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非專業人士眼中的細菌和病毒

非專業人士眼中的細菌和病毒

這不是一篇醫學的文章,只適用於普通人對於細菌和病毒的普通了解。今年春節,女兒在湖南的時候就已經發熱,後來去醫院注射了一支小柴胡就退了,年初一從湖南乘飛機回上海還有低熱,後來去醫院,醫生給予驗血常規,開出了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進行靜脈輸液處理配方。

上述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感冒發熱,先用小柴胡退熱,再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進行醫治。抗生素用於治療細菌感染而抗病毒藥用於治療病毒感染,感冒發熱往往是細菌和病毒同時作用,所以醫生一般會開出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

那細菌和病毒有何不同呢?這兩天我想極力搞清楚的問題。

從結構上來說,細菌是細胞,它可以獨立存活的,它具有細胞壁,它能自我按倍數繁殖,一變二,二變四。。。,而病毒不是細胞,是否是生物也還沒有最後定論,也許是也許不是。病毒是有一層蛋白質殼內包裹DNA和RNA遺傳核的一種東西,病毒單獨存在時沒有任何價值,也不會像細菌那樣自我複製繁殖,而必須侵入細胞內部利用細胞的複製系統才能進行複製,就像寄生蟲一樣必須依靠寄主才能複製擴散。

細菌對人體不僅僅是有害的是病原體,但可能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有益的,比如大腸桿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非常密切的一類細菌,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小時內,大腸桿菌就經過吞咽在我們的腸道內定居了,正常情況下大腸桿菌不但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任何危害,反而還能抵禦致病菌的進攻,同時幫助合成纖維生素K2,與人體互利共生。只有免疫力下降、腸道缺乏刺激的情況下,大腸桿菌移居到腸道之外的地方引起感染,比如膽囊、尿道、膀胱、闌尾等等。

病毒完全是屬於破壞性的,當它侵入一個細胞內就不管別人死活而按它自己的要求和標準進行複製以至於破壞正常細胞,引起致病,它破壞一個細胞之後又釋放出大量的相同病毒,這些病毒又去侵入其他的細胞。。。這樣不停地侵入、複製、釋放。。。造成大範圍大面積感染。其擴散的方式如下圖:

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感染,比如青黴素。抗生素是二十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在發現青黴素之前如果出現感染致病菌,比如肺炎,那麼也就意味著那人離死不遠了,只有在青黴素被發現之後細菌感染的疾病才得以醫治,所以我們要感謝發現並致力於青黴素提純的科學家們,他們是英國的弗萊明、弗洛里和德國的錢恩,美國率先在1942年進行青黴素的大批量生產,青黴素的發現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

抗病毒藥主要用於病毒感染的治療,但由於病毒在單獨存在的時候可能並不是生物,所以抗病毒藥不能像抗生素殺死細菌一樣的方式殺死病毒,而只能干擾病毒的感染,所以病毒不會消失,它們在適當的溫濕度的情況下又會死灰復燃,所以病毒感染可以是來無影去無蹤,當人體免疫力增強的時候病毒就對你沒辦法,由於不能殺死病毒,當病毒感染後其實最好的醫治是自身免疫力,所以感冒發熱常常需要七天以上時間才能痊癒。

抗生素對於病毒是沒有作用的,而抗病毒藥物對於細菌也是沒有作用的。

感冒發熱時醫生總是告誡你需要多休息不要勞累,多喝水依靠自身的免疫力來恢復。實際上當自身免疫力增強的時候,疾病也就離你越來越遠,因為細菌是殺不盡的,如果殺盡了其實人也活不成了,而病毒是殺不死的,在一定的溫濕度和其他條件下又死灰復燃捲土重來,所以病毒是來無影去無蹤,增強自身免疫力是保持健康的唯一法寶!

來源:我的橄欖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唐人街神探:用數學方法確定罪犯位置
數據神器熱賣中,還送寬客網路課堂VIP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