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庸和古龍,儒道兩重天

金庸和古龍,儒道兩重天

這是今年第6篇文章,共計1328字

我算是酷愛武俠小說,且不說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大佬,新武俠代表時未寒、小塅、鳳歌的小說也是如數家珍

但如果要談論武俠宗師,金庸和古龍是繞不開的兩個人。如果要再細說一下,年齡稍大的人更喜歡古龍

年輕人更喜歡金庸一些,金庸小說是符合他們的口味的。從主人公的經歷來說,故事其實很俗套,大致和現在一些網文差不多:戰五渣男主,歷經磨難,或得奇遇、或得名師指點,總成頂級高手,順帶撩一把妹

這一招屢試不爽,不管是郭靖、楊過還是張無忌、令狐沖,走的都是這條路。這是符合一些年輕人的狀態的:未經人事、志向高大、雖然本事不大,卻很渴望機會自己找上門

古龍小說的男主和這個不同,大都是早早成名,無論是武功還是閱曆本就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他們大都無心插手武林中事,或是因朋友捲入其中、或是好奇心強。用現在的話來形容他們,就是很佛系

最能體現兩者區別的是武俠觀,金庸的武俠是以血緣為紐帶,幫派為骨幹,儒家為血液,這樣林林總總的元素構成。比如師徒關係為核心,就有了師父、師娘、師叔、師伯、師哥、師弟、師姐、師妹等等一系列關係,這些關係的總和就是門派

而這個門派,就是傳統社會中的大家族。師後面的「父」,也是將毫無血緣關係的旁人拉近,強行變成血緣關係

自然尊重長輩在這裡就變成了尊師重道,內核還是儒家的禮。只不過在某些地方,僅用也表現出對這種傳統的「叛逆」,比如令狐沖和岳不群(其實前提還是後者人品堪憂),最能體現黑暗武林法則的還得是他的《連城訣》。故事寫到這裡,才有點真正武俠的感覺

《連城訣》中的花鐵杆絕對是金庸小說中人物塑造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古龍簡單多了,他的世界裡,男主總是來去自如、飄逸洒脫,沒有這種門派束縛。即便是好友也不多,有那麼一兩個,全世界不必圍繞著自己轉。有時候還不小心給自己惹了麻煩

朋友不多,但都是值得結交的,就像殺手一樣,話不多、出手不多,一旦出手,要人命。自然能成為朋友的,也都是能一起喝酒的

很喜歡《流星蝴蝶劍》中的設定:一個殺手一旦動了情,

就再也不能成為殺手

而酒正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醒吾獨醉的象徵

金庸小說就像是成人童話,或許會激勵年輕人、獲許會給他們假象,當成人之後,童話也會破滅

會發現真正的愛情是那麼不容易遇到,自己註定會平庸,人與人的關係始終是利益在維繫著

再讀到古龍的小說後,發現自己原來是如此的孤獨,知己是這麼難求,沒了金手指,什麼也不是

就像他小說中的殺手、妓女,自從成了殺手、妓女之後,他們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是否還能活著,下一個接待的客人是否溫柔...

自然,金庸小說顯得更大氣一些,儒將風範盡顯,如同郭靖、蕭峰這樣的男子,縱是血流沙場,也要「治國平天下」

這也是為什麼金庸小說更受歡迎的最重要原因,他以武展現了中華民族紮根最深的文化:俠之大者,為國,為天下

而古龍的小說,更像是和平年代個人的經歷,沒有那麼高的宏圖偉願,只想應對眼前事情

金庸更儒,古龍更道

群體還是更適合中國,已經覺醒的個體是孤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人說 的精彩文章:

TAG:自由人說 |