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市場還能拯救好萊塢「爛片」多久?

中國市場還能拯救好萊塢「爛片」多久?

圖說:《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劇照 網路圖

上周五,科幻電影《環太平洋》系列第二部——《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在中美同步上映。在特效團隊歷時9個月打造的1600多組特效鏡頭裡,升級的機甲、進化的怪獸,在IMAX大銀幕上持刀、舞劍、揮鞭、掄錘,在人類世界的高樓大廈中穿梭角斗,逼真、刺激依舊,觀眾的新鮮感卻不比以往。所幸該片上映首周末票房超過了4億元,並不算差;截至3月25日,另一部有中國演員參演的好萊塢A級動作大片《古墓麗影:源起之戰》票房也超過了4.4億元。兩部電影的國內票房,分別是同期北美票房的近兩倍。以此看來,對於好萊塢「爛片」,中國影市依舊是寬容的。

「爛片」出現轉機

當然,「爛片」是打引號的,指的是在北美可能很難收回投資的商業大片。「拯救」也是打引號的,比如《環太平洋2》,如果沒有中國市場,也許壓根就沒有第二部。第一部《環太平洋》2013年在北美上映時,票房並不理想。然而,《環太平洋》在中國近乎爆炸的人氣和口碑(最終中國內地以1.08億美元的票房完勝北美的1.01億,佔全球票房的1/4,成為中國影市1994年改制以來第一部中國內地票房超北美的好萊塢A級製作影片),可以說,是中國影市為這部好萊塢大片的命運帶來了轉機,使之有了拍續作的可能性。

圖說:《古墓麗影:源起之戰》海報 網路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資本深度參與了該片的拍攝,不僅有景甜等6名中國演員出演,還取景青島拍攝,片中最大的無人駕駛的機械戰甲製造商更是被設定在中國上海,名為「邵氏工業」,致敬的意圖不可謂不明顯。

再者,《環太平洋》系列對中國觀眾來說,尤其是80後,是非常熟悉的——故事起因是強大的敵人突然襲擊地球,人類被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之際,科學家創造出可以與之抗衡的武器,由專門人員手動駕駛,擊敗強大的敵人,拯救世界。拋開天差地別的視覺特效,《環太平洋》系列的內核與四五十年前穿著緊身衣,跟皮套怪獸扭打的奧特曼別無二致。《環太平洋2》將戰鬥場景更多地集中在人類聚集的都市,最後30分鐘更是以東京和富士山為背景,整個畫面就更有《奧特曼》的既視感了。說這部電影是為中國年輕觀眾定製的,並不為過。

「拯救」不容否認

中國觀眾「拯救」好萊塢電影的現象的確存在。2016年上映的《魔獸》,北美票房僅為437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03億元),卻在中國斬獲了14.72億元票房。2017年,《極限特工3》在北美的票房僅為448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7億元),內地票房卻超過了10億元,總票房佔比高達50.9%。《生化危機:終章》的北美票房僅為268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1億元),內地票房同樣超過了10億元。《變形金剛5》在北美僅攬下了1.3億美元票房(約合人民幣8.33億元),內地票房卻高達15.51億元。

圖說:《魔獸》海報 網路圖

切莫成為「標配」

中國觀眾並非不知道這些商業大片的「成色」一般,但好萊塢續集電影仍能在內地市場大賣卻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這些續集電影已形成品牌效應,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粉絲群,票房有保障;另一方面,好萊塢續集電影雖然創意寥寥套路滿滿,但其中多數都是工業流水線上的合格產品。如果同檔期上映的電影票房競爭力有限,「爆米花電影」仍不失為中國觀眾周末休閑放鬆的好選擇。

當然也有例外。去年暑期,票房表現卓越的國產電影《戰狼2》,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與超級大片《銀河護衛隊2》同期上映,最終內地票房是後者的兩倍。可見,沒有炫目的視覺效果,沒有前作積累的品牌效應,好電影一樣可以憑藉口碑突出重圍。

我們支持優秀的類型電影,也不拒絕精彩的好萊塢大片,對能讓觀眾輕鬆一樂的「爆米花電影」也並不歧視。只是希望「為中國市場定製」不要成為好萊塢電影未來的標配,也盼望蓬勃發展中的中國電影市場能夠更多元、更健康。(新民晚報 首席記者 孫佳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上海抽象畫會21位畫家吹響「抽象藝術結集號」
每個灶頭都有一碗團圓羹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