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怎樣確定自己得了糖尿病?

怎樣確定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標準

1、年齡≥45歲;體重指數(BMI)≥24者;以往有IGT(糖耐量損害,即餐後血糖7.8~11.1mol/L之間)或IFG(空腹血糖損害,即空腹血糖6.1~7.0mol/L之間)者;或糖化血紅蛋白HbAlc位於5.7~6.5%之間。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降低(0.93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2mmol/L)者;

4、有高血壓(成人血壓≥140/90mmHg)和/或心、腦血管病變者;

5、年齡≥30歲的妊娠婦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嬰兒(≥4kg);有不能解釋的滯產者;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婦女;

6、常年不參加體力活動;

7、使用一些特殊藥物者,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

糖尿病診斷標準參考

1、尿病患者血糖測量值:

有典型糖尿病癥狀(多尿、多飲和不能解釋的體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糖尿病。

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

2、糖正常測量值

空腹血糖(FPG)6.11mmol/L,正常。並且餐後2h血糖(2hPG)7.77mmol/L,正常。

3、耐量異常測量值

餐後2h血糖(2hPG)7.77mmol/L, 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 空腹血糖(FPG)≥6.11mmol/L, 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 。


糖尿病的自我診斷依據

1、過於肥胖或消瘦,且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者的糖尿病多在中年以後發病,多屬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消瘦者的糖尿病多屬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故物質代謝紊亂,人體處於負氮平衡狀態,這類病人常常伴有酮症酸中毒,起病多在青少年時代,常有明確的糖尿病家族史。

2、肺結核久治不愈或中年以後患肺結核 糖尿病患者極易井發肺結核(【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全身抵抗力降低;使結核桿菌容易入侵;因血糖升高,又給結核桿菌生長提供了良田沃土。所以肺結核久治不愈,應該考慮是否有糖尿病。

3、疲乏無力或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物質代謝紊亂使能量不足,加之可能伴有酮症酸中毒,病人可感疲乏無力。血糖增高可致肢體及周身微血管及神經受損,故病人常有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4、多食、多飲、多尿伴體重下降(三多一少) 由於病人胰島素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利用,高血糖反過來又刺激胰島素分泌,故病人常飢餓多食;增高的血糖從尿中排出,影響腎小管對水分的回收,故尿量增多;多尿導致失水,致使病人煩渴多飲;胰島素缺乏,機體代謝失常,能量利用減少,出現負氮平衡,加之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大,使病人體重下降。

5、皮膚易生癤、癰 糖尿病患者極易生瘡,而且不易癒合,其原因是:一是機體抵抗力差;二是皮膚微血管及末梢神經的糖尿病性損傷使局部防禦機能減低;三是血糖增高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

6、周身或下肢浮腫 糖尿病可促進腎動脈粥樣硬化,並可導致腎小球硬化及腎盂腎炎等,故晚期糖尿病患者可並發糖尿病性腎病,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度浮腫。

7、反覆感染 糖尿病患者極易合併泌尿系、膽道、胰腺、肺部的感染,與易生癤、癰原因差不多。

8、較早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這是因為糖尿病可加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臟微血管普遍受損,心肌本身也可發生糖尿病性改變之故。

9、月經失調或羊水過多、巨大胎兒、早產死胎及畸胎等 血糖升高使神經受損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月經失調。血糖高時還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使孕婦出現各種併發症。

10、較早發生腦動脈硬化症、腦血栓形成或腦出血 腦血管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促進了腦動脈粥樣硬化,且糖尿病病人大多伴有高血壓。

11、視力下降 糖尿病可致眼部病變,包括眼底滲出、出血,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及白內障發病率上升。

12、尿招螞蟻、尿粘鞋底、尿有爛蘋果味 由於尿里有糖,所以在野外排尿時,可招來螞蟻吞食;若在室內濺於便池外則有粘鞋底的感覺,甚至吱吱作響;糖尿病出現酮症時,酮體散發出的氣味近似腐爛的蘋果味,此時患者多伴有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甚至昏迷。

13、間歇跛行或足趾乾性壞疽 糖尿病可引起肢體動脈粥樣硬化及局部微血管病變,導致肢體動脈血液循環障礙。肢體缺血則疼痛,特別是行走後會更為明顯,休息片刻可自行緩解。遠端缺血可致足趾缺血壞疽,最後乾枯、脫落。

14、陽痿 糖尿病可致陰莖動脈粥樣硬化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所有這些都可引起陽痿等性功能障礙。

15、女陰瘙癢 女性頑固性外陰搔癢,在除外黴菌及滴蟲感染之後,應想到糖尿病的可能,這是因為血糖對局部刺激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的小代夫 的精彩文章:

食道癌如何臨終關懷?
外科醫生女醫生為什麼這麼少?不收女醫生?

TAG:快樂的小代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