扣留了大哥蔣介石。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為了其大哥蔣介石的安全,不顧勸阻,依然陪老蔣乘機返南京。

不料,張學良一下飛機即遭拘留。先是被軍事法庭判處10年徒刑,後老蔣又發布「特赦令」,「交軍委嚴加管束」,變成了終身監禁。1946年10月,在大哥蔣介石的授意下,被拘禁十年之久的張學良被送到中國的台省繼續關押,從此,他再也沒有踏入祖國大陸的故土半步。

在張學良被囚禁的幾十年間,「恢復自由,回到家鄉」這個一般人都能實現的基本願望,卻是張學良所追求的畢生夢想。但是,大哥蔣介石一直不給他這個機會。

1975年4月5日,88歲的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市的陽明山官邸。四天後,在追悼會上,其結拜弟弟張學良前來弔唁。當時,宋美齡特意安排工作人員攙扶著75歲的張學良,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

張學良神情凝重,他俯下身去,用微微顫抖的手指輕輕地撫摸著裝著蔣介石的水晶棺。張學良的到來,立刻在追悼會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送來的16字輓聯上。在結拜大哥蔣介石的追悼會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眾人看後大為驚詫。

張學良的這副輓聯。同其他表達沉痛之情以及歌頌功德的輓聯相比,他則只用了16個字來描述兩人一生的恩怨。輓聯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

這幅輓聯,是由張學良親筆所寫的,有人說,這十六個字正是他與蔣介石複雜關係的寫照,也有人說,這16個字遠遠沒有道盡兩人的恩怨情仇。這副輓聯送出後,張學良被繼續軟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活了106歲,與這個養生秘訣分不開,但令貼身副官苦不堪言
抗美援朝時,他違反軍紀用槍打下美軍飛機,彭德懷知道後連升他三級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