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研究西方歷史?

為什麼要研究西方歷史?

雲過無痕:

《張紅∣試論中世紀英格蘭教區的建立、管理及作用》。

在中國崛起逐漸研究世界史的時候,噴學者研究西方文獻,這類記載中有的或許不完備,甚至有謬誤之處,但也能夠反映出觀察者的角度和認知水平。西方人為啥這樣記載?為啥產生這種錯誤?這種錯誤的產生就是一個切入點。

可以體現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有他們自身的角度。搞清楚這個,就是打破他們話語權的時候。翻譯西方文獻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不僅要研究中國史,還要研究世界史的。你連最基本的翻譯都沒有,你連基本系統的文獻整理都不搞,你搞毛線的研究呀!

你拿什麼指出人家偽造呀!你怎樣去打破人家的話語權?錢乘旦、李鐵匠他們都該哭死。辛苦翻譯了那麼多書,研究了那麼多成果,然後被你們一杆子捅倒。上來就是別人被洗腦啥的,知道中國的東西已經被翻譯了多少嗎?

什麼二十四史就不說了,連國內大部分人都不懂的金文甲骨文集成一類的翻譯過去了。看看西方漢學是怎樣的發達,而國內對西方史的研究呢?很多都是剛起步的,翻譯文獻什麼的,是必須的。我們也必須要深入地去了解他們呀!

造假也必須研究,至少得明白他們造假是一個怎樣的過程,是怎樣構造的。西方史料與中國研究,沒問題呀!研究蒙古史需要波斯史料,研究大唐史需要回鶻史料、吐火羅的史料。至於中亞西亞的史料,近代中國是怎樣跟西方接觸的,那些西方殖民者對中國又是怎樣認識的?

他們佔據了香港,澳門,又採取了怎樣的措施?這些本來就是中國史。但是確實需要他們的檔案、他們的文獻供我們研究,而且這種研究很有現實意義。比如現在的香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跟英國的殖民統治有關。

英國人的官方語言是中文嗎?你要了解他們是怎樣的統治,是不是要把他們的英文檔案翻譯出來,供我們研究,來與我們的中文記錄來相互印證,翻譯西方文章就是洗腦嗎?這篇文章的作者哪裡有這種意圖。

他是在呼籲我們國家有計劃,有系統的長期投入翻譯西方文獻,擴大中國史的研究範圍。早就說了,西方史的構建有問題,但是他們本身有自己的文明,而不是一片荒蕪。

這類記載中有的或許不完備,甚至有謬誤之處,但也能夠反映出觀察者的角度和認知水平,而且西方文獻對中國歷史的研究確實很重要。比如基督教在中國怎樣傳播的,是怎麼發展的,對當地有啥影響。很多開始的、細微的現象沒有被注意到。

等官方注意到了都是已經成問題了,或者信徒很多了。而基督教傳教士的日記、書信,就是我們研究它們在中國具體傳播的第一手資料。能讓我們搞清楚基督教是用了怎麼樣的手段在中國傳播的,他們面臨了怎樣的困難,又是怎樣對他們接受的。

說的就是他們的東西具有史料價值,可以拓寬我們的研究視野 ,讓我們的研究更加深入。所以才叫西方文獻與中國歷史,他們的記載對中文記載的補充。群里對史學的認識有很多誤解,歷史就是過去的事。但是實際上在不同的史學裡他們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政治史里普通老百姓的生平就是可有可無的,家常里短兒是不值得記載的。

但是在社會史或者生活史裡面,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反而更受重視 。因為這些可以讓我們更準確地了解過去、社會的面貌、生活的水平。

而想要研究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史料的,史料就是承載歷史的種種東西。可以是正史,可以是方誌,可以是一處考古遺迹。可以是一方磚,一塊瓦。可以是石碑,可以是鐘鼎,也可以是由異國的記錄。相比之下,考古遺址、金石檔案、當時的記錄,是第一手的資料。

而正史、方誌等是經過選擇、剪裁、總結、研究的第二手資料,後人在這個基礎上的運用是第三手資料。而史學主要是求真,我們解釋古代社會的種種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史料學就是史學的基礎,但是史學終究不是史料學。

高薪說:西方造假這個情況,對後人來說算不算歷史?我認為:當然算,屬於構建的觀念史 。他是有一定的、方法的,目的是揭示現象後的實質、規律。比如馬哲,就屬於宏大敘事。史學是包括很多的東西的,也劃分了很多類別,也有很多層級和分工。

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要用到很多不同的學科,古來就是如此。

【活躍】平時

人類的生存繁衍離不開傳承與發展,而歷史就是一面鏡子,通過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更好地為現在服務。舉個例子,近代中國落後了,西方說我們是劣等民族,我們這時候看歷史,發現中國古代十分燦爛,這就給我們自信,我們中國人是十分優秀的。

同時,還有教訓,為什麼過去這麼優秀現在卻落後挨打呢?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法更改,但過去為什麼發生這些事而不是那些事,其背後的規律才是研究的意義,這些意義如何服務於現代社會才是研究目的。揭露真相,發現規律再到應用規律。

【活躍】布武天下

這個也是東西方分野的重要時期,西方的文明和民族的優秀就是武力強盛,我吃不了你。

【管理員】雲過無痕

比如史部又分正史、職官、儀注、刑法、霸史、雜傳、地理、譜系、簿錄、起居注等,這是按照史書的性質分的。不同的史料有不同體裁:編年體、紀傳體、典志體、紀事本末體、會要體、實錄體、綱目體。

而對這些書籍內容的考證則要用到、金石學、文字學、音韻學、目錄學、版本學等內容。而今天的史學則比古代更複雜,所謂的西方文獻,只是史料。被我們的史學工作者拿來,在研究中國局部的某些方面的歷史。

【活躍】平時

中國哲學研究人與人的聯繫居多,傳承下來的文學作品十分豐富。西方哲學偏重於對人與物的研究,在技術層面上十分重視。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方就說明這個問題,但技術是不分國界的,西方內部就四處挖牆腳。

主講 雲過無痕

來源 東方時事解讀QQB文化群

整理 一剪閑愁

時間 2018.2.22

附註:東方時事解讀QQ系列群內任何一位成員的發言、其內容均只代表其個人觀點與立場,不代表「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及其網站、公眾號的觀點與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文化號 的精彩文章:

大羅天尊之-寒冬卜算雪梅香
原創/《說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讀 1-4;2-1

TAG:東方文化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