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好好,微辣就微辣吧!

好好好,微辣就微辣吧!

GIF

這句話也許是愛吃辣的人最大的「妥協」吧!

如果按照愛吃不愛吃辣來分的話,那麼可以分為三撥人:愛吃辣的人,中間的人和不愛吃辣的人。而我屬於第一撥,並且是從小就愛吃辣的人。

「從記事開始,自己就已經接受了辣味。大概是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吧。小時候,吃的最多的零食絕對是那種5毛一包的辣條(小時候會稱之為辣包包兒),什麼辣翻天,牛板筋,臭乾子等等,很多種類的名字現在都能說得出來。然後大了一些之後,零食的種類增多,開始買各種鹵過零食:鹵毛豆,鹵豆乾,鹵花生,鹵木耳,鹵鴨脖,滷雞爪,鹵鴨架,鹵海帶。。。。。。這些醬板的零食不只是有鹵香味,還有非常刺激的辣味(請自行想像)。這絕對是沒有味的時候必備的零食。

除了吃的零食之外,從小吃的最多的就是家裡的飯菜了。媽媽做出來的飯菜十個裡面九個是放了辣椒的,往往那個沒放辣椒的最後一定是被剩下的。而家裡的菜肴加的是新鮮的青椒或小紅椒,這樣做出來菜的味道,是外面飯店靠乾的紅辣椒和一層厚厚的油製造出的辣沒辦法達到的。這樣帶辣椒的飯菜一吃就是一二十年,就算是一丁點兒辣都不能碰的人估計也能被訓練出來吧。

在一次次離家之後的歲月里,自己對辣的承受能力也在逐漸下降,往往回家之後需要調節幾天才能回歸到以前的狀態。離家的日子吃的都是沒有放一點辣椒的菜,雖然說不放辣的菜更能體現食材本身的鮮味與原味,可是從小養成的味覺習慣對於這些不辣的菜實在是熟悉不起來。沒有辣的時候,吃飯就像完成任務一般,儘管每頓飯都會吃飽,但肯定不會因為這頓飯而感到開心。所以只要有條件的情況下,只要有辣椒的選擇,都會優先選擇辣椒,不管這種辣椒的形式是醬辣椒、干辣椒還是辣椒油,只要菜是有辣味的就行。

因此對於很多愛吃辣的人來說,想吃辣時可能就是下面這種情形:

Kitty:有好幾次大晚上的突然因為特別想吃辣,衝動的跑到超市買上一包辣條——絕對不是像衛龍那種甜甜的辣條,而是正宗湖南生產的那種辣條,只要吃上幾根就會覺得心安。

Bob:當沒有任何胃口時,只要給我一碗白米飯和一瓶家鄉版剁辣椒,剁辣椒拌飯能夠迅速滿足我的胃。

Tom:為了滿足自己的味覺,我不得不走進廚房開始研究各種辣味的菜。

Anne:說到辣椒,我想改編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辣椒愛的深沉。」

不得不說,愛吃辣的人為了滿足味覺上的享受真的是「喪心病狂」啊!

說起那些吃辣大戶地區愛吃辣的原因,除了氣候濕熱,辣椒可以去除濕氣外,還能想到的大概就是「窮」吧。窮苦的川渝黔湘地區的人民起初生活物資比較匱乏,偶然發現剛剛傳入內陸的一種觀賞植物——辣椒放入菜肴中可以增味,吃到嘴裡可以麻痹味覺從而刺激口腔,給人一種味道很好的假象。於是,川渝黔湘地區的人民開始了無辣不歡的生活。(該原因來自於網路)

這個原因或許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現如今生活物資已經很充裕,辣椒也沒有退出普通大眾的餐桌,說明辣椒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吃辣椒大戶地區的孩子,我只想說,不管到哪裡,家鄉的辣椒味肯定是不會忘的。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施宏《東湖賞梅》
2000萬等於20分,這就是廣告的魅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