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三國五子良將,卻蒙羞鬱鬱而終!

他是三國五子良將,卻蒙羞鬱鬱而終!

三國漢末史,亂世出英雄,自然是名將無數。各方諸侯勢力頗多,能選擇的主公也非常之多。混戰之中,少不了各種降將,只要不是賣主求榮,也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但有一人,卻在投降之後,備受爭議。

于禁,三國五子良將之一,他在曹操麾下,一生征戰無數。他曾經是包信的部下,在包信去世之後,便由王朗推薦給曹操,至此,曹操勢力還比較弱,多於禁這樣的一員虎將,自然是委以重任,深受信賴。

于禁跟隨曹操後,屢次破陣斬將,得到曹操多次提拔。他戰功赫赫,被曹操授予「假假節鉞」之權。在戰時對將士有生殺之權。他不僅驍勇善戰,而且治軍嚴明。但就是這樣的軍神,在榮耀半生之後,也有跌落神壇之時。

建安二年,張綉降於曹操。曹操有意籠絡張綉手下大將胡車兒,張綉有些坐立不安,懷疑曹操有意想要致自己於死地。未雨綢繆的他和曹操商量,想要見曹軍軍營調動軍隊。曹操一時大意便同意了。張綉見曹操上鉤,便對在借道途中,忽然發起進攻,打的曹操措手不及,一時軍營大亂。

曹操被打的狼狽逃竄,而曹昂與典韋也死於混戰之中。在亂軍之中,只有于禁沒有亂了陣腳。他從容不迫,有序的指揮著百名士兵,一邊突圍,一邊禦敵。雖一直有傷亡,但這幾百人始終有條不紊的撤退著。

于禁在途中遇到一些傷員,他們被搶的連衣服都沒有了。于禁仔細詢問之下才知道,是曹操收編的黃巾軍組成的青州軍隊。同為曹操麾下,于禁大怒,便帶人攻打青州軍。而青州軍將領則立即到曹操面前狀告于禁。有人勸于禁面見曹操,而于禁忙著挖戰壕,防禦張綉再次進攻。一心一意備戰的于禁說:以曹操的足智多謀定不會聽信讒言,還是修建戰壕要緊。

曹操得知後,便大讚于禁:治軍嚴謹,遇事從容,有不可動之節。便對於禁大肆封賞。雖曹軍打敗,但卻使得于禁的氣節為世人所稱讚。

幾年之後, 昌豨叛亂,曹操命于禁帶兵殺之。于禁領命便去帶人攻打昌豨。昌豨見是于禁前來,並未做抵抗便投降了,昌豨本與于禁是多年舊友,他相信于禁不會對自己如何,便也直接投降了。讓昌豨沒想到的是,于禁面對昌豨投降,不為其所動,依舊將他斬於陣前。面對眾將士求情,他說:曹公曾有令,圍後而降者,殺。他雖是舊友,但我不可失節呼!

曹操對於禁大肆褒獎,認為他嚴於律人,恪守法度。

而這也為于禁日後失節埋下伏筆。

于禁這樣一個恪守法度,嚴於律人的人在節操上一直都是道德的典範,在亂世之中,被人所贊。多年來他征戰沙場,屢戰屢勝,就這樣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他之後的所作所為,另眾人都大跌眼鏡。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對曹軍發動進攻,樊城守將曹仁不敵,便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于禁與龐德前去救援。龐德與于禁不同,他原是蜀將馬超的手下,而龐德的哥哥也是蜀國高官。曹操擔心龐德見此機會,投降於關羽,從新回到馬超手下。龐德當場立誓,絕不叛變,一定要殺死關羽。雖然龐德的誓言擲地有聲,但曹操生性多疑,還是有點不太放心,便囑咐于禁,讓他小心提防龐德叛變。

于禁和龐德帶領部隊進入樊城,等待與關羽一戰。而關羽此時也不著急,將軍隊駐紮在高地之後,便將河流堵死,與于禁對峙不下,耐心等待機會。此時正值夏天,一天夜裡瓢潑大雨,河裡水位上漲。關羽下令放水。面對儲蓄已久的洪水,于禁的軍隊頓時潰不成形,兵敗如山倒。

龐德的手下將士見大勢已去,便請求龐德投降。而龐德以其擾亂軍心為由,殺了兩名將軍,身披鎧甲,殺向蜀軍。最後,龐德手下全部戰死於此,龐德見真的大勢已去,便獨自駕船去攻打蜀軍,祈求同歸於盡。只是無奈,這時一個大浪打來,龐德被海浪掀翻在水,不幸被關羽部下所俘。

龐德被關羽活捉,關羽因龐德是馬超舊部,便勸其投降。而龐德很有骨氣,一直站立於地,堅決不跪。無論關羽對其怎麼勸說,他都對關羽大罵不止,直到最後被殺。龐德雖作戰能力不強,但是他用行動相世人證明,他的忠誠和重諾。

但與之相比,于禁的行為卻讓世人大吃一驚。他不光震驚曹軍,連關羽都對其驚訝不已——于禁投降了,他不知是投降,還是不戰而降。關羽對其投降並沒有抱希望,所以,也沒有對於禁勸說。面對於禁主動投降,關羽在震驚之餘依舊難以接受。

消息傳到曹操那裡,曹操驚訝良久之後,才感嘆道:為何在危難之時,于禁會不如龐德呢?于禁陪他多年出生入死,他實在想不通於禁為何會投降。

而作為當時的道德偶像,于禁的投降對眾人來說,不止是吃驚,更多的則是憤怒,是失望,多年的人設崩塌,讓眾人對他無法原諒。

作為曹軍的精神所在,于禁的投降,並不只是簡單的一場失敗戰役,對眾人而言,是精神支柱的崩塌。曾經的于禁,面對老友投降,都依舊有著「不可動之節」,他為了維護曹操的律法,為了不丟失自己的節操,殺伐果斷。而他的部下都不曾提出投降,願意一戰而死,他居然就這樣的降了。與之前龐德的寧死不屈相比,他真的投降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而正是因為這件事,也讓于禁受到了懲罰,他則永無翻身之日,再也無言面見曹家。

同年關羽雖打敗曹軍於樊城,但他還來不及為自己請賞之時,便被東吳的呂蒙用計斬於馬下。關羽的兒子關平也在此次戰役中英勇犧牲。于禁便從關羽的階下囚,轉變成了孫權的俘虜。

孫權雖不齒于禁投降,但也讚歎于禁多年的赫赫威名。所以對其並未多加苛責,也待于禁為上賓,給他一定的自由。孫權大度接受于禁,但不表示孫權的手下也這樣,當時的于禁並不止是曹軍的軍神,他在三國之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像這樣神一般的人物跌下神壇,為了活命而主動投降,就算是東吳的將士也難以接受,而且不齒於他的作為。

虞翻每次見孫權待于禁為上賓之時都對他橫加指責,虞翻對於禁來說,就像是一根刺一樣,不停的提醒著于禁是不戰而降之人。哪怕是于禁有後悔之意,虞翻都認為于禁是裝同情。孫權雖禮待于禁,但是面對同樣是自己部下的虞翻,也未多加斥責,只是偶爾提醒幾句。

于禁在東吳雖生活的還是不錯,但這個地方,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折磨。人們可以隨意的拿他投降之事來嘲笑他,諷刺他,讓他覺得做人全然沒有了尊嚴,沒有了傲氣。於是他便想回曹營,那裡畢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而且在那裡他也一定還會生活的很好。

曹丕稱帝,孫權投誠於曹,而于禁也被當做曹軍戰俘,送回到魏國。在那個叛主投降的年代裡,于禁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于禁認為自己也可以得到原諒。

此時的于禁早已滿頭白髮,沒了當年的意氣奮發,年邁的于禁面容憔悴,形如枯槁。曹丕見於禁如此,也並沒有對其多加苛責,反而安慰於他。而于禁對曹丕也是感激涕零,因回到曹營而激動的于禁,根本沒有注意到當時周圍人的冷漠與憤恨。

那時的曹操早已過世,于禁受曹丕之命,祭拜曹操。而曹陵顯眼的地方卻畫著「水淹七軍」,關羽的勝,而于禁投降這一幕。原以為被人原諒的于禁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了。心如刀絞的他終於明白自己一步錯,步步錯。那種絕望的愧疚之情讓他無法面對自己苟且偷生,不久便病死於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檀添香 的精彩文章:

趙姬面首亂政,看千古一帝秦始皇如何拿下!
忠烈楊家將,評書及史實之中人們所不知道的故事,天波楊府人去樓空的無奈!

TAG:紫檀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