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晚清名臣竭力維護朝廷統治,卻被民國總統讚譽為「大革命家」

這個晚清名臣竭力維護朝廷統治,卻被民國總統讚譽為「大革命家」

說到香帥,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古龍小說中的「楚留香」——風流倜儻+武功高強,人稱香帥。「楚留香」是虛構的「假香帥」, 「真香帥」另有其人,還幹了件很矬的事兒——主觀上想保自己的老闆,客觀上卻害了老闆。

這個「真香帥」就是湖廣總督張之洞,號香濤,又是總督,故世人稱之為香帥。

張之洞墓

當年洋務運動興起,張之洞趕時髦,提出一個著名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在湖北主持新政,大舉興辦洋務,創立了一批近代化工廠。大名鼎鼎的「漢陽造」,成為民國時期步槍的主要來源。也正是張之洞在湖北經營20年新政,才使得武漢成為重鎮。偉人對張之洞評價很高:「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近代教育家辜鴻銘說:「民國成立,系孫中山與張香濤(張之洞)的合作。」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張之洞是封建大臣,兩人是勢若水火的階級矛盾,怎麼可能聯手創立民國?再說了,張之洞1909年就去世了,怎麼影響1911年的辛亥革命?

漢陽造廣告創意園

原來,張「香帥」不但大力興辦洋務,還積極培養人才,向海外派遣大量留學生。他重視教育,撰寫名作《勸學篇》,人在哪裡做官,就在那兒開辦書院和學校,所以才有著名的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武漢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兒園)等,培養了大量具有新思想的人才。1904年4月底,湖北留日學生289人,位居全國首位,這些接觸新思想的學生後來成為辛亥革命的主力。

更牛的是,張「香帥」竟抵制清廷的政策。為了擴充新軍,當時各省都有陸軍小學,招收15-18歲的中小學生。這些學生年紀輕,「三觀」屬於成型時期,如果接受封建教育,容易控制思想。張之洞看法不同,認為陸軍小學堂只是普及性的軍事教育,花費巨大又遠水難解近渴,「中國學堂所教,多系俊秀幼童及各營兵勇,文理既昧,氣質亦粗,斷難領會精要。」他不理會朝廷要求從中小學生招收軍官的規定,而是直接從軍營選送優秀士兵到小學接受培訓,同時在規模、生源、機構、津貼、專業、教學計劃等方面大張旗鼓地變通。優秀士兵多為讀書人,容易接受新思想。後來參加革命的,大都是這些人。

張之洞這些做法,主觀為了維護清朝統治,客觀上卻促進了思想傳播和新人才選拔。

新政後期,對湖北大舉興學和派遣留學生的舉措,慈禧一度非常憂慮。一恐學生人數過多且多為漢人,易為地方掌控;二嫌學生參差不齊,不合陸軍小學堂的規制。1907年,湖北巡撫端方調任直隸總督,進京覲見。慈禧太后直接對端方說:「造就人才的是湖北,我所慮的也在湖北。」老太婆沒想到自己一語成讖,武漢果然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張之洞故居

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後訪問武漢見黎元洪,感嘆張之洞主持的新政有方,為辛亥首義奠定了物質基礎,準備了人才條件。孫先生表示:「以南皮(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參考書目

1.《民國那些年》,團結出版社,2015年

2.《張之洞全集?第2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大開寫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土匪打不過軍閥?僅這省就有兩個軍閥兼名將連續敗在土匪手裡,死得不僅窩囊而且難看
史上「四大奸臣」,秦之趙高宋之秦檜明之嚴嵩,還有一個默默無聞

TAG:腦洞大開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