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利水消腫、調經止帶、健脾和胃

利水消腫、調經止帶、健脾和胃

維道穴

出處:《針灸甲乙經》

釋義:維,聯接;道,道路。穴為足少陽與帶脈之會,帶脈維繫一身,故名維道。

位置: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穴前下0.5寸。

主治:帶下、月經不調、陰挺、小腹痛等婦科病證;腰胯痛。

配穴:

配百會、氣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治氣虛下陷之陰挺或帶下症;

配五樞、帶脈穴、中極穴、太沖穴、三陰交治卵巢囊腫、閉經;

配橫骨、沖門、氣沖、大敦治疝氣;

配巨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胯痛;

配脾俞、陰陵泉、關元有調經止帶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帶下。

操作: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可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脾 的精彩文章:

齊寶美食——健脾潤肺清甜不膩的五指毛桃母雞湯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TAG: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