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解放軍到底用沒用「人海戰術」?答案是這樣的

淮海戰役解放軍到底用沒用「人海戰術」?答案是這樣的

淮海戰役,解放軍兵力已經超過國民黨軍隊,具體比例是80萬對60萬,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天秤都已經翹向解放軍一邊。

「圍殲」已經是解放軍戰術運用上提到最多的一個詞。

圍殲杜聿明集團,圍殲廖耀湘兵團,都是以多打少,在萊蕪戰役中,圍殲張靈甫,粟裕就用上了五倍於張靈甫整編74師的兵力。

所以,國民黨兵敗台灣後,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人海戰術」,解放軍能取勝,全依仗「人海戰術」。

解放軍真的全靠「人海戰術」取勝嗎?

非也!是也!

國民黨對解放軍「人海戰術」的釋義是:在雙方作戰時,策動無辜之老百姓做擋箭牌。或集中優勢兵力,不顧兵員之死亡,以抵禦炮火之轟擊……!

這當然是當時兩岸處於嚴重對立狀態的謠言,因此充滿了濃厚政治色彩,根本不足以相信。

但是,在淮海戰役中,華野和中野又確實用了「人海戰術」,當然,粟裕的「人海戰術」與國民黨所說的人海戰術是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

粟裕的戰術是:「對敵軍各個擊破,逐個圍殲。在整體兵力不足條件下造成局部的優勢兵力。」

進一步闡述,就是在不需要兵力的地方全唱空城計,依靠地方武裝和民兵,而把優勢兵力集中在一點一域上圍殲國民黨軍隊。

所以,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的勝利仰仗的不是「人海戰術」,而是人民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周總理都誇此人會搞經濟,又是他主持審判了林彪四人幫集團

TAG: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