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藝追綜藝,轉角遇到愛:確認過眼神,都是要跟風的人

綜藝追綜藝,轉角遇到愛:確認過眼神,都是要跟風的人

第1938期文化產業評論

無論是網路綜藝在「街舞」和「機甲」類題材上的撞車,還是地方衛視間興起的「民宿類慢綜藝」風潮,相似的主題在綜藝製作中比比可見。媒介市場爭搶的是受眾的注意力,有了這一方,才能保證冠名商的真金投入,綜藝項目才能真正運營起來。但是綜藝節目作為文化產品,最核心的應該是內容創意,一時的跟風立項或許能在風口上順利起飛。但風停後,沒有了作為核心創意能力的發動機,終究還是會被淘汰。

作者|周慶宇

來源|文化產業評論

編輯|范鑫

近日,《熱血街舞團》的賽制毫無懸念地受到了一眾吐槽。的確,跟隔壁《這,就是街舞!》相比,沒有足夠正面的舞者Battle和單人舞技的展示,《熱血街舞團》想要快速的穩住受眾並讓大家為之「熱血打call」是有很大困難的。當隔壁觀眾們熱烈地討論《這,就是街舞!》的「韓宇搶7」和「何展成編舞」的時候,《熱血街舞團》的觀眾還在一致地吶喊著「鹿晗加油」「王嘉爾加油」。

從節目的前兩期來看,《熱血街舞團》對舞者這一劇情線顯然埋伏不夠,鮮少有在性格和舞技上都有話題點和記憶點的人出現。反而是《這,就是街舞!》在前兩期舞者海選階段的簡單的選人模式讓觀眾有效地記住了「菊麟」、「楊文昊」等特點鮮明的選手,同時成功凸顯出不同導師的各自特點以及與選手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謂是將「劇情式真人秀」發揮到不顯山不露水的境界。

不過即使是這樣,相信看過愛奇藝《中國有嘻哈》的人的依然會對《這,就是街舞!》的海選模式抱有一絲遺憾。因為相似的劇情走向,愛奇藝已經爐火純青地操作過一次了。儘管這種模式有抄襲《Show Me The Money》之嫌,但作為在中國首檔將焦點放在「嘻哈音樂」上的製作方,團隊對「小眾題材」「亞文化題材」的大膽啟用正體現了我國綜藝節目市場上創新能力的匱乏

為何我國綜藝題材頻頻撞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何沒能解鎖創新能力?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一個綜藝項目是如何進展的。綜藝項目的參與方大致涉及三個團體,即節目製作方、渠道輸出方和廣告贊助商。不管是一直傾向於採取「外包」形式製作綜藝節目的視頻網站,還是已成熟採用「制播分離」方式的地方衛視,都基本將創意設計交給了節目製作方。因此,節目製作方首先要討播出平台的歡心,想讓節目賣出去,就要根據網路平台的定性或是目前已成熟的題材氣候進行綜藝主題設計。

視頻網站VS地方衛視,題材創新與模式創新的正面剛

反觀目前市場上能拿出原創綜藝品牌的製作公司基本上都是新生代的網綜製作公司,如創作《脫口秀大會》的笑果文化、《奇葩說》的製作方米未傳媒以及《火星情報局》的製作方銀河酷娛等。結合三大視頻網站優愛騰的自製網綜項目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網路綜藝的「爆點」基本都是源自於對亞文化的商業開發,將在互聯網時代興起的網路社區亞文化進行商業化的收編,由此才有了對嚴肅正經的主流文化的「娛樂化」、「自嘲式」的解構。

而這樣的創新能力顯然在衛視播出平台上被隔離在外,因為面向受眾階層更廣、年齡跨度更大的衛視平台,「合家歡」式的綜藝節目才能在保證不觸碰政策紅線的基礎上收割更多的受眾注意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面向衛視平台輸齣節目的製作方轉向掌握更多資源和財力的網路平台,因為後者更具對新類型題材的包容度。縱觀近幾年衛視平台的王牌綜藝,基本上都是引進自國外成熟節目模式的棚內音樂類或棚外真人秀類節目。而通常中小型製作公司是無法承受高昂的節目版權費的,因此現階段握有節目模式版權的還是各大衛視的節目製作中心。

因此,衛視平台在綜藝題材上鮮有對音樂類棚內綜藝、真人秀觀察類或競技類棚外綜藝的突破,而是在節目模式的設計上尋求新的突破點。如《我想和你唱》在星素互動中對「導師制」的突破,和《跨界歌王》對從知名歌手升級到知名演員競演的突破等。這種在保守中尋求創新的做法,既保證了受眾在新舊節目模式轉換間對同等題材的包容度,也相應的穩住了廣告贊助商對節目吸引受眾的能力的肯定。

市場風向標的確立:節目製作方與廣告贊助商的共謀

這就涉及到解答此問題的第二個關鍵點了,即廣告贊助商對節目的支持與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節目的創新能力。相應的例子不妨參照下去年9月份被擋在政策紅線外慘遭停播和下架的綜藝節目,如因某期節目涉及渲染過多負面色彩而短期停播的《極限挑戰》以及因「犀利毒蛇」程度太過於吸睛而被永久停播的《金星秀》。尤其是前者《極限挑戰》因停播讓砸下4億冠名費的VIVO手機「無語凝噎」。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飲料品牌以及短視頻類APP藉助綜藝節目贊助打開市場的當下,一檔節目的創新程度如何,這遠遠抵不過憑藉「路徑依賴」和「流量明星」安分守己的製作模式。

前段時間湖南衛視知名製作人吳夢知在微博回應網友對新一季《花兒與少年》的期待:「沒有了,勿念」。也表明了當製作成本的大幅攀升無法與節目的收視率相匹配,廣告贊助商就不會因為這檔節目有某些忠實粉絲就格外開恩,而衛視基於整體的商業運作不得不考慮捨棄掉哪怕已經較為成熟的一檔綜藝項目。

現在我們來分析下「慢綜藝」之風是如何盛行在綜藝節目市場上的,就不難發現這是一場先由目光老道的節目製作方發起,之後眾多跟風者的追襲而產生的商業共謀。而後期的跟風者不僅包括扎堆兒「民宿生活場景」塑造的製作方,還有對市場無限妥協的廣告贊助商。尤其是兩大冠名商OPPO與VIVO在兩檔民宿類綜藝節目的對壘,似乎也佐證了觀眾有限的注意力分割既跟隨著被贊助商綁架的媒介生產力,也禁錮著媒介生產力對觀眾欣賞能力的提升與塑造。

如何長久保持對新題材的捕獲能力?體制的優勢在現階段還是王道

儘管同質化題材經由去年在衛視上的「慢綜藝」領域廝殺到現如今視頻網站間對「青年亞文化」領地的爭奪,觀眾依然能夠發現某些夾雜在大浪潮之中的「清流」。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衛視的《聲臨其境》和央視的《國家寶藏》。

體制上的勝利,制播一體化的優勢何在?

《聲臨其境》是由湖南衛視節目製作中心內部自己開發的一檔原創類競演節目,不同於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將目光放置在「演員競演」上,這檔節目的聚光燈給了幕後的配音演員。由於兩檔節目的檔期相近,同時又是兩大衛視在同一季度的王牌綜藝項目,不免要被拿來做比對。顯然,在口碑上《聲臨其境》更勝一籌。但是同期《演員的誕生》似乎是給了後者一定的啟發,即兩檔節目都無獨有偶地將「專業技能展示」放到最大,並針對時下「流量明星」對演戲缺乏敬畏之心進行了有力地批駁。

這個節目的出現可謂是紅在了當口上。因為本土的情境決定了時下熱議的話題,而能否將這種話題轉化成一檔綜藝節目的主題取決於節目製作方敢於試水的勇氣和底盤。顯然,只有在體制上較為成熟的衛視才能支撐起發動一檔綜藝項目所需的全部資源,包括節目製作團隊、後期宣發和招商團隊以及節目的編排團隊等等。

現階段還沒有一家單純輸出綜藝節目模式的製作公司能有底氣和一線衛視進行談判,即代表節目製作方表明我現在發現了一個創意,我能讓這個創意成熟地運作成一個合格的節目,而且還要讓衛視確定這檔節目能在某一季度吸引到足夠的受眾同時招商成功,原因何在?因為現階段不成熟的綜藝市場還沒能孵化出掌握核心製作人才的節目製作方。那麼真正擁有核心創造力的人才還是集中在衛視自己的手中。

資源的掌控給你不懼逆風的勇氣,話語權缺失是創新力消散的致命一擊

《國家寶藏》的獨具匠心給了所有受眾心中狠狠地一擊,無論是節目本身的創意,即用還原國寶歷史場景的演繹模式講述國寶的傳奇經歷,還是節目掌握的資源,包括9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和不計報酬的明星出演,幾乎奠定了這檔節目高端的品質和刷屏討論的熱度。

儘管這檔節目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因為掌握國有資源意味著明星可以不計報酬的出演同時也能調動國家公共文化資產,但卻從某些側面反映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真理。據悉,這檔節目的方案從立項到真正成品播出花費了兩年的時間,製作團隊帶著學習的心態去觀摩國外博物館的發展模式和運營情況,綜合了現階段大眾能夠接受的節目形式開發出了現在的《國家寶藏》。因此,不少網友看過《國家寶藏》後表示出「你央視爸爸還是你爸爸」的膜拜。

之前黑龍江衛視的文化類綜藝《見字如面》由實力文化公司製作,這檔低調的綜藝節目成功試水了文化類綜藝,由此打開了大眾對「文化清流類」綜藝節目的重視。但非常遺憾的是,這檔節目第一季由於市場前景不明朗而「裸奔」亮相,第二季又因政治傾向不明確而遭遇停播。而其背後的實力文化公司的發展路徑更是一波三折。早期的由其製作的兩檔文化類綜藝《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及《中國成語大會》首先是在央視播出,後因為財務拖欠等一系列問題將《見字如面》轉到二線衛視播出,之後《見字如面2》經過第一季的口碑發酵和受眾拓展上升到騰訊視頻播出,卻在第一期播出後就遭遇停播。

復播後的節目由於錯過了能引發觀眾爆點的時機未能掀起太多水花。而隨著《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同質題材對受眾注意力的爭搶,儘管作為文化類綜藝節目品牌的試水先鋒,也抵不過由於在體制下話語權缺失而錯過市場風口的無奈與凄涼。

結語

回到文章的起點,儘管《這,就是街舞!》在節目模式上成功打造了「劇情式真人秀」並且還吸引到不少街舞界大神前來參賽,但我依然還是私心地希望《熱血街舞團》能夠在後期爆發出潛在的能量。因為它敢於突破《中國有嘻哈》已經搭建起來的節目模式,從節目定位上決定了以街舞廠牌和齊舞的方式打開受眾市場,並憑藉場景打造設計出具有代入感的選人方式。儘管試水後不一定能打動全部受眾的心,但對這個行業來說,掌握了資源和體制優勢的強勢階層還能保有一份力求創新的赤子之心,是很值得慶幸的事了。

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分享平台

見識?態度?深度

交流/報道/約稿/諮詢/合作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筆記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IP筆記本

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產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任天堂:「世界主宰」是誰?我再問一次

TAG:文化產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