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逝者歸於源頭

逝者歸於源頭

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

周深 

00:00/04:08

幾天之內接連幾位名人去世的消息。霍金-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李敖-善於舌戰的台灣暢銷書作家,洛夫-著名詩人。洛夫與幾月前去世的余光中,在華語詩歌寫作的圈子裡為人們所熟悉。

天才也好,怪傑也好,詩魔也好,大咖也罷,都在歸於天際的這一刻一同沉寂了,連同他們的發現,探索。

而人類並未停下不斷攫取的腳步。眼見一座一座大樓平地而起,高速公路密如蛛網,田園在我們的視野中縮小著。這一進程美曰「城市化」。

看不見的互聯網更加深入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恍惚間,我們的意識也「互聯網」化了,更分割,分散,更碎片化。

我不禁想到「永恆」一詞。到底有沒有永恆呢?那些看似偉大的人類發現和意識到底歸於何處?我們的「創造」到底有沒有價值?

答案卻是迷茫的。《金剛經》中的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才是道出了一切的本質。所有已經呈現出的有形的,無形的一切終將寂滅,如如不動才是這一切現象後面的本來。

那麼那些曾經改變了人們思想,行為,乃至生活與歷史的科學發現、美妙的詩歌、文學,藝術,對一切的好奇與探索,價值何在呢?

霍金之前有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之前有笛卡爾等等,余光中之前有徐志摩,再向回溯有陶潛,李商隱等等,搖筆杆子罵人的文人李敖,五四之後的報刊上亦有著一堆。逝者逝矣,而死亡只是一個肉體上的假象,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這一條道路上就前撲後繼。那些閃光的耀眼的靈魂似乎窮期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試圖觸摸蒼穹,而最終他們的歸宿也正是-歸於蒼穹。

在終極的真理面前,在偉大的造物面前,他們如孩子般給出各自的遊戲或答卷,而最終一一歸零。人類的文明是否最終亦免不了這樣結局?那被自以為是的文明「改造」了的人類呢?

我不禁想到好萊塢電影《末日來臨》里的鏡頭:海水正湧進那些舊日繁華的城市,人們趕往唯一能夠得到救贖的場所「諾亞方舟」,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獲得那張寶貴的船票。這會在某一天成為事實?

又想到了另一個充滿了智慧的詞——「慈悲」,那指的是萬物一體的,眾生平等的無條件的愛。它會不會是我們所有人的歸處呢?

霍金說:正是因為你愛的人住在這裡,宇宙才有了意義。那麼當我們離去之時,讓我們重新歸於源頭的是否也是愛與慈悲呢?

一切的意識活動皆是轉瞬即逝的虛像,而愛似乎是它唯一的出口與意義。宇宙始終是開放的,我們的心亦是。如果你因愛而創造,那麼終有一天仍會歸於愛的源頭。那本來無一物的清凈之地,便是「永恆」吧!

願所有逝者同歸於源頭。

左岸記:人類不是沒有思想的蘆葦,以我思故我在,那些不平凡的人留下來的智慧會在後來人的思考里成為永遠的存在,無論是預見的還是奠基的,正是他們對世界對人世的熱愛,他們窮盡自己的一生,成為人類進化歷史黑暗長河中的一盞明燈,一顆星星。在宇宙宏觀里,誰都微不足道,但對於人類的感知卻是實實在在的,智慧永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歲月不饒人,你可曾饒過歲月
記憶是最大的告密者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