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不減負咱決定不了,但這件事可以

減不減負咱決定不了,但這件事可以

前言

最近,「減負」,「三點半問題」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有人拍手叫好,「咱們的孩子,是該減減負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教育部,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小到孩子幾點放學,大到民族興旺,娃的未來就靠一紙政策來決定?其實不然,優秀的人才從來不受規則所限,而優秀的品質大多源於良好的家庭教育。

提到家庭教育,我們經常聽到的詞就是「沒時間」。的確,現在社會節奏這麼快,大多數家庭都是雙職工,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特大城市工作的家長們,有時候地鐵上的時間都比陪孩子的時間長。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別再拿「沒時間」當借口

我很崇拜的一位女強人一諾,三個孩子的媽媽。帶孩子過程中從未放棄工作,事業有成的同時,還創建了粉絲千萬級的公眾號。(其實我是被她一篇關於「馬甲線」的文章圈粉的,當時雞血滿滿,現在還是「游泳圈」纏身,慚愧慚愧!)最令我佩服的是,她為了孩子的教育,居然把自己理想中的學校也變成了現實。經常有人問我,你現在哪有時間寫稿啊?跟她比,我還很閑。

另外一位華裔日籍媽媽陳美齡,自己邊帶孩子邊讀到博士,還把三個孩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同時也活躍在各個相關領域,這在日本社會尤其難得。

(陳美齡和三個孩子)

所以,我們不是沒時間陪孩子,而是需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暫時忘掉做父母的身份

有人說,「我經常陪孩子玩啊」,「回到家所有時間都是孩子的」,可是孩子依然很粘人,好像總是得不到滿足。那是為什麼呢?其實,大多數時間,我們沒有在陪孩子玩,而是「監督他玩」,「教他玩」,或者「在他玩的時候出現」而已。

孩子的積木快倒了,你忍不住幫他扶住;

孩子玩水,你嫌濕,孩子玩土,你嫌臟;

孩子玩變形金剛,你說這麼玩不對,應該這麼玩;

孩子在玩,你在刷手機……

我承認,這些事兒我都經常干。

試過以後才知道,全情投入更輕鬆。

他覺得自己是小火車頭,你就當小火車廂;(反正跟在後面跑)

他覺得自己是食肉恐龍,你就當自己是食草恐龍;(反正遲早被吃掉)

他覺得自己是戰鬥機,你就當壞人的基地;(反正很快被炸飛)

他覺得自己是醫生,你就當病人吧。(這個最好,可以躺著不動)

此時此刻,忘記自己是個大人,做回孩子,放鬆地玩吧,既不費腦,又不勞神,就是有時候被吃掉十次又活過來確實有點心累。

GIF

給孩子示範做事的態度

即使是不能陪孩子的時間,也是一種無形的陪伴。

很多全職媽媽,雖然每天都在家,可是有很多時間需要做家務,做飯,洗衣,打掃房間,媽媽說了,「這些時間我都不能陪他啊!」其實不然,你的所有舉動,孩子都看在眼裡。收拾家,要物歸原處;打掃衛生,要不留死角;洗菜做飯,要合理安排,有條不紊,這些態度都會影響著孩子。經常讓孩子幫點小忙,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很喜歡做家務,他自己收拾過的桌子,會保持乾淨,他自己切的菜,會吃得更香。

很多職場媽媽,回到家後還要處理工作,也不妨就讓孩子呆在旁邊,他玩他的,你忙你的。但是跟孩子說好,「媽媽有工作要處理,你先玩一會兒,媽媽工作結束了就馬上陪你。」媽媽認真地敲電腦的樣子,也會影響到他。

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專屬遊戲

壯壯喜歡聽媽媽講故事,我們的親子閱讀可以說是從他能坐住就開始了,從黑白卡,小布書,簡單的繪本,複雜的繪本,再到百科全書……講故事活動一開始,一個小時是常事。除非我自己口乾舌燥要求停下來,或者被一本剛剛講了十遍的故事搞得有點小崩潰,他才很不情願的停下來,去玩別的。即使現在他更喜歡聽APP裡面的故事,他也希望聽故事的時候,我在旁邊陪著他。我有時間的話會和他一起聽,一起笑,一起討論情節,這是屬於我們倆的專屬活動。

(2015年某一個霧霾天的閱讀)

壯壯喜歡和爸爸玩枕頭大戰,其實更多時候,不需要枕頭,直接開戰。有一陣爸爸經常出差,壯壯很失落地說,「好久沒跟爸爸玩『打架』了,這個爸爸真是的!」但是爸爸一回來,只要在床上「打一架」,爺倆立馬和好如初。除此以外,賽跑,踢球,騎車,爬山,這些都是爸爸的活兒,在爸爸的積(Shen)極(Jing)鼓(Da)勵(Tiao)下,壯壯也變得越來越勇敢。

壯壯還喜歡跟姥姥一起畫畫,聽姥爺講自編的評書……總之,他跟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獨特的交集。他感覺到的愛,並不是家人一味的遷就,而是每個人都是他在某個遊戲中的玩伴。

屬於孩子的「特別時光」

家長到底有多少時間陪孩子,我們可以算一筆賬。在北京,家長大概7點以後才能回到家,以孩子9點上床睡覺為例,每天陪孩子的時間最多只有2小時。如果這一周家長都沒有加班或者出差,工作日只有不到10小時和孩子在一起。去除吃飯,洗漱,整理內務,真正陪孩子不會超過8小時。遇到加班或者出差,很可能回到家孩子已經睡了,或者好幾天見不到孩子。

在繁忙的工作日,如何給孩子很好的陪伴呢?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設立「特別時光」。這個特別時光,可以不長,10-20分鐘就可以。提前跟孩子約定好,這10-20分鐘,是屬於你們兩個人的。可以是共讀一本書,可以是一邊喝牛奶,吃點心,一邊分享今天開心或不開心的事,也可以是睡覺前的陪伴。這種「約定好的時間」有著神奇的效果,當「特別時光」到來的時候,他能感覺到他對你很重要。

「特別時光」,一定不能被打擾。試想你正在餐館吃一盤大餐,服務員突然撤走你眼前的餐盤,你是不是要暴跳如雷?孩子也是一樣,這個時間內,不要接電話,不要看手機,認真地享受你們的「二人世界」。

陪孩子一起無聊

我們經常覺得,陪孩子玩太無聊了,的確如此!

他可以推著一串托馬斯小火車,嘴裡念著「嗚噠噠噠……」長達四十分鐘;

他可以拿著兩隻恐龍,你咬我,我咬你,就這麼一直咬下去;

他可以拿一根繩子,捆完了飛機捆坦克;

他可以畫同樣的一幅畫,幾十次,上百次……

(這種飛機不知道畫了多少張)

別小看這些看似「無聊」的行為,也千萬別去打擾這些看似「無聊」的行為,這個無聊的過程,潛伏著可貴的思考和創造。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桑迪·曼恩在2013年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安排實驗組先抄15分鐘電話號碼,再提出「創意挑戰」的問題,例如某種廢物利用的方案。對比組則直接提出「創意挑戰」問題。結果證明實驗組的創造力更強!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人類的大腦在沒有外界刺激的「停歇時間」,更有利於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所以,不要讓孩子看起來很忙,如果他正「無聊」而專註地做一件事情,就靜靜地陪著他吧!

來做一張陪伴表

最後,反思自己的時刻到了。試著用下面這個簡單的表格,回憶一下過去的一周,你都陪孩子做什麼了呢?哪些是高質量的陪伴,哪些不是?

(例)

不要再抱怨工作忙,沒時間,陪伴的質量不在時間長短;

不要再抱怨孩子太粘人,改變別人,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穿暖花開了,看完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就趕快放下手機去陪孩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態慢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生態慢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