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加息不會干擾中國貨幣政策步調

美加息不會干擾中國貨幣政策步調

美聯儲日前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美國2018年第一次加息,也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任以來首次加息。美國加息是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表現。我國應密切關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但無需緊隨美國等步伐,目前我國並無加息的必要。

美國本次加息獲得全票通過,符合市場預期。自2015年12月啟動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以來,到目前美國已經加息6次。這種「漸進式」加息,是美國經濟發展現狀在貨幣政策上的反映,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應該說,美國經濟「基本面」支撐美聯儲按照既定節奏加息。加息宣布之後,美國股市小幅下跌,黃金、債市、原油均收漲。

而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預示著其未來加息節奏或將加快。今年2月底,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展示了其對經濟增長和就業、通脹的充分信心。此次會議,美聯儲公布了對未來經濟的預測,上調了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下調了失業率。美聯儲認為,最近幾個月的經濟前景得到強化,經濟活動將在中期溫和擴張,通脹水平會在未來幾個月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加息4次並非不可能。

對於未來兩年,大多數FOMC委員預計,2019年、2020年美聯儲將分別加息3次、2次。與此同時,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也將要收縮到相對正常水平。2017年10月開始,美聯儲啟動「縮表」進程,至2018年第四季度「縮表」規模4500億美元。

但是,美國加息及「縮表」的進程仍然存在不確定性。3月23日,美國擬對總價值約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我國政府立即提出反擊措施,中美貿易摩擦升溫。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將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影響。鮑威爾也表示,越來越多美聯儲官員開始對美國貿易政策感到擔憂。當然,這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經濟增長,是否影響美聯儲按既定加息路徑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從全球來看,全球貨幣政策進入關鍵時點,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從分化走向趨同。2月14日,我國央行在《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需要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尤其是美國「寬財政+緊貨幣」政策組合的溢出效應,美國稅改政策是否會引起全球貿易摩擦與全球減稅潮也需密切關注。

儘管如此,貨幣政策作為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許多經濟體試圖通過不同的制度安排以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我國也不例外。3月22日,美國加息之後,我國央行上調逆回購中標利率5個基點,但操作量僅有100億,而當日實現凈回籠1500億。這可以說是對美國加息的反應,但這種反應只具有象徵意義。其實,我國的金融市場利率上升周期領先於美國,跟隨美國加息並無必要。從本次公開市場操作的量來看,這是典型的量價對沖,表明我國央行力求維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

近期有部分機構預測,我國央行將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這種可能性不大。首先,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一定壓力,居民槓桿率在提高,而加息會對居民消費產生擠出效應。其次,我國通脹壓力並不大。儘管2月份消費價格指數明顯走高,但市場供求等因素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短期因素難對物價走勢形成趨勢性影響。再次,我國1月至2月經濟指標向好主要受出口和房地產拉動,而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之下,進出口將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加息並不是時候。

3月25日,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下一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的組合和期限的搭配,既保持流動性的合理需求,也促進宏觀槓桿的趨於穩定。因此,我國央行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進行預調、微調,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把握好穩增長、去槓桿、防風險之間的平衡。我們認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最重要的是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斷增強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8旬老人15年編輯112本養生「百科書」 名醫點贊
時隔5年《環太平洋》下月歸來 姜文新電影《邪不壓正》暑期上映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