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寧國山核桃的歷史探索

寧國山核桃的歷史探索

原標題:寧國山核桃的歷史探索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1期


寧國山核桃的歷史探索


高生元 詹權勝


山核桃屬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約15種,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亞洲東部產4種,我國有4種和引種栽培1種(《中國植物志》)。胡桃原產亞洲及歐洲東南部,世界上亞熱帶地區基本都有胡桃科植物分布,品種數百種,國內各地都有分布。中國東南天目山一帶也有胡桃科植物分布,當地人稱作「山核桃」、「山蟹」或小核桃,如臨安小核桃、寧國山核桃等。


寧國山核桃以其質地優良、口感香脆,營養豐富,早在明代初就已經列為貢品,向朝廷進貢。


1


天目山脈山核桃是中國固有物種


山核桃主要產於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區。根據有關資料研究,遠在4000~2500萬年前的第3紀漸新世,在我國華東地區就有山核桃分布,到中新世時,山核桃與樺木科、殼斗科的一些樹種已成為華東地區的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的主要組成樹種。


考古學家在山東省臨晌縣城東20里的山旺村,發現的山核桃、核桃化石,說明遠在1500萬年以前,核桃已是生長於中國的古老樹種。以後由於遭受第四紀冰川的毀滅,僅在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區保存下來。所以天目山脈山核桃是古老的孑遺樹種之一。原生的野山核桃歷史久遠,據專家考證生長條件均與寒武系地層有關。



近代南方浙皖地區研究山核桃歷史記載,大都引用王象晉的《群芳譜》。王象晉(1561~1653),字子進,號康宇,新城(今屬山東桓台)人。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歷任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職。他於天啟元年(1621年)著成《群芳譜》一書。此書特點是對每一種植物,都詳敘形態特徵。但該書大都是摘錄典籍和其他書籍而成。《群芳譜》記載:「南方有山核桃,底平如檳榔,皮厚而堅,多肉少瓤,其殼甚厚,須椎之方破」。清康熙《廣群芳譜》亦有類似記載。


《群芳譜》有關山核桃的記載出處在哪呢?原來王象晉摘錄於《嶺表錄異》編輯而成。《嶺表錄異》,唐劉恂撰,此書系記述嶺南異物異事,它是了解唐代嶺南道物產、民情的重要文獻。《嶺表錄異》曰:「山胡桃,皮厚而堅,大於北府。底平如檳榔,多肉少瓤,亦與北中者相似。以斧錘之方破。或取之,自底磨平,以為印子。其隔屈曲,類篆文也。」

可見,王象晉《群芳譜》描寫的山核桃是嶺南的山核桃,樹木生長快,木質鬆軟,一般生長在山腳水溝旁,約三五年即能掛果,果實個大,外殼堅硬,生熟都能食。絕非天目山的一帶山核桃(小核桃)。


天目山山脈所產的小山核桃,是中國古老的孑遺樹種,當地稱「山蟹」。天目山山核桃別名很多,產區方言大都是吳語,稱山核桃為「山蟹」(吳語讀音sān hǎ),因「核」與「蟹」兩字在方言中發言相近,還有稱「小胡桃」、「小核桃」「小葡桃」等。生長於環天目山山脈海拔100~1000米地帶,以浙江省臨安市、安徽省寧國市分布最為廣泛,山核桃品質也最佳,殼薄粒大,仁飽滿,清脆可口,香酥兼備。



天目山脈


天目山山麓山核桃植物新種的發現,當屬英國植物學家厄內斯特?亨利?威爾遜,他於1915年在杭州水果攤上發現山核桃,小小的、圓圓的,是他從未見過的品種。經詢問,得知產自昌化縣山區。他便請人帶路到昌化山區山核桃林進行實地考察,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溫度做了調查,並採集山核桃樹榦、樹皮、樹葉和泥土標本,帶回英國研究,得出結論,天目山麓山核桃品質同美國長核桃類似,果仁味美可食,營養豐富,香味獨特;亦用以榨油,其油芳香可口,供食用;也可作配製假漆;果殼可制活性炭;木材堅韌,為優質用材。天目山山麓山核桃是中國大陸稀有的物種,值得珍惜和保護。威爾遜故將其新發現的植物物種山核桃收錄於《華西植物志》(1917年出版,第三冊P187-188頁。李穠教授提供),將中國特有的物種山核桃介紹給世界。


2


史志記載的天目山脈山核桃


天目山一帶有關山核桃利用、栽培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至少在北宋,山核桃就已經作為食品食用了。只是社會生產力低下,社會購買力低,消費水平底,山核桃不能作為主要果品上市銷售,故不為史載。隨著社會購買力的提高,山核桃慢慢進入市場,才引起史家的重視。天目山一帶山核桃,一千年以前已有文獻記載,史料記載如下:


2009年新編《歙縣誌》(p273)記載:明嘉靖《鄭氏宗譜》載:「北宋雍熙四年(987)前後,律村方圓十里,其地土產甚多,當嶺出產土核桃、枇杷、楊梅,律村出產菱角,豐口出香梨,『其皆是供御之果』」又《歙縣誌》(p1089~1100)記載:「宋(代),鄭再能,字可念,律村人。富甲一方,方圓數十里無他姓土地,當嶺產山核桃、枇杷、楊梅……」。


明弘治十五年(1502)與清嘉慶十五年(1810)《績溪縣誌?物產》均記載:「山胡桃,實小而核薄。」

明嘉靖十四年(1535)浙江《餘杭縣誌》記載:「山核桃又稱沙核桃,產餘杭北山,似胡桃而小,殼圓無棱,八、九月入市。」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纂修的《寧國縣誌?輿地類?土產》記載:「核桃,寧國山多,初生未去皮似桃,故名。」「縣治吳氏一樹,大覆半畝,歲收數斛(當時五斗為一斛),此尤大者。」又嘉靖志《政事類?貢法》記載:「核桃,一千八百九斤。土產,雖有而出少。」民國二十五年(1936)《寧國縣誌?物產》記載:「山核,小而圓,肉似核桃,能榨油,殼能助火。」



嘉靖《寧國縣誌》天有一閣藏本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徐嘉泰編纂的《西天目山志?物產?菓》載有「核桃」。


明天啟甲子年(1624)張之采編纂的《東、西天目山志》,兩山志《物產》「菓」屬中均記有「核桃」。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淳安縣誌》記載:「山蟹產邑西鄉」。(浙江林業網,2010年7月《對淳安縣山核桃產業發展的思考》)


清同治十二年(1873)《孝豐縣誌?物產》記載:「沙合桃,俗呼山蟹,如核桃而小,味肥美。」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安吉縣誌?物產》沒有記載山核桃。


清光緒六年(1880)《廣德州志?物產》記載:「山胡桃,小而無肉。」

清宣統二年(1910)《臨安縣誌?物產》記載:「山核桃,樹不甚大,花黃,味頗香。」



《華西植物志》記載的天目山脈山核桃


清代以前的於潛縣誌中暫未查到有關山核桃的記載,民國《於潛縣誌稿》載:「山核桃為北區特產,以六都為最多,每年約有三、四百擔」。


在山核桃的主產區之一原浙江省昌化縣(今屬臨安市),在清末以前沒有山核桃的記載,直到1924年,民國版《昌化縣誌》才有記載:「昌西北出產山核桃」,「昌西、昌北、昌南出產以山核桃、茶葉為大宗」。


據1989年《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志》記載:昌化「山核桃人工栽培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宣統二年勸業道藩批准昌化潘秉文稟:「飭屬廣為購種昌邑土特產山核桃等果木」,這是官方勸種山核桃的最早記載。人工栽培約三百多年歷史,推廣則在近百年內事。據民國31年(1942)《昌化經濟調查報告》載:「從前山核桃不為人所注意,民國初年間才開始榨油而向外營業,嗣後被有閑者發覺以之為茶助,於是逐漸推廣……成為昌化新興的財富。」


1997年《寧國縣誌》記載:「寧國山核桃是安徽省著名乾果之一。…… 寧國山核桃分為厚殼、薄殼兩種,尤以粒大殼薄、桃仁肥厚、含油率達70%以上的薄殼山核桃品種最優。其桃仁具有潤肺補氣、化痰潤燥、潤腸、治虛寒、養血等功效,山核桃經加工後香脆可口,若配以鹽水、奶油等調料烘烤,則更為上品。加工後的核桃仁是各種糕點名貴佐料。」



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山核桃食用的普及、營養價值的發現及經濟價值的提高,群眾栽培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寧國百姓通過零星的種植和利用野生苗、幼樹的撫育成林,使山核桃林地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


從以上歷史記載可知,寧國山核桃歷史久遠,史志記載時間較早,內容較全。說明山核桃在明代作為寧國物產已是大宗產品,所以物產志記載才有較多內容。

3


寧國山核桃是貢品


所謂貢品,封建王朝時代專門供給皇帝和其家人享用的物品。貢品多為全國各地或品質優秀、或稀缺珍罕,或享有盛譽,或寓意吉祥的極品和精華。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貢品文化,包括制度、禮儀、生產技藝、傳承方式、民間傳說故事等。貢品文化是集物質和非物質文化於一體的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貢者:名、特、優也。據《禹貢?疏》載:「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可見,貢賦之物,為一地「所生異物」,也就是特產之物。


封建王朝時代除徵收田畝賦稅外,還要各地上貢名優特產物品。寧國縣地處皖南山區,物產豐富,明朝年間每年進貢物品達50餘種之多。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纂修的《寧國縣誌?政事類?貢法》記載:「核桃,一千八百九斤。土產,雖有而出少」(見後圖,天一閣藏本〈影印〉明嘉靖《寧國縣誌?貢法》)。寧國山核桃,皮薄、核仁肥厚、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久負盛名,故明朝寧國山核桃作為貢品已向朝廷進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宣城歷史文化名人戴戟文獻資料拾遺(上)
《永樂大典》中的廣德方誌佚文(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