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想要孩子走向金光大道,就別讓他被思維模式「綁架」

想要孩子走向金光大道,就別讓他被思維模式「綁架」

媽咪讀呀原創

記得一個小小說。兩個賣鞋的人來到非洲大陸,一個人說,這些人都不穿鞋,我的鞋肯定賣不出去,掉頭走了。另外一個人擊掌大笑:「太好了,人人都不穿鞋,要是把我的鞋都賣給他們,這個市場太廣闊了。」

看,不同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不同的方向和人生的道路。

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模式就像代碼,更像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一旦推到,就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每一次選擇會衍生各個想法和行動,最終把我們的命運改變為天差地別。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個班級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總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他們的本質差別就在於思維模式。

不誇張地說,思維模式操控了每個人的人生,且不動聲色、暗流涌動。經過多年的研究,心理學家大致把思維模式概括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

我們已經在斯坦福教授40年研究成果:常說3句話,孩子的未來將走向光芒萬丈這篇文章里,詳細介紹了關於成長型思維和固定思維模式的異同,本文不再贅述。今天我們想就如何培養幼兒的思維模式進行探討。

既然已知思維模式的重要性,針對2~6歲的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培養他們的思維方式嗎?


多問一句「然後呢」?

兩歲以後,孩子大概能就一件事進行描述。剛開始可能是短詞、後來是分句,再是簡短小句子。3歲以上的孩子能簡單描述清楚一件事。好,當孩子可以說出一件事時,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追問:「然後呢?」這句話不僅讓孩子的談話受到鼓舞,他會因為父母的傾聽而有更多表達的慾望。而追問的過程,就是孩子想像和思維發散的過程。

舉例:小小費從幼兒園回來,告訴我們「今天老師教我們畫了西瓜」。「然後呢?你畫了什麼顏色?」——追問1次。小小費回答。「然後呢?你的好朋友多多畫的什麼顏色?」——追問2次,引導回憶。再答。「然後呢?老師表揚你了嗎?」——追問3次,然後就為什麼表揚為什麼不表揚等後續問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分析。

和孩子聊天,多追問,當孩子順著你的引導思考時,大腦得到訓練,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強了。


鼓勵孩子大膽提問

鼓勵兒童提問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因為,思維的訓練是一種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我們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要鼓勵他們勇於提問,並且耐心解答。回答孩子的問題,要講究方法,回答的過程也是不斷啟發和促進兒童思考的過程。

舉例:小小費問,為什麼春天開花兒了呢?父母可以不馬上作答,可以鼓勵他:你為什麼不向爺爺提問呢?你有一次求助機會呀。鼓勵孩子用各種方法尋求答案。

如果父母決定自己回答。可以用分析的語言:「冬天冷嗎?春天變暖和了對嗎?」孩子答,是的。「如果感到寒冷,你是不是把自己蜷縮起來呢?」「如果熱了,你是不是想脫掉厚外套,出去活動呢?」孩子說對。接下來可以結合外出觀察、討論等方式,把一個抽象的知識表達出來。

當孩子說出一個觀點時,我們可以問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從而鼓勵孩子質疑問題,並解決問題。以上的方法貌似簡單,但是堅持下去就能看見變化。思維模式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越早培養,對孩子越有益處。天長日久,能看到驚人的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讀呀 的精彩文章:

這些食材很常見,經常吃讓孩子少生病、智商還高!
心理學媽媽支招:越「說」孩子越優秀的暗示語言,快學起來!

TAG:媽咪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