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悲者有慈悲心,解脫者無解脫境

慈悲者有慈悲心,解脫者無解脫境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文 | 法錦

五個月沒有更新,粉絲竟然還有增加。感謝這個時空和這個平台,感恩所有的讀者諸君。南無阿彌陀佛!


有師兄在後台私信問:怎麼不寫不更了?

好吧,講個故事。

據說以前的禪師隨身都帶著一把方便鏟,一者可以自力更生,在修行處種點食材,節省一些化緣的時間;二者見到眾生的屍體可以就地掩埋超度。

話說有師兄弟禪師二人出門行腳,同時見到路上有一個死人,其中一位口念阿彌陀佛趕快埋屍,另一位卻揚長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見此情景便去問這二人的師父:你的兩位徒弟不是都開悟了嗎?他們這樣做到底誰對誰錯?

師父答曰:都對。人不解,師更言:都是塵土。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

所以,我們寫更,不敢說是因為自己慈悲;沒有寫更,更不敢說是已經解脫。

除了懶,還有智慧不具足的原因。

南師說:大凡著作等身,也都是罪業等身。何故?如果觀念有誤,看的人越多禍害越大。

智慧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也表明自己四十九年說法未說一字。「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僅配圖


難道因為這樣我們就不寫不更了嗎?答案當然是NO。

我們怕誤人法身慧命,但我們更愛眾生一起修行。如果怕的力量比較愛的力量強大,我們哪有解脫的希望?更何況,法身本自清凈,離名、言、相而無分別。就我們這點異端的浪花,哪能撼動法界智慧的大海?

上午師兄問「話說如果我們害怕鬼的話,念咒是不是會有用呢?」

當然有用了。但是,你不覺得人更可怕嗎?對其念咒都沒有用的。

如果你知道,在佛的眼裡,人和鬼是一樣的平等,不分高下,對錯,好壞,一心只希望人、鬼都能解脫成佛,你就知道在他那裡,愛的力量更強大。

這個愛,才不是大眾所理解的世間情慾、無明糾纏或自私與交換呢。在古代,稱此為「仁」,仁者愛人。所以我佛,妙用「能仁」,以照「寂默」,合起來便尊稱為:釋迦牟尼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僅配圖


還有師兄私信說:感覺你們寫的東西繞來繞去不知所云,或者好壞的話都讓你們說完了?

親:我知道你很想要確定一定以及肯定,但是在無常的世界裡,不確定才是確定的。

我們的痛苦往往就在於執著一定要明確,卻不知道不確定才是真相。

猶如走路,往東走有往東走的風情,往西走有往西走的景緻。別人說東邊好看還是西邊美,都是對的也是錯的,關鍵是你想去哪裡,是也非也?

猶如道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者常都有有理有理之處,亦常都有非理之處,關鍵不在理而在你選擇怎麼看和問題能不能解決,是也非也?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玻爾說,「一個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作家菲茨傑拉德說「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僅配圖

所以,埋或者不埋,都是對的。慈悲者有慈悲心,解脫者無解脫境。

而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能夠分別以上兩者的智慧。

不要說修行人是應該沒有分別心的,需知應分別而不分別是愚痴,不應分別而分別是煩惱;也不要說修行人是一定要有分別心的,真正的心其實是沒有分別的。

前者為「用」,後者為「體」。如此而已。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知見不正之處,還請諸位大德同修批評指正為謝!

感恩您的閱讀、點贊、收藏、轉發與評論。歡迎惠賜高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舍度 的精彩文章:

TAG:喜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