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納粹為何能兵不血刃的兼并奧地利?這2招功不可沒

納粹為何能兵不血刃的兼并奧地利?這2招功不可沒

1938年3月14日,對於納粹德國和希特勒來說是一個無比榮耀的日子,這一天在納粹連哄帶騙加威脅之下德國的近親國家奧地利正式和德國合併了,所謂的「德意志」民族再一次統一在了一起,德國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與此同時作為納粹德國領袖的希特勒完成了情感上的「復仇」,多年前希特勒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離開時是一個灰溜溜的窮光蛋,而當他在1938年再次踏上維也納的土地時,他已是以統治者的身份「君臨天下」。

可見「成功兼并奧地利」是希特勒個人與事業雙豐收的好事,至於希特勒是如何做到兵不血刃的兼并奧地利?無非是做好了這2招。

首先是內部瓦解,俗話常說「蒼蠅不叮無縫蛋」,所以希特勒首要目的就是要讓奧地利內部先亂起來,並培育一個完全能夠聽自己話的傀儡勢力,讓奧地利變成一個有縫的蛋。

因而自1933年希特勒執政德國大權之後,希特勒就開始秘密的向奧地利內部的親德納粹分子提供活動物資,這不在1934年5月,奧的納粹分子直接將自己的總理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刺殺了,當然希特勒是矢口否認跟自己支援有關。

對於如此重大事件,奧地利按計劃是要嚴查不待的,但希特勒立馬出手了,於1936年7月11日逼迫奧地利簽署《德奧協定》,要求奧地利的納粹黨員可以直接選入政府,如此一來奧地利政府開始向納粹德國傾斜。

就這樣靠著奧地利內部人的支持,希特勒玩了一個漂亮的中心開花,從「敵人」內部將其徹底的瓦解。

再而是在合適的時間找到對的盟友,奧地利作為奧匈帝國在一戰失利後被分解的產物,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義大利的勢力範圍,直到義大利自身陷入戰爭泥潭而不能自拔。

譬如1936年西班牙內戰,義大利一直是支持叛軍的主力,而1935的衣索比亞抗意戰爭中,義大利更是主力之一。兩線作戰之下義大利整個被完全掏空了,出於自保的考慮,漸漸的義大利開始放棄了對奧地利問題的糾結。

對此墨索里尼說,「他為奧地利的獨立『站崗』已經感到厭倦」,同時為了將自己的壓力分擔出去,1937年11月6日義大利參加了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

如此一來德國兼并奧地利最大的阻礙「義大利」,在德國的「糖衣炮彈」之下淪陷了。

配圖來源網路,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參看資料:時代叢書 德奧合併問題 蔣恭晟 - 正中書局 - 1937 - 被引量: 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夫妻倆在美當間諜,因家人出賣,被美國政府判死刑
美國為何一定要用原子彈炸日本?有2個考慮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