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揚州的一本禁書傳到日本,三十年後變成了時代的苦果!

揚州的一本禁書傳到日本,三十年後變成了時代的苦果!

揚州老城區新倉巷37號,誕生了一本被日本奉上神壇的「天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在國內卻被束之高閣,落滿灰塵。

而日本數以百萬的維新志士根據此書刻苦修鍊,後果卻是猶如一本絕世武功秘籍,不幸落入賊子奸人之手。

最終,這賊子奸人學成武功後,回頭卻做了件欺師滅祖的事來。

這本書是《海國圖志》。

「天書」降臨新倉巷

揚州老城區,400米長的新倉巷,東近丁家灣,西連引市街。

1820年,湖南人魏源舉家搬入揚州,後來又在新倉巷購置房產,他給自己的這座花園別墅取名絜園。

175年前,魏源終於不負好友林則徐的重託,在絜園完成了《海國圖志》50卷。

他以為,在那個連道光皇帝都不知道英國在哪裡的大背景下,憑這本「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書,可以改變中國。

但是,他想錯了。

魏源的仕途並不順利,好在兩江總督兼鹽政使陶澍願意用他,他便在揚州當了陶澍的幕僚,干出過不少成績。因為熟悉鹽業裡面的門道,魏源在這個行當里算是混得如魚得水,賺了不少銀子。

1830年,魏源與林則徐在北京邂逅時,兩人相見恨晚。所以,1841年,林則徐虎門銷煙用力過猛,被迫承擔鴉片戰爭失敗責任流放新疆反省時,特地繞道鎮江京口,與好友魏源見了一面。

可能是林則徐已經預感到自己仕途到了盡頭,於是把手上正在編寫的《四洲志》託付給了魏源,希望他能在此基礎上編寫一部合乎中國人需求的世界概覽。

《四洲志》是由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鴉片戰爭爆發前,林則徐到廣東禁煙,專門組織了一個班子翻譯外國的報紙和書籍。

魏源自然不負所托,甚至不惜辭去了幕僚的工作,放棄了白花花的銀子,專心整理編著材料。終於在一年多後,《海國圖志》50卷本在揚州印刷面世。

可是,《海國圖志》出版後的各方反應,卻是魏源沒有想到的。

135

《海國圖志》的日本「死忠粉」

1851年,深夜的日本長崎港,一艘來自中國的商船被海關查扣。在走私扣押充公的貨物里,有三本散發著揚州墨香的《海國圖志》。

這本作者叫魏源的書,起初並沒有引起海關人員的注意,況且對日本人而言,魏源屬於十八線以外的中國名人,不會有人對這本書加以重視。

那個年月,還是日本乖乖做小弟的時候,閉關鎖國,被洋人欺負……凡是在大清發生的不幸,都能在日本上演一遍。

然而,事情很快出現了逆轉,不僅是書的命運,還有日本這個國家。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立刻被《海國圖志》吸引了,書中語言不僅生動有趣,而且通俗易懂,還配了78張一目了然的插圖。

日本人發現,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想干趴你的敵人,就要明白敵人比你強在哪兒!因為詳細介紹了西方30多國的政治制度、風土人情和先進技術等,堪稱19世紀治國寶典。

《海國圖志》中的內容,同時也讓日本人感到匪夷所思,書中就連「吃人肉」的基督教都要持肯定態度。這也讓日本官方感到非常驚恐,下令將這本書列為禁書。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越不讓看的東西越感興趣,況且書中的內容的確讓人愛不釋手。所以,能看到《海國圖志》成為很多日本人的夢想,手抄本開始在日本流行。

1854年,日本政府終於想通了,既然這麼多人想看,不如由政府正版引進翻譯最新版本的60卷本,順便還能大賺一筆。

明治維新開始前,那是日本人集體「抓瞎」的年代,《海國圖志》的到來,很快為日本打開了一扇窗戶,被奉為「天書」,居家旅行必備。

同在西方留學的大清學生髮現,日本學生簡直是《海國圖志》的「死忠粉」,幾乎人手一本,就連吃飯時都要看。

日本最偉大思想家和改革家佐久間象山看了這本書之後,寫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在明治維新時被奉為至寶。而且一邊學還一邊對作者魏源隔空示愛,說自己是魏源的知音。

《海國圖志》在日本被前後翻印了十五版,而對於後來的整個明治維新來說,從工業發展到商業運營等各方面的重大國策,更完全來自對這本書觀點的照抄照搬。

1856年,魏源去世,《海國圖志》百卷本遂成定本,卻依舊鮮有國人問津。

30年後,終釀時代苦果

1868年,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推翻了封建的幕府統治。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中國都寫出了《海國圖志》了,咱不加速行嗎?」

恰恰,他想錯了。

這本書在中國,雖然是寫出來了,但是一共只印了幾千本,據說市場上三年才賣出了一本。朝野上下激烈批判,還有一些守舊的大人物要把這本書列為禁書。

所以20年後,左宗棠說,雖然《海國圖志》面世二十年,但是中國基本沒有發生變化。

明治維新借鑒《海國圖志》的30年後,伊藤博文發動了中日甲午海戰,中國戰敗。

後來,伊藤博文高調訪華,被問及日本崛起有什麼制勝法寶時?他哭笑不得地補刀:「問我幹什麼,去看《海國圖志》啊!」

半個世紀後,梁啟超在回顧明治維新的歷史時心塞地說:「大清自己的寶貝,卻便宜了日本人。」

晚年的魏源,繼續在高郵整理《書古微》、《凈土四經》等著作,直到太平軍攻克揚州,念念不舍的魏源離開了揚州,移住杭州僧舍。

思想家、政治家魏源在《默觚》中說,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意思是,鞋子不一定要相同的式樣,只要合腳就行;治國不一定要相同的方法,只要有利於人民就行。

2015年10月21日,他的這句話在倫敦被再次引用,可見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揚州魏源故居疑雲

最近,揚州老城區新倉巷37號魏源故居內的一些房屋正在大修。

路過附近的居民說,不知道是不是在重修絜園?

南河下新倉巷內這條普通的巷道,東側」新倉巷37號「門牌號碼下方是林則徐的一段」教子聯「。

巷子西側」魏源故居「四字下方則是記敘了魏源與林則徐的相遇,以及上面我們提到的《四洲志》和《海國圖志》。

之前,有慕名而來的外地網友稱,順著巷口的牌匾進入,卻讓人有些分不清到底哪裡是魏源故居。

事實上,網友的這種質疑不無道理,因為僅從巷內一堵牆上的」文物保護單位「牌和簡介牌上很判斷故居所在。而東側的稍顯古色的房屋建築可能更適合人們對於絜園的理解。

然而,真正的魏源故居,卻是西側的大雜院。

與前兩年的破舊和髒亂差不同,相關部門對於院內的危房進行了搶修,住在這裡的老人們算是比較滿意。

但他們對於重修魏源故居或者絜園,都沒有聽說過。

而現場的工人也說,這次還是普通的危房修繕。

如今,揚州的魏源故居已經絲毫沒有當年亭台樓榭、假山怪石絜園的模樣。

但是,揚州文化界人士韋明鏵曾表示,儘管揚州的魏源故居破敗,且不如湖南、南京故居的名聲在外,但絲毫不影響絜園厚重的歷史價值。

揚州的魏源故居是開啟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標誌性地點,應是三座故居中最為珍貴的。

3月26日是魏源逝世161周年。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請作者聯繫,索酬)

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繫壹周君授權。

編輯:嚴柳

本周精選

信不信?90%揚州人不知道「騎鶴上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指的是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州廣播電視壹周刊 的精彩文章:

蘇北人民醫院的醫生說話能治病,把溝通變成了一味良藥!

TAG:揚州廣播電視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