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業內扒皮,如何避免網購淘到假貨?

業內扒皮,如何避免網購淘到假貨?

The Cure

 The Cure

Lady Gaga 

00:00/03:31

大家好,我是刀刀。

最近刀刀推薦了很多護膚、護髮、美妝的團購,盡量幫進化論的小夥伴兒省錢省力的買到好貨。

但總還有一些刀刀沒來得及下手的好貨,得小夥伴們自己網購,也包括海淘啦。所以,有小夥伴在後台留言詢問,怎麼能躲過假貨這個坑

這個事情,刀刀以前也有整理過,雖然過了很久,但是今天翻出來,仍然覺得當時的很多辨別套路是好用的。

還是原話:可能會因為個人經驗局限,加上入行時間不算長,也沒有在電商的核心圈子裡混過,一直都在外圍跑,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會有偏頗,希望了解情況的業內人士可以糾正和補充。

刀刀現在就開始啦~

假貨是怎麼來的?

一旦發現假貨,作為用戶首先責怪的肯定是直接接觸的銷售端,認為一定是店鋪居心不良,或者銷售平台賺黑心錢了。

但這些大公司和大店真的是知假售假嗎?

除了一些不良商人,其實很多被爆出假貨的平台本質上並不是大家想的主觀上就是要「賺黑心錢」,比如說某美,某書,還有一些淘寶金冠店。

為什麼這麼說呢?

某美早就上市了。一家已經上市公司,會比一般公司更注重品牌公關,因為這涉及到股票走勢呀.曾經,某美被爆出有假貨以後市值一路跌,從39億跌到9億,這是高層最最最不願看到的事情。

某書也一樣。2015年年底的時候是正在風口浪尖的時候馬上就被爆出有假貨,加上資金估計很緊張,推廣費用降低了,之後百度指數就一直在往下走。

不說他們上交畢業又去斯坦福讀了 MBA 的 CEO 有多聰明,正常人,看著公司蒸蒸日上,似乎很快就可以上市了的檔口,會想主動往裡面加點假貨賺那麼倆錢嗎?

如果真的出現平台方需求假貨,一般是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想要見好就收,趕緊撈一筆退休;一種是腦子抽風,判斷不清。

可是,換位思考,對於擁有一家上市公司,或者在眾多淘寶店內成功殺出一條血路,將淘寶做到了金冠,出現腦子抽風,判斷不清的可能性非常小。公司正快速發展階段就要退休,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沒有一家正規的知名公司是不想做正品的,國內假貨這麼混亂,如果你能夠保證全部正品的話,真的可以壟斷整個市場了

可難就難在這點上。

不主動尋求假貨,不代表就不會有假貨。

為什麼?

因為供應鏈環節太多,品牌方銷售,總代,經銷商,採購,買手...哪個環節一不注意就會出問題。

人多手雜,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給你混進去一批假貨,平台量本來就大,一天幾萬單,怎麼可能查得過來?

所以這些環節的假貨可不是你有一顆不想做假貨的心就能解決掉的。

圖片來源:Pinterest

京東全球購負責人徐慶飛在接受中新網的採訪時說:

「在行業痛點上,所有人的共識是一致的,跨境電商的商品如何來,困難集中在商品供應鏈的鋪設與控制上。

那麼假貨具體從哪來呢?業內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傳聞:

傳聞1:貿易商摻假

貿易商是最有可能摻假貨的懷疑對象了。

因為貨量巨大,大客戶每次採購的量都很大,成千上萬件,完全不可能每件都去查,所以摻假被檢查出來的概率就非常低了。所以,很多貿易商就把一部分假貨放了進來,真假摻和著賣。

買家買到了假貨,反正吃虧的是擋在前面的賣家,也不是貿易商

雖然說,採購們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會在採購端嚴格把關。比如,通過價格、市面上的流通數量來加以辨別。

但是,這也沒有辦法100%起到防範作用。

傳聞2:總代摻假

某些賣得不上不下的產品總代理也可能摻假。

雖然最近的關稅有所下調,但是比率仍然不低。淘寶很多沒有被稅的貨,要比總代們從正規進貨渠道來的貨要便宜嘍。

所以,想想總代們的心情,努力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在中國市場打開了,但是淘寶店等其他代購,輕鬆避稅,自然價格被壓低,利潤被攤薄。

所以,為了在品牌有限的生命周期內,獲得最大利益,有些總代就默默往裡面摻了假貨。

如果嚴厲打擊偷稅漏稅,大家就不會為可能買到假貨這件事情煩惱。可同時,所有的價格都一樣了,而且都變貴了,也就很難買到以前一樣的便宜貨了,可是,寧可買到真貨也比買到假貨強呀。

傳聞3:品牌銷售摻假

採購圈的同學經常會有一些圈內傳聞,其中就有品牌銷售摻假這種事情。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熱賣爆款產品上,比如前幾年的馬油啊,小豬面膜啊之類的,韓國尤其多。

想想看,韓國國土面積決定了產能有限呀。如果還要往中國出口,斷貨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品牌方必定是不會賣假貨,影響自己品牌聲譽的,但是品牌的銷售個人可不這麼想,自己能撈一筆是一筆。那麼從他手上出去的假貨,貿易商肯定覺得仍然是真貨,因為是品牌銷售么。

但實際上,到了貿易商手裡的就是假貨。

傳聞4:買手摻假

目前興盛很多買手制的平台有很多海外買手供貨,其實相當於一個代購的聚集地,現在淘寶流量太貴,代購需要新的平台。

既然是代購,自然可能有真有假,這個就不用我說了。

像正品的假貨

有的時候你買到的是假貨,但有可能你以為是正品。

這個就涉及到像正品的假貨這個問題了。有小票,直郵和保稅倉並不是百分百靠譜。

有小票的假貨

假貨都能造,假小票能有多難?!經常網購的同學可能知道,往往真貨不一定會帶小票。因為量大的時候會嫌麻煩。

所以,千萬別把小票作為驗證假貨與否的唯一標準。

直郵的假貨

很多年前,曾經曝光很多假冒紅酒是被運到公海後,更換包裝再作為進口商品到中國銷售的。

這種操作,也在護膚和彩妝品牌上被頻繁使用。很多直郵的假貨就是從國內寄到國外去,再從國外寄回來。

「直郵」假貨率按照地域來分:韓國>日本>澳新>歐美。

圖片來源:Pinterest

有個細節是,如果價格在千元以下的商品,從歐美直郵的話,假貨可能性比較小。

因為郵費成本太高了,忙活半天也賺不到錢的。所以,屬於海淘類比較可以放心買的。但是日韓的商品就很難說了,郵費不貴,速度還快,就成為這個走出去,再走回來討論的重災區。

保稅倉的真真假假

保稅區到底有沒有假貨,可以說是一個常年不倒的話題了。

保稅倉的興起,讓很多電商平台迅速崛起,但是自然也影響到了代購們的生意。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代購們一起攻擊保稅倉的假貨問題。然後保稅倉為大本營的電商們有一波公關戰,說保稅倉管理怎麼嚴格,不會有假貨。

總之,口水戰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但是事情的真相卻很撲朔,所以刀刀也不太敢輕易下結論了。

如何購買真貨?

以上的說法,基本都是傳聞,但是每次傳出售假消息,消費者就緊張一波。業內可無法拿出信服的證據來闢謠,所以,真真假假的傳聞混在一起,真是業內亂象。

如果你真的會受到傳聞的影響,就只能選擇最靠譜的購買渠道了。

最保真的當然是在線下店、自己在海外官網上下單海淘,在國內的官網上購買,或者托熟人代購,這些我們往期也說過,這裡就不細說了。

還有一些網傳技巧,比如說真貨假貨圖片比對啊,或者一系列看根據淘寶評論、賣家信用等方法辨別店鋪是否摻假的方法。

圖片來源:Pinterest

刀刀曾經也特別迷戀這些所謂的方法,但後來發現,不但不準確,浪費時間,還搞得自己疑神疑鬼的,也並沒有多省心,按照方法買回來,自己還是覺得不踏實。省的這倆錢和精力都可以搞個兼職賺點錢去原產國人肉背回來了。

今天刀刀要給大家分享的是2個比較簡單可行的小技巧,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買到假貨。當然,可能知道這倆技巧的姑娘也挺多的。

認清楚「官方旗艦店」

其實我們日常用的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在線官方旗艦店。並不像大家想得那麼少。所以大部分大家耳熟能詳的化妝品啊衣服啊都可以在這些官方旗艦店裡買得到。

但很多姑娘並不能分清各種看起來像官方旗艦店的網店真正的官方旗艦店的區別,就會造成種種誤解。

經常會聽朋友說「天貓旗艦店也會賣假貨」的事情,後來刀刀發現根本她就不是在官方旗艦店買的。

我詳細來扒一扒各種店有什麼區別。

先看一下下面兩家店:

大家來找茬,看看有什麼區別?估計很多童鞋覺得好像沒啥區別。

我們放大點看。

看到了嗎?有授權店,也有官方店,官方店在名稱下面有「品牌直銷」的黃色標誌,並且有「官方直售」的標誌。而授權店是「官方授權」。

授權店自然要比隨便一家店要靠譜,但是如果你想徹底放心,還是去找品牌直銷吧。如果沒有品牌直銷,再來看官方授權店,總是比隨便一個不知道的第三方店鋪要靠譜些。

再來說另一家。奶茶店有三種比較容易搞混,刀刀一個一個指出來給你看:

這個有「官方直售」標誌的就是官方旗艦店了,運營發貨都是品牌自己在做。

這種寫官方授權的是第三方代理運營,有原品牌的授權,拿得到真貨。

最後這種比較容易搞混的自營,就是並不是品牌官方在賣,也沒有授權證明是正品,平台其實就是在自采自銷了。這種肯定是要比在平台上賣東西的第三方小店要強很多。

總的來說,正品率從高到低排:

官方直售(品牌直銷) > 官方授權平台自營 > 官方授權第三方自營 > 平台自營 > 第三方采銷

如果你要一百個放心,只在標有「品牌直銷」的店裡買就行了,雖然會貴一點,但是能保真啊。又想要正品又想要價格低,誰不想呢?

如果你要的東西沒有國內官網、也沒有官方旗艦店,那麼就可以按照上面這個排名逐一考慮購買渠道。

購買總銷量小的產品

如果官方直銷的品牌里沒有你喜歡的,推薦你找一些購買總銷量小的產品。

注意,是總銷量。就是你在某寶輸入一個產品名稱,然後選擇上面一欄的「銷量優先」。然後看一下第一個的銷量。

按照銷量排名,單價不超過500元,最高銷量不超過1000的可以說沒有什麼造假可能,滿打滿算一個月也就掙個幾十萬的,對於一個造假商來說這個數量簡直太少了,而且還可能要冒著賣不出去壓貨的風險,怎麼看都不划算啊。

比如說剛才舉例中的 One Day Tattoo 眼線筆,和 Kiss Me 不相上下的水平,很多美妝愛好者可能會它覺得比 Kiss Me更勝一籌,在Kiss Me沒有官方直銷的情況下就不用買 Kiss Me。

對於自己不知道的品牌買之前做好功課,不要買假洋牌和三無產品。

但是因為很多新手分不出小眾品牌、小牌、新品牌還有三無產品之間的關係,就會很混亂。(挖個坑,之後會專門寫個文來說。)

對於新手來說,我還是推薦你們去「品牌直銷」買自己聽到耳朵都要出繭的牌子,不要惦記著小眾品牌了,最起碼自己心裡放心。

另外,不一定是小眾產品,很多大品牌的非熱銷款也可以比較放心地買的。

比如說香奈兒眼唇卸妝水什麼的,Lunasol 的液體眼線筆什麼的,都不是大品牌的熱銷款,但是還能保證質量,圈內口碑也還不錯,又不太可能有假貨。

這些東西就不用認準官方旗艦店了,一些第三方價格也會很可愛,也非常難碰到假的。

像假貨的正品

但即便是明明在品牌直銷的店,很多姑娘還會覺得自己買的是假貨。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是像剛才說的,可能真的買到了假貨,但因為很多人分不清每家店的類型,誤把自營店和官方店搞混,以為是在官方旗艦店買的假貨。

但還有一些情況其實買的是正品,但是因為產品個體差異導致覺得有問題。

不穩定的產品要素

越貴的產品穩定性也越好,質量控制也越好。而便宜的產品則比較容易不穩定,今天生產的是這樣的,明天生產的是那樣的,同一個品牌不同的場出來的也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韓國品牌上體現得也很明顯。比如說悅詩風吟的薄荷散粉,有一個批次薄荷味道重,一個批次味道特別淡。如果你在專櫃或者韓國自己人肉了一盒薄荷味道重的,再從另一個渠道買了味道淡的,很可能就會覺得是假的,反之亦然。

除了版本或者廠家原因導致的不同,還有放置時間的問題。比如說芙麗芳絲洗面奶,放久了就會有顆粒狀的沉澱,特別新鮮的貨是沒有的。官方店裡有的時候會有陳貨,有的時候有新貨,所以很多人可能又會誤把這個當做真假貨的區別了。

更換頻繁的包裝

貝德瑪旗艦店應該是被坑得很慘的。

自打貝德瑪換了新包裝,在新老包裝交替的檔口,就有買家質疑代購賣得是假貨,旗艦店賣的也是假貨。

豆瓣上有個非常長的貼在說貝德瑪買到了假貨的事情,因為包裝不一樣味道不一樣,但是官網還沒來得及更新圖片,所以懷疑淘寶一家皇冠店賣得是假貨。

隨著官網更換好了圖片,那個帖子最後一個人留言說官網更新了圖片,這個事情才告停。

心疼貝德瑪旗艦店。

圖片來源:Pinterest

韓國的東西更是包裝不停換,加上各個地區版本不一樣,沒法對比。刀刀聽飼主說她曾經買了4罐自然樂園蘆薈膏,在不同專櫃買的,每一瓶的包裝都略略有差異,和網上流傳的真圖假圖哪張都不一樣。

不同國家的減配處理

刀刀以前也講過很多次了,不同國家的版本配方是差別,在護膚品和化妝品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朋友買了產品後會感覺不一樣,是不是買到假貨了?

其實,因為每個國家的原料標準不一樣,所以會有同一產品不同的國家版本,像日版、歐美版等。

刀刀有個朋友,專門在法國做代購,經常會到葯妝店為國內的客戶們買代購商品。但是也經常收到國內的客戶反饋哪裡不對勁。明明是貨真價實的人肉代購,卻遭到質疑,朋友的內心幾度是崩潰的。

相信,很多良心代購也有相同的經歷吧,刀刀經常看到朋友圈有代購的朋友在苦口婆心的辯白,也是替他們心疼。

知道有很多友商和代購們也在關注進化論,文中有錯誤和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在留言處指正和補充喲~

空氣越來越乾燥了,有不少同學反映皮膚干後想瘋狂敷面膜,前幾天我在「普普的實驗室」發了一篇相關的文章《簡單來說 | 敷面膜太頻繁到底有什麼不好》,有疑問的同學可以去看看。另外大家在「保濕」方面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問題,也來「普普的實驗室」告訴我吧~

最近還寫了:

《多喝水就能給皮膚補水了嗎?》

《測了8把防晒傘,之後我就沒買防晒霜了》

《一直在說治痘去看醫生,怎麼看?》

《小白瓶+ 露得清A醇一起用,能讓你白到發光?》

這些文章,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普普的實驗室」查看。

來,考個試,【閱讀理解】

以下哪種店裡買到正品的概率最高?

A. 官方授權平台自營

B. 官方直售(品牌直銷)

C. 官方授權第三方自營

D. 平台自營

在留言區告訴我你的選項吧~

想要「零食大禮包」團購嗎?

想要的朋友給刀刀點個贊吧

戳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神進化論 的精彩文章:

老是用手碰鼻子,鼻翼會增大么?| 30秒知識點
職場新人「自救指南」,15款制勝法寶推薦 | 什麼值得買

TAG:女神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