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財經24小時 星期二

財經24小時 星期二

我們立志成為行業的思考者和實踐者

每天清晨為您帶來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

混元投資編輯部

願您用更少的時間,了解更精華的資訊

宏觀動態

1.【「十三五」去產能目標有望在今年提前實現】

工信部部長苗圩26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過去兩年,全國已經完成鋼鐵去產能1.2億噸左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如果到年底能完成壓減任務,那麼「十三五」去產能目標就可能在今年提前實現。(證券時報)

2.【四部門召開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究啟動會】

從工信部獲悉,3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聯合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部門相關司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究」課題啟動會,會議明確了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究的總體目標、專題內容及工作機制,與會專家就有關重點問題進行了討論。各部門均表示,積極支持開展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究,並提出了相關建議。(中國證券網)

3.【中國城市群發展呼喚新的住房供給體系】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住房需求和市場正在發生階段性的變化。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城市群與房地產市場新定位分會」上,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城市化發展已經進入到以大城市群為核心的發展階段,房地產市場不僅要造房子,還要給老百姓創造多元化居住服務的選擇及更好的宜居環境,需要新的住房供給體系。(證券時報)

4.【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將合理提高個稅減除費用標準】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於3月24至26日在北京舉行,財政部部長劉昆出席,並就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財稅體制改革有關問題進行了演講。劉昆表示,將以改革開放40年為重要契機,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今年將繼續調整增值稅稅率水平,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快推進單行稅法的立法工作等。

5.【中國建成首台散裂中子源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

從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工藝鑒定驗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建在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日前按期、高質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設任務,並於當日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工藝鑒定和驗收。建成後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成為中國首台、世界第四台脈衝型散裂中子源,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中國散裂中子源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科技日報)

6.【新華社:如果有必要中國必然還會出台更新的貿易戰反制措施】

目前,中國商務部已發布針對美國進口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這只不過是一個警告,釋放出中國「一不會怕、二不會躲」的明確信號,如果有必要,中國必然還會出台更新的反制措施。(新華網)

財經要聞

1.【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

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將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5G、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要實施新一輪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快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發展的水平。

2.【稅收力挺企業改制重組九種情形免徵三年契稅】

為繼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關於繼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企業改制、事業單位改制、公司合併、債權轉股權等九種不同情況免徵契稅。(證券日報)

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公布在即多重政策催化投資機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連續第二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專家表示,近期相關發展規劃有望發布,這將進一步推進實質性的項目在區域落地,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間的協同發展,提升整體經濟活力及競爭力。(證券日報)

4.【光伏分散式發電迎新一輪發展 19隻年報業績翻番股潛力凸顯】

3月2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分散式發電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鼓勵企業、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和包括個人在內的各類電力用戶投資建設並經營分散式發電項目,豁免分散式發電項目發電業務許可。此次徵求意見稿在2013年出台的《分散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做出了多處修訂,政策升級明顯。(證券日報)

5.【去年房企百強佔據近半市場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發布《2018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十五年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總資產、銷售額均值實現了50多倍的增長,市場份額接近50%,行業集中度得到加速提升。數據顯示,2017年,百強企業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63760.7億元、4979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8%和23.7%;百強企業市場份額快速上升至47.7%,較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經濟參考報)

6.【多地推進智能駕駛政策落地】

多地在政策上為智能駕駛汽車上路「開啟綠燈」。日前,北京市在前期政策基礎上,頒發了首批自動駕駛測試試驗用臨時號牌,為百度等企業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掃清了政策阻礙。同期,深圳市公布《深圳市關於規範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並開始公開徵求意見。這是繼北京、上海、重慶之後,又一個即將出台智能駕駛路測細則的城市。(經濟參考報)

投資風向

1.【方星海:原油期貨在開放方面證監會還會有一些新舉措】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原油期貨是一個產品創新,同時也是一個開放舉措;在開放方面,證監會還會有一些新舉措,就像石油期貨一樣,就是讓國際的定價基準,能夠更多地反映中國的供需情況,這樣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證券時報)

2.【建議謹慎有序降低存款準備金比率】

中國金融時報援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彭興韻稱,若要貨幣政策真正回歸中性,就應當在控制中央銀行貸款總量增長的同時,謹慎有序地降低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這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必然要求。

3.【穩住槓桿深化改革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5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表示,進一步明確「監管姓監」,優化監管力量,嚴格監管執法,抓緊出台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指導意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等審慎監管基本制度。(中國證券報)

4.【銀行理財經理薦基有高招高成長性主題基金受青睞】

今年一季度接近尾聲。在今年年初的走訪調查過程中,就有某銀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3月下旬能夠看到國家對一些產業和行業的支持,也會對相關主題和概念的基金進行針對性推薦。與今年年初相比,現在各銀行的理財經理所推薦的基金會有哪些變化呢?為此,記者再次以投資者身份走訪了北京十幾家銀行網點,得到了一份嶄新的基金推薦名單。(證券日報)

5.【供應鏈金融將成新「風口」 3年後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5萬億】

供應鏈金融方興未艾,在政策、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下,商業銀行、電商平台、P2P網貸平台、軟體服務商、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等各類市場主體紛紛加入到供應鏈金融的藍海之中。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6.【區塊鏈概念持續升溫未來有望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概念還在升溫,各行業公司紛紛入場。近日,在2018新商業企業發展論壇上,與會者針對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工信部信通院雲大所卿蘇德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更多的信息透明,降低中間的審核複雜程序,提升相關效率。(第一財經)

國際追蹤

1.【蘋果再減600萬部iPhone X產量 累計砍掉7500萬部】

據美國財經投資網站MotleyFool報道,最新分析師報告顯示,蘋果再次削減iPhone X的生產計劃,削減規模為600萬部。這家機構稱,和iPhone X最初的宏大銷售計劃相比,蘋果前後一共削減了7500萬部的生產計劃。這相當於一個季度的蘋果手機銷量。(36氪)

2.【韓國車企在華市場份額跌破4%】

韓國央行25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以來韓系車企在華份額跌破4%,至3.8%。除「薩德」影響外,韓國汽車在中國市場地位下滑,本土企業價格競爭力提升,日企加大開拓中國市場等均為拉低韓企市場份額的因素。今年1-2月,北京現代在華銷量同比大跌29.4%,排行下滑至第10。

3.【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拉米:貿易逆差不是美國挑起貿易爭端的理由】

特朗普對外宣稱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最主要原因是貿易逆差,但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拉米在接受財經頻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理由不成立。拉米表示,如果美國想要放棄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大家都不會答應。拉米認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難以逆轉,去全球化最強的阻力恰恰就是如今高度的全球化。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之間不會發生貿易戰。

4.【美媒:中美幕後磋商避免貿易戰美財長考慮親赴北京】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美兩國已悄悄開始幕後談判,討論改善美國對中國的市場准入,以避免爆發貿易戰。會談涉及的範圍包括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等領域。消息人士稱,美國財長努欽正考慮親赴北京進行談判。

5.【能源巨頭嘉能可搶得中國原油期貨首單 】

3月26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合約正式上市。開市首日,原油期貨首單法人戶委託交易花落境外交易者嘉能可公司(Glencore)。該公司於當日通過時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委託新湖期貨有限公司進行交易,在集合競價階段搶得中國原油期貨上市首筆委託並成交SC1809合約。(證券時報)

6.【波音交付首架787-10夢想飛機 可搭載330名乘客】

波音公司當地時間周日在南卡羅來納州一座工廠向新加坡航空公司交付了其首架787-10「夢想飛機」,這是波音787飛機系列中的最新一款,可搭載約330名乘客,比787-9多搭載40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