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道士名聲壞透,200兩銀子賤賣天價文物,人們稱他敦煌守護神

這個道士名聲壞透,200兩銀子賤賣天價文物,人們稱他敦煌守護神

早在1907年,英籍探險家斯坦因等外國人便開始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用或哄或騙的手法,從看守莫高窟的愚昧貪婪的王道士手中,帶走了大量珍貴文物,他們被稱為敦煌的罪人。

然而魯迅卻說:「當假的國學家在打牌喝酒,真的國學家正穩坐高齋讀古書的時候,莎士比亞的同鄉斯坦因博士卻已經在甘肅新疆這些地方的沙磧里,將漢晉簡牘掘去了。」

斯坦因被稱為那個時代最驚人的探險者、考古學家。王道士發現藏經洞七年後,斯坦因從印度出發,翻過天寒地凍的帕米爾高原,穿過熱浪翻滾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終於來到這千年前封存的故紙堆旁邊。在此之前,敦煌本地官員對王道士敬獻的這些破紙殘頁表現出極為徹底地不屑一顧;至於王道士提出的由政府出資來妥善保管的建議,更被認為是異想天開。

儘管如此,這個提著大袋錢幣的異邦人並沒有讓家徒四壁的王道士動心。一連很多天,斯坦因連半張紙都沒有看到。走過大半個世界的斯坦因閱人無數,他意識到「用金錢收買王道士是不可能的,這會傷害到他的宗教情感」。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他摸到自己從不離身的兩本書:《馬可·波羅遊記》和《大唐西域記》。這兩本書中的主人公是斯坦因最崇拜的人,他發現每當自己講起玄奘取經的故事時,王道士總是流露出心嚮往之的神情。

於是斯坦因撒了一個聰明的彌天大謊:「當年玄奘法師從東土到印度取得真經,如今我從印度出發,沿著玄奘法師的足跡來到這裡,是玄奘的在天之靈把這些經卷託付給我,讓我再帶回印度。」王道士終於打開藏經洞的大門,隨意抽出一卷經書遞給斯坦因,邊頁上竟正好寫著「玄奘」二字。看著王道士驚訝拜服的神情,斯坦因知道,這次必能功德圓滿。

斯坦因挑選出9000卷文書和500幅佛像絹畫,裝了整整24箱,十個月後送到英國。這些中國政府棄之如敝屣的珍貴文物,為斯坦因贏得了爵位和躋身世界頂尖探險家之列的資本,也吸引了全世界為敦煌遺書驚艷傾倒的目光。這個「考古挖掘出金銀財寶不為所動,看到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紙片便如獲至寶」的冒險者,在世時就已成為中國人民的敵人,屢次受到監視,甚至被驅逐。但從客觀上來說,他是敦煌學術的強力推手,在促進敦煌學成為國際顯學方面功不可沒。

斯坦因滿載而歸,得到200兩銀子的王道士也笑逐顏開—有了這筆錢,就能好好修繕莫高窟遺址了。他被後人罵作目光短淺的農民、中國文化史的賣國賊,而今天來到莫高窟的遊客們,還能在王道士修築的石窟廊檐下,躲避灼人的驕陽。王道士始終過著簡樸的生活,從外國人手中接過的銀兩,幾乎全部用來修繕莫高窟和清理石窟中的流沙,但他晚年卻聲名狼藉。

一位劫經者的手稿道出了原委:「我曾經贈送給王道士75兩銀錢,可是被誇大到十萬兩,村民們要求和他分享這筆錢。他當然拿不出,只能裝瘋賣傻,在人們的詬病中度過餘生。」

1909年冬天,渾渾噩噩的清政府終於開始意識到敦煌遺書的價值,下令將剩餘經卷全部運往京師,不過並沒有裝箱,只是草草遮蓋,一路上都有遺失。押運的官員並沒有把敦煌遺書送進中國第一座近代國家圖書館,而是直接把大車開進家裡,挑選精美的經卷佔為己有。由於怕被人發現,他們將無數珍貴的文物一撕為二。今人總結散布各地的敦煌遺書:英國最多,法國最精,俄國最雜,日本最隱最秘,中國最散最亂。

斯坦因之流即便背上盜賊的惡名,也把所有贓物捐獻國家妥善保存。相較於那些外國劫掠者,中國自身對待珍貴文物的冷漠態度,難道不是更令人痛心疾首嗎?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夜啼將軍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最悲催的羅馬皇帝,娶了仨老婆都沒繼承人,死後女婿笑了:承讓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