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人喜歡的紋身圖案:軍人刺蛇,力士刺天王

唐朝人喜歡的紋身圖案:軍人刺蛇,力士刺天王

這兩天大家都在談論紋身的話題,紋身其實並不是一種時尚,也不是外來的事物,而是非常古老的一種人體裝飾的手段。

今天隨便談一談唐代中晚期的紋身故事。

從文獻上看,紋身作為一種時尚流行於世,最早是在唐朝後期。

有一個名叫崔承寵的,軍人出身,最後官至黔南觀察使。當他年少時,在自己的身體上刺了一條大蟒蛇,蟒蛇設計的十分巧妙,蛇頭刺在崔承寵的右手上,巧妙地用他的兩個手指做成蛇的嘴,蛇的身子則繞過他的手腕、手臂、脖子、腰腹、屁股,順著大腿一直延伸到小腿上。

盤繞在身體上的這條大蛇,自然是年少輕狂的結果。以後崔承寵做了觀察使,滿身的紋身看上去就有些不太合適,又不捨得除去,或者根本就是沒辦法除去。所以在賓客面前,崔承寵常常用衣袖遮住手上的蛇頭。

不過,幾杯酒喝下去,酒酣耳熱,骨子裡的本性就會蘇醒過來。這時的崔承寵也就不再遮掩,舉起手臂亮出手掌,讓那條蟒蛇露出來,捉住一旁侍酒的優伶大叫:「蛇要咬你!」

優伶們驚恐地大叫,做出被蛇咬之後痛苦的樣子,以此為樂。

直到今天,蟒蛇依然是紋身者喜歡的圖案,大概因為它的外形與龍相似,又沒有龍那麼神聖,讓人為某種神秘的禁忌而擔憂。

唐朝人也像現代人一樣喜歡把天神、佛像等刺到身上。《酉陽雜俎》的作者段成式的府中有一個大力士,力氣過人,每當軍中比武的時候他都會上場,在身上背負六百斤的石頭前行。這個人的後背上就刺了一個天王像,按他自己的說法,每當他進場時,後背上的天王就會暗中幫助他,讓他更有力氣。

天王以神力相助,讓力士在人前露臉,從某種意義上說,稱得上是他的衣食父母,力士自然也要對天王有所奉獻——逢到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這位力士都要備下一份豐盛的供品,自己端坐在那裡,神態莊重,脫去衣服露出天王像,讓妻子兒女們在他身後燃起香燭,恭恭敬敬,對著他背上的天王禮拜。

類似的,唐代元和末年,蜀中有一個無賴之徒,名叫趙高,兇狠好鬥,是監獄裡的常客。每次犯了案子,趙高總要挨一頓板子,飽受皮肉之苦。

時間長了,趙高就想出來一個好對策,讓紋身藝人在自己的背上刺出一個很大的毗沙門天王像。

毗沙門是佛教里四大護法天王之一。下一次趙高再犯法,差人們把他帶到衙門,拉開他的衣服準備修理他時,看見他整個背上刺著大大的一個天王。唐朝時尊崇佛教,各地寺院林立,差人們自然都認得這一個護法天王,於是沒有人敢下手打趙高,趙高從此更是有恃無恐,橫行街面。

當時李夷簡正在蜀中任職,李夷簡是個狠辣的角色,曾經做過御史中丞、山南節度使等職,最後官至宰相。

他聽說趙高的惡行之後,派人把他抓回來,找來一根直徑三寸的大棒子,讓差人們把趙高按倒,脫去衣裳露出天王像,命令差人們專門照著天王打,一直要把天王像打掉為止。

趙高挨了三十多棍,脊背給打了個稀巴爛,差點丟了性命。抬回家去休養幾十天,背傷倒是好了,傷口結疤脫皮,原本一個好端端的天王像早已經面目全非。

趙高不愧是一個無賴,有無賴的膽量和麵皮,他把上衣脫掉,到街上去挨門逐戶乞討,要人家都獻出一份功德錢,好拿去修補他背上那個毗沙門天王的尊容,很有些幽默感。

本節參閱:《酉陽雜俎》等

於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左 的精彩文章:

一位皇太后、三位藩王都來了,順治二年的浙江有點兒亂
降清又叛清,高傑的悍將李成棟反攻江西,溺水而亡

TAG:於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