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基層風氣監督員,履職情況究竟如何

基層風氣監督員,履職情況究竟如何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2017年4月以來,在中央軍委紀委統一部署下,全軍軍級以上單位紀檢監察機關分別在380多個旅團單位建立基層風氣監察聯繫點,並指導各單位選定了18900餘名基層風氣監督員。

如今,這支糾治基層「微腐敗」、純正基層風氣的「糾察」隊伍工作開展得怎樣?作用發揮得如何?工作中遇到了哪些現實問題和矛盾困惑?基層風氣監督員這項新機制推開,對於加強基層風氣建設有哪些啟示?帶著這些問題,解放軍報記者近日走進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調研採訪,探究基層風氣監督員履職盡責的情況。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帶來的詳細報道——

上士陳雙河的糾結與釋然

李嘯

熄燈號過後,營區安靜了下來,上士陳雙河在連部門口徘徊。好幾次他想推門進去,但手剛挨到門把手又緊張地縮了回來。

進還是不進?陳雙河猶豫不決:進吧,心裡還有些顧慮;不進吧,又覺得對不起戰友們的信任。

作為第82集團軍某旅基層風氣監督員,這是陳雙河第一次準備行使監督權,他感到有些糾結——

1個多小時前,連隊晚點名時,值班員講評一日工作,之後連長、指導員又輪番講話,點名嚴重超時。

就在點名前,連隊組織體能強化訓練,戰友們人人一身汗。原本想等點名後沖個澡,誰知隊伍剛解散,熄燈號就響起,大家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子、穿著汗濕的背心上床就寢。看著大伙兒一個個在床上翻烙餅,陳雙河悄悄下了床……

猶豫之時,陳雙河下意識地摸了一下上衣口袋,掏出一張紅色卡片,一字一句地默念卡片上的內容。這是旅黨委、紀委專門為基層風氣監督員製作下發的,上面列出了5項基本職責。

最後,陳雙河鼓起勇氣推開房門,將大伙兒的想法向指導員夏紅燈和盤托出,並給連隊幹部提了幾條意見。

陳雙河這個基層風氣監督員,是全連官兵一票一票選出來的。起初,他並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這是個得罪人的活兒,還是別幹了。」有人這麼勸他。

「糾治基層不正之風,上有黨紀國法,下有各級黨委、紀委,基層風氣監督員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有人這麼說。

陳雙河一琢磨,感到大家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他也清楚地記得來旅里掛鉤蹲點的軍委紀委機關領導在動員會上的講話:「法規是紅綠燈,紀委是交警,風氣監督員是全時監控違章行為的攝像頭。」

「既然是『攝像頭』,那咱就不能只當個擺設!」陳雙河對戰友說。從連部出來回到宿舍,戰友們都已入睡。陳雙河躺在床上,感覺心結一下釋然了:剛才夏指導員很重視他的意見,還專門找連長商量,決定在第2天晚點名時,當著全連的面作自我檢討,還要對陳雙河提出表揚。

在這個旅,還有100名像陳雙河這樣的風氣監督員,他們大都有過此類從糾結到釋然的經歷。

一雙雙無處不在的「眼睛」

——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風氣監督員履職情況調查

本報記者 錢曉虎 鄒菲 通訊員 王龍剛 李嘯

風氣監督員怎麼產生,具體擔負什麼職責

去年5月,接到關於推選風氣監督員的通知時,某營電子對抗連指導員宋健有些疑惑:「風氣監督員具體要幹什麼呢?」

仔細看完通知,宋健認識到這件事非同小可,他對連隊其他幹部說:「這是大抓基層風氣建設的一項新舉措。」

對於風氣監督員這個新生事物,該旅大多數人都沒有清晰的概念,有人說:「也許與過去的『八大員』差不多吧。」

「風氣監督員是維護基層風氣的『攝像頭』和『顯微鏡』,他們就好比紀檢監察機關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軍委紀委在該旅建立基層風氣監察聯繫點動員部署會上,參會的軍委紀委辦公廳領導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設立基層風氣監督員的初衷。

那次會上,對風氣監督員監督查糾的具體任務也進行了明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加強基層風氣建設決策指示情況;改作風糾「四風」情況;基層敏感事務處理情況;保障官兵合法權益情況;訓風演風考風情況;純潔內部關係情況;黨委紀委履行抓風氣責任情況;黨員幹部作風形象情況。

「這8個方面基本涵蓋了基層風氣建設的各個方面。這提醒我們,在一雙雙無處不在的眼睛的監督下,行使權力必須合法合規合理。」旅政委王德利認為,把監督觸角延伸到基層末端,既是落實習主席加強基層風氣建設重要指示的一次探索,也是在正風肅紀領域貫徹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

基於這樣的認識和判斷,該旅黨委、紀委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個人申請、群眾推薦、軍人大會民主測評、黨委支部研究上報、旅紀委考察了解等程序,組織推選基層風氣監督員。

最終,包括陳雙河在內的101名風氣監督員隊伍建立起來了。他們中既有連排幹部,也有士官和義務兵,都是群眾信任、敢於擔當的基層官兵代表。

為便於風氣監督員履行職責,該旅紀檢監察科還專門為全旅基層風氣監督員統一製作了印有「風氣監督員」字樣的胸牌。

為便於基層風氣監督員開展工作,該旅紀委牽頭從風氣監督員隊伍建設、手機管理使用、伙食管理、休假管理、事務公開、官兵關係,以及糾治收受紅包土特產、「五多」問題8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規範,並區分戰備訓練、兵員管理、車輛使用等方面,明確了查糾整治的方法步驟、標準要求、考核評估等措施辦法。

當然,風氣監督員並非專職,他們也要承擔正常工作。風氣監督員孫衍軍告訴記者,每逢旅里的戰備日,他都要比大家早起來,到各班排巡查,監督有無官兵提前打好背囊、事先準備器材等問題。拉動演練時,他也要和大家一樣正常參加。

風氣監督員在履行職責中會遇到哪些「坎」

上崗沒多久,四營八連風氣監督員、排長谷樹林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連隊一名戰士委屈地向他反映:自己向機關諮詢事情,不僅沒有得到滿意答覆,還被教育了一頓。

了解情況後,谷樹林一邊安慰戰士,一邊表示幫他解決。

活倒是攬下來了,可到底怎麼解決,谷樹林心裡也沒底:如果戰士說的情況屬實,自己一個基層排長,該怎樣監督機關?況且,近期機關正在從基層考察選拔年輕幹部,如果因為這件事處理不當得罪了機關領導,自己想進機關的打算很可能會泡湯。

記者在該旅調研發現,谷樹林內心的矛盾和困惑,許多風氣監督員都遇到過。簡單地說,身處基層一線的他們,很多時候不敢放手去監督,或者說不敢在監督中較真。

與此同時,風氣監督員不會監督的問題也時有發生。根據規定,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務,旅里都要求基層風氣監督員參加。然而,諸如工程招標、物資採購等一些業務性較強的活動,經常令有的基層風氣監督員感到有心無力。

「就拿監督副食採購來說,以前只知道排骨就是排骨,沒想到排骨還分肋排、脊骨、大排、前排等,價格各不相同,要監督採購過程就必須對此十分了解。」警衛調整連風氣監督員戴忠心說,「這倒還簡單一點,有時參加一些工程和採購招標,標書根本看不懂。」

「如果說不敢監督、不會監督的問題,通過努力能夠逐步加以解決,最難解決的就是一些監督員不願監督的問題。」旅紀檢監察科科長張成說。

有的風氣監督員對記者說,他們既沒有編製,也沒有崗位津貼,可乾的儘是「揪辮子」「打板子」、得罪人的事,搞不好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無論是不敢監督、不會監督,還是不願監督,都是風氣監督員隊伍履職過程中必須通過的『坎』,這些問題在其他單位也不同程度存在。」第82集團軍一位領導說,「這些問題早一點暴露出來,就為各級早一點研究解決創造了條件。」

在這方面,該旅在上級指導下進行了一番探索。他們持續開展常態化幫帶培訓,結合組織市場考察、採購招標、考核監督等經常性業務工作,手把手對風氣監督員進行傳幫帶;定期組織風氣監督員到紀檢監察科代培,利用調查核實上級轉辦或本級受理的問題線索等時機,抽調營連紀檢力量參與問題線索調查核實,通過以案代訓、現地教學等,提高基層風氣監督員的能力素質。

與此同時,他們還對基層風氣監督員的工作成效進行考核評估,不盡職的要進行調整,優秀的進行表彰。

風氣監督員不是解決基層風氣建設問題的「萬能鑰匙」

休假歸隊「小意思」、上級來人「加個菜」……記者一路採訪,大家紛紛表示,諸如此類以前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現象幾乎不見了,基層風氣越發純正了,官兵關係更加簡單了。

對此,該旅防空營某連指導員李春迪認為,風氣監督員發揮了重要作用。

義務兵朱純鋒則是直接受益者。以前,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為戰友們義務理髮,但時間長了,大家感覺理所當然。小朱的休息時間被佔用不說,還經常要自掏腰包購買更換理髮工具,他自己有苦說不出。

風氣監督員陳雙河上崗後,查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朱純鋒休息時間被侵佔的事。解決的方法,是大家一起商量定的:在理髮室設置一個投幣箱,理完髮後自願投幣,由風氣監督員定期開鎖取錢,並監督購買理髮工具,而且規定了每周的理髮時間。

「風氣監督員只是純正基層風氣的一把鑰匙,但這個群體不是風氣建設的萬能鑰匙,不能指望他們把什麼鎖都打開。」對此,該旅領導始終保持著「辯證的冷靜」。

「設立基層風氣監督員,依靠群眾正風氣,首先要相信群眾能幹好這個事,同時各級黨委(支部)更是要拿出敢於自我革命、刀口向內的勇氣。」旅政委王德利一直在思考怎麼為風氣監督員這支隊伍打氣撐腰,使其真正發揮群眾監督的威力。

「依靠群眾、相信群眾,並不等於放手不管,更不等於完全依賴,旅黨委、紀委更需要主動作為,強化監督執紀。」對此,他們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黨委機關堅持以上率下。該旅堅持從常委做起、從機關嚴起,認真對照軍委紀委下發的《官兵身邊的「微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清單》,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逐級制定《基層風氣整治任務書》,明確整治目標、具體措施和完成時限。

引導各級樹立自查自糾的觀念。為了糾正「諱疾忌醫」的思想觀念,該旅引導各級樹立「抓早、抓小、抓嚴、抓常」的意識,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風氣監督員監督之前。

加強基層營連紀檢力量建設。該旅在營一級探索設立「基層風氣巡查小組」,小組長一般由副教導員或營紀檢委員擔任,負責將連隊的紀檢委員、風氣監督員隊伍等紀檢力量統籌起來,每周召開例會,並定期開展巡查,向旅紀檢監察科報告工作。

當然,還有一些問題是基層難以解決的,比如:風氣監督員的考評機制還是空白。其實,紀檢監察科長張成上任以來,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在他看來,風氣監督員一沒編製、二沒崗貼,如果再加壓,誰還願意干?但若干好乾壞一個樣,責任心、積極性又從哪兒來?

該旅一位領導介紹說,他們正在積極向上級建議,看能否從制度設計上解決風氣監督員隊伍建設中的這些現實問題。

(圖片由胡延華、劉樂攝;圖表製作:劉樂)

延伸閱讀

雙向講評,基層不再「張不開嘴」

潘明 盧亞其 解放軍報記者 張海華

機關業務部門「通知滿天飛」的現象得到糾治,為圖省事通過微信群下發通知的行為徹底杜絕……前不久,武警山東總隊棗莊支隊對去年第四季度雙向講評會上基層提出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梳理,對已整改到位的問題按照程序撤銷,對還未整改完的問題進行督促。

據了解,該支隊每季度都要組織召開一次機關、基層雙向講評會,讓機關和基層在誠懇的面對面交流中,互相講評曬問題、雙向承諾辦實事、共同監督促落實。

劉偉是該支隊雙向講評會上出了名的「炮手」,向來敢於「刺刀見紅」。去年,他講評機關的14條問題均被採納,數量位居基層主官第一名。

在去年第三季度雙向講評會上,劉偉就率先「開炮」,一針見血地提出「更新基層訓練器材存有拖沓現象,很多急需配發的器材只做了統計,而沒有及時撥發」「執勤安全獻計獻策活動,徵集建議紅紅火火,而下篇文章做的不實,好的建議至今沒有整理下發」等5個問題。他的直言不諱,不僅受到了支隊領導點名表揚,還為基層「要到」遲發的訓練器材,並推動一大批安全計策應用到執勤一線,受到基層官兵一致點贊。

在以往的支隊雙向講評會上,也有過基層幹部「張不開嘴」的現象,往往是機關幹部發言踴躍,指問題侃侃而談、講對策頭頭是道,可輪到基層幹部講評時,因為害怕「穿小鞋」而顧慮重重,要麼三言兩語不疼不癢,要麼通篇讚譽皆大歡喜,對機關幹部的觸動不大,起不到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能。為此,該支隊黨委專門制定《關於落實「雙向講評」制度的辦法》,詳細規範雙向講評的方法、程序、監督等具體內容。

該支隊黨委提出,既要傾聽基層呼聲,更要加大對基層提出問題的整改力度。每次雙向講評會上,對於基層提出的問題,支隊領導都要求相關機關業務部門剖析原因、區分責任,當場作出承諾,明確整改時限,並在問題認領表中登記備案;對於涉及兩個以上股室、難以區分責任的,則及時進行任務分工、明確時間節點和改進要求。

該支隊還明確要求,每整改一個問題,須由相關股室擬寫整改情況報告,經提出問題人員簽字確認,報支隊抓基層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完畢後,方能從問題認領表中銷號。

「勇於直面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才能使部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該支隊政委孔繁華告訴記者,「雙向講評會如今已成為改進機關服務質量、提高基層工作標準、助推部隊建設發展的有效法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誰會站到最後》謎底揭曉,致敬「最勇敢的人」
寒區演練 心疼空軍導彈兵凍傷的雙手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